专栏名称: 东亚评论
读懂东亚,理解中国,拥抱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技  ·  南京林业大学陈楚楚 Green ... ·  3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上海交大窦红静团队/长征医院曲乐丰、职康康团 ... ·  2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深圳湾实验室饶浪团队 Acc.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亚评论

中国2亿租房人正在被逼直面这“噩梦”

东亚评论  · 公众号  ·  · 2020-11-24 06:55

正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

作者 | yechengzi 叶橙子

文中内容不代表东亚评论观点和立场







房东清晨六点到门口敲锣、要求住户搬走;双方前后反复换锁,一天之内折腾四五趟。

有人下班回家后发现行李被胡乱清出、堆在客厅;有的房东损失几万租金后想收回房子,一进门住户就摆出了“以死相逼”的架势。

这些情景不再是民生节目中的个别案例,随着蛋壳公寓“爆雷”,它们开始困扰成千上万的房主与租客


而相比于蛋壳公寓一家的经营不善,更让人们担心受怕的是,它暴露出的乱象——

当下的租房市场,就像一场命数叵测的赌局。

无论是房东直租、传统中介还是长租平台, 所有模式都存在着住客们难以预防的风险。

大家能做的,似乎只有“听天由命”,祈祷遇上一个好人,祈祷签约的平台别倒。



01


选了正规大平台,
怎么还是被坑?


蛋壳公寓的一夜“爆雷”,让全国的租房人都慌了起来。

南京蛋壳公寓已被报道“人去楼空”,北京的蛋壳公寓总部数百人聚集,上海、杭州的租户在网络上声讨维权,成都的蛋壳已断水断电数天。深圳住建局已发布紧急通知“防止长租公寓跑路”。


人人都说,这像是几年前ofo作为共享单车界的老大轰然倒地时的情景。

可问题是,小黄车不能用、几百元押金不能退,还不至于彻底影响人们的生活。

蛋壳掀起的,则可能是牵扯 数十万人“无房可住、无钱可退” 的难题,2019蛋壳经营的公寓数量已达43.83万个。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如平台又被曝出了房东解约、住户被迫搬离的风波。

几家国内长租公寓龙头品牌的集中“爆雷”,把近两年的租房平台乱象骤然推向了高峰。


截至今年,“爆雷”、跑路、破产的租房平台已达数十家,友客、巢客、上海岚越、 鼎家 乐伽……


仅去年7月这一个月内,就有6家公寓机构出现重大问题,原因清一色的都是“资金链断裂”。



此前,这些小体量公寓机构跑路时,大家还抱有侥幸心理,“小公司不靠谱”背锅,给租房新手的建议还是“尽量选择大公司、可靠品牌”。

等到蛋壳被央视报道出现“现金流危机”时,无数人都傻了眼。

毕竟今年1月,蛋壳公寓还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2020年登陆纽交所的中国第一股,风风光光。

谁也没有想到,下一个陷入危机的会是一只“领头羊”。


虽然蛋壳公寓已在官方账号上承诺,“没有破产、不会跑路”。

但不少被赶出房门的住户、收不到租金的房东却对此灰心丧气。

在他们看来,现实问题被真正解决之前,谁也不知道这句承诺究竟是出于现状仍可挽回,还是出于大体量平台一旦破产或跑路,引发的后果实在难以想象。


这样的现状,似乎把所有租房人逼回了五六年前。

平台啊中介啊不可信了,只剩下房东直租这一条老道路。

可说来无奈的是,蛋壳这类长租平台,当初本就是为了解决黑中介、黑房东的冲突矛盾而出现的。

2018年,深圳警方曾打掉一个黑房东黑中介恶势力团伙,他们强迫租客交易,通过欺瞒、刁难、威胁等手段骗取房租或押金。


更普遍一些的情况,是中介利用虚假房源骗中介费、房东签约后无理提价、退房时提出过分要求克扣押金、暴力威胁等等。

2006年, @京华时报 还曾报道过一群租客联合起来、在网上公布“黑房东名单”来泄愤的新闻。

人们对这些现象愤怒不已,希望出现合法合规的大平台,来约束契约精神的执行。

蛋壳们应运而生,也的确规避了房东住户直接冲突的原始问题。

结果,却创造了新的租房界雪崩。


是走平台签合同,还是重拾与房东的人性battle。

对中国的2亿租房人来说,这是个问题。


02


中国租房平台乱象里
没有安全岛


租房平台整体风雨飘摇的境况,让只求一个安身之地的年轻人操碎了心。

“长租公寓平台们不是已经爆雷,就是在爆雷的路上” ,这句网友无奈的调侃,倒是部分蒙对了答案。

想象中,交房租的方式是住户一手交钱,房东一手收钱。

蛋壳们推行的,却是住户先交长期房租,再慢慢地给房东发钱。

举例而言,一月份时,你直接交满全年房租12万,但蛋壳们在一月只会给房东1万。

剩下的11万,先攥在平台的手里,用来投资。

一个人交的房租很少,但在几十万人的规模下,平台手里其实存下了巨额的现金池。


但大家都知道, 投资是个风险活。

一旦失败,平台没钱给房东发房租,房东自然想解约

相对来说,一般越大、越成熟的公司投资团队越好、水平越高。而这也是长租平台大多因“资金链断裂”倒台,且小平台更容易垮的原因之一。

简化点来看,逻辑其实和普通人炒股是类似的。

此时,相比于消费者或顾客,住户更像是金融杠杆中的融资工具人。

如果用专业术语来概括,那就是 实体产业过度金融化。


这样的运转模式里,最重要的就是资金得不停地流动,不断地有住户新交的租金涌入,才能平衡投资、扩张花掉的成本。

于是,租金贷的模式开始流行。

要知道,租房群体里刚开始打拼的年轻人居多,一般没什么存款,也很难承担一口气付一季、半年乃至一年的房租。

租房平台通过一些优惠策略,比如减免服务费、降低租费的方式,吸引住户进行“租金贷”,一次性交清。

例如蛋壳的招股书数据显示,旗下租金贷的收入占了总收入的近80%。



这时,问题来了。

在贷款+资金流模式下,就像是你从银行借钱、租房平台拿走去投资。

以此换来住房的允诺,但这份允诺有概率随着平台的投资失败而破裂。

房子可能没得住了,从银行借的钱得还。


上文中为了方便理解,笼统地用“投资”来描绘了现金流的模式。

大部分投资,花在了扩张上。

平台们必须通过不断地扩张、在不同的城市抢占租房市场,才有可能获得足够多的资金来运转。

为了竞争,绝大多数公司都选取了提高收房价格、降低房租价格的方法,给房东更多钱,让住户少交钱。

当竞争愈演愈烈,中国长租平台就出现了乍一看很奇幻的一幕—— 房东手里的钱,比住户交的钱竟然更多。

例如住户们每月一共只交6000元,房东却能从平台那得到8000元。

多出的2000元,靠平台用手里的租金投资去挣,风险大大增加。

这样的模式下,根本没有完美的“安全岛”。


小平台直接拿着住户预支的租金跑路,这是最早“爆雷”的那批。

像蛋壳自如这样的正规大厂底子厚、还有周转余地,但也十分依赖现金流的不断运转。

突如其来的疫情、顿时停滞的租房产业、被迫断流的现金池 ,啪的一声,很快啊,给它们来了一次重击。

@中国经济周刊 在对自如房东进行采访时发现,不少房东接到了“自愿”降低房租,要么提前解约退租的“二选一”通知,理由是“受疫情影响巨大,希望房东与自如共渡难关”。

房东如果选择了后者,住客们只能被清退,房东还得支付一笔不菲的装修折损费;而如果选择了前者,有房东发现住客的租金并未减少。

自如官网界面,最近的房东解约风波让不少业主抱怨“省心出租不省心”

即便没有疫情,长租平台的风险依旧不低。

总体来说,蛋壳似乎想走的是先快速扩张、上市后等待融资套现弥补前期的亏空,等到垄断市场之后再提价盈利的路线。

这是几乎是当下最普遍、最快速崛起的模式,滴滴、拼多多、美团……一批互联网大厂都靠着它起家。

问题是,纯互联网企业,就算投资失败、垮台,对大多数人的实际生活造不成巨大影响。一家电商倒了,去另一家买便是。

可租房这样的实体产业,平台的一次战略失败,可能造成几万人“无房可住”。

也因此,在蛋壳疑似出现现金流危机后,多个城市的相关部门进行了反应。

譬如北京市相关部门曾邀约蛋壳与其他长租公寓品牌洽谈合作收购,但至今未有下文。


03


最后的倒霉蛋
还是你和我


此前,个别无良平台拿着租金跑路,又或是小平台运营不善而破产,还让大多数人怀着幸存者的幻想,“陨石没砸到我的头上”。

蛋壳这种“领头羊”式长租平台的爆雷,则让几十万人无差别地陷入了随时无家可归的恐慌——

谁也不知道,自己租住的平台会不会突然出问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次的风波把长租公寓,这项曾被视为租房现代化创新的行业,所背负的风险暴露在了大众面前。

与此同时, 租房行业里,租客们的弱势地位一览无遗。

租房时,大家以为自己是消费者、是顾客,一纸合约签订,就能受到契约精神与法律条规的保护

但在实际情况中,住客很容易就变成了被攫取的对象。


一个月前, @人民周刊 曾报道一位长租平台受骗女生的境况:

孤零零地站在一片狼藉的出租屋里,被身材高大的男人女人团团包围 ,她身后是被扔得七零八落的个人物品。“明明是自己已经签完合同付完钱的房子,现在却好像是自己赖着不走”。

当她向房东出示《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中“未经承租人同意,出租人不得擅自进入租赁住房”的截图

得来的回应是 “我不管,赶紧给我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