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媒体人每天忙得要死,但仔细想想却觉得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你是不是还经常有这样的感觉:
左手社群,右手直播,
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但没有一样是主心骨。
天天看别人10w+,
自己一年也没攒出一篇1w。
新媒体只有一个人,没人带,
但是KPI与日俱增。
订阅号更,订阅号更晚服务号更,
服务号更完头条更,一天都在更更更……
公众号诞生已经5周年了,微博已经8年了,但是大家发现新媒体真的越来越难做了。特别是这两年入行的同学,提前步入了新媒体的
“更年期”
。
虽然这个行业仍然无时不刻诞生着奇迹,
“夜听“半年又长了1000万粉。
但这些似乎都与我们普通的小编无关,因为别人是”粉多思变现”,而我们还在苦苦等待涨粉。
我们找到了在地心引力上连续3届最受欢迎的老师,人称
“撒哈拉之王”、“新媒体届最持久的男人”
——
火火
(因为撒哈拉沙漠又干又广,和火火老师的讲课风格一样接地气,一般1小时的课良心拖堂到2个多小时),来聊一聊
新媒体人的出路在哪?
以下是火火的自述。
说实话,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牛的地方。很多人都羡慕我当时刚毕业没多久,就接手了美丽说4000万的新媒体矩阵,之后又成功把打开率翻倍,创造了10w+量产。
其实一半都是运气,今天聊一聊除了运气之外的事情。
大三的时候,我在一家做大学生分期贷款的公司实习,一开始就是做线下地推这种的,就是每天去北京各地的高校摆地摊,管管兼职,发发DM单。
因为当时公众号也刚刚兴起,之前写的文章不错,被安排负责做新媒体,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入了行。
一切都是新的,我感到非常好奇。推文从选题到排版,从标题到配图,一点点自己反复琢磨,每天都是公司最晚走的那个。
当时看到别人的吸粉小工具很抢眼,因为没人教,我找了1个礼拜才找到。
虽然账号只有几百粉丝,但是阅读量一般都能上千。因为自己比较喜欢开脑洞,所以一般写文章都是编故事写段子。
比如当时追《神雕侠侣》的热点,就把陈妍希的脸型和我们logo结合了起来。还有一篇追网易的热点,超过了2万的阅读。
其实到这里一直都比较平淡的,只限于自己去琢磨各种类型内容。
这时候,公司赞助了萧敬腾、赵丽颖等主演的电影《一路惊喜》的相关活动,大概花了几千块钱。
但领导要求,我们的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要超过50万!而且基本上是零预算。
说实话,当时我们微博粉丝数只有2000而已,这就意味着,我们制造的话题必须极具创新性和传播性。
那就必须突破常规,在思考了所有可能性后,我决定:
1、蹭热搜。
每天微博的热搜头条我几乎必蹭,想各种主题歪楼。
2、抽奖赠礼活动。
利用仅有的电影周边小物件,设置一些赠礼小游戏,调动网友的积极性,参与互动并传播。
我和小组伙伴每天都处在紧绷的状态中,3天下来,阅读量也只冲到了10万!正愁还可以怎么玩的时候,领导把我叫进办公室,“火火,看你做的好事!”
原来得益于我们的“厚脸皮”玩法,不停的去几个主角及电影下面评论。
萧敬腾“没经过同意”居然就转发了我们的微博,虽然是吐槽,但依然带来了相当大的流量!
我和小伙伴们趁热打铁,又继续操作了一轮炒作,整个活动阅读量迅速突破了300万!超出了任务额的6倍!过程中一分钱也没花。
自己终于推开了新媒体的大门,但新媒体这个大观园里还有很多精彩等着我去探索,我要更深入探索这个行业的规则和玩法!
毕业后,面试直接进入了美丽说的公关部,但进来的时候发现和我想的不太一样。
初期更多的是在做营销,常常就热点出些海报或文章,策划一些营销事件,然后供稿给时尚运营部门让他们去发。
虽然文章阅读很高,但没法对后台进行实操,我只能对着阅读量望洋兴叹。
那段时间甚至怀疑过自己要不要转行,干脆老老实实做公关得了。
因为同事都是公关营销高手,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策划,商业,公关战相关的知识。
事实证明学这块,对以后帮助也非常大。包括业余写文章的时候,在虎嗅上发表超过了
10篇
商业分析稿,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恶补公关相关知识的时候,
我对新媒体仍然保持“如饥似渴”的状态,
虽然直接操作不了平台,但每天依然保持学习。
当时每个学习平台的文章,我一有就看,看的多了,经过思考。
也
慢慢的形成了新媒体价值观
。
机会真的来了!
两个月后的一天,美丽说以3.38亿冠名了《奔跑吧兄弟3》,公司整合资源将新媒体这块转移到了市场部。
但大市场部没有一个人专门从事过新媒体,考虑到这个项目的特性,以及我平时对新媒体热情积极的表现,
将美丽说4000万量级的新媒体矩阵交给了我。
(4000万矩阵包括QQ空间2600万,微信订阅+服务号600万,贴吧60万,微博560万)
欣喜的同时,难题马上就来了。
1、直接操盘4000万的矩阵,而且要树立清楚目标,自己定KPI。
2、因为之前的同学不过来,短时间内我们只能找一个外包团队base在我们公司,我需要去管理他们。
当时,一个来竞标的公司CEO直接和我们老大说:“你们居然让一个刚毕业的小毛孩管这么大的盘子,你们放心吗?”
老大摊了摊手,笑了笑说,那还能怎么办。说的时候中间她眼神对视了下我,充满了坚定和期待。
当时我就想,一定不能给老大丢脸,给公司丢脸。
我没有急着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先请教了公众号的前运营负责人,获得很多珍贵的经验和建议。
2周后,我告诉大家两个决定:
第一,
根据市场形势,将4000万矩阵的运营重心,重新做了分配。
把重心放在微信,微博上。QQ空间因为入口折叠,流量收缩明显,不做重点运营。
关于这点大家都欣然同意。
第二,将微信订阅号的定位,从卖货转变为媒体。
这个决定意味着公司每月可能要减少百万级收入,老大和同事们都很吃惊,但我用实际数据说服了他们。
首先我将美丽说
历史文章全部拉了出来
,
添加标签,并按照阅读、点赞、阅读原文数等进行排序,每天也会
在后台与粉丝聊天至少2小时
。
通过这些第一手资料,我分析出了美丽说的用户画像。
(分析所有历史推文)
发现美丽说70%用户都是冲着最初的导购功能积累的
,
也就是那些教你如何穿衣打扮的推文更受欢迎。这种特性更符合媒体类的微信公众号。
如果一直推送直接买买买的销售型文章,实质是在消耗粉丝,绝不是一个长久的发展模式。
且市场上已有媒体型微信公众号的成功案例,如石榴婆,黎贝卡等。
他们并不是不卖货,而是通过传播性的媒体文案,增强用户的粘性,用户反而会主动购买。
长期来看,这种形式更有利于积累用户和变现。
当然说服完领导后,还需要说服团队。
说实话感觉一开始大家是不服我的,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比我大。
一开始我采取的策略,就是让大家根据自己的感觉去写,我不干涉。一个礼拜后,阅读量仍然没有起来。
于是我给他们在选题,和标题上提了几个建议,没想到真的就出现了一篇10万+。
他们非常好奇,我这么一个不懂时尚的男生,怎么弄出来10万+的。
其实这段时间,我看似没做啥,但
一直在研究用户和数据
。
我要求新媒体同事,每天跟用户聊天至少1小时,了解他们的需求。用户感受到了我们的热情,形成了很好的
口碑传播
。
结果也证明如此!改版一两个月后,美丽说公众号
推文打开率提升了
100%
,几乎每篇的阅读量都是
10W+
。
其实比10万+更让我欣喜的是,我们每篇文章的
用户留言从几十个,逐渐上升到几百,几千
个。我能慢慢的感觉到
用户在回归
。
复盘这2个决定,第一个是
通过数据化重新梳理了我们的体系
。
让我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第二个是
学会取舍
,以长远的眼光对现状果断做出改变。
回头想想,自己从一个普通小编到新媒体负责人,做公众号定位分析、策划内容选题……从内容运营到用户运营,再到活动运营,
数据分析新媒体的各方面自己都触及到了。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在地心引力分享1小时的课,要讲3个小时。为什么放出那么多干货。
因为我真的理解大家所处的感受。
(学员支持返场率领先)
但新媒体入门虽然简单,要想走得更远获得更多红利,就必须具备全栈新媒体人的思维!
经过6个多月对内容的打磨升级,这次联合干货帮、地心引力,推出
《全栈新媒体人指南2.0》
系统课程。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报名
我准备用自己的
100多个
实操项目经验,及操盘
4000万
新媒体矩阵、新媒体变现为学霸君贡献
百万级营收
的实战经验出发,
帮助更多想从事新媒体,及已在新媒体行业中的普通小编、普通运营者,成长为一名有方法懂管理的新媒体负责人!
课程将通过
13次
线上直播,从道、法、术、器、势
5个
层面,囊括
57个
核心知识点,带你从0到1掌握新媒体,完成从1到百万涨粉变现的进阶。
报名前500名享限购价
99元
满额后恢复原价
199元
9月13日正式上线
可永久回看 不限时间与次数
13次
直播课 +
2次
直播答疑
每次
1小时
干货分享 +
20min
互动答疑
5大
层面 +
5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