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季节性因素和一二线市场不振的双重影响下,2017年7月,多数房企销售业绩环比下降。我们认为,在热点城市限购、限贷趋严的情况下,房企下半年仍应继续加速去化。同时,在市场土地供应紧缺、商改住限制政策加码、住房租赁市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多重影响下,下半年对于房企而言风险与机遇并存。
碧桂园1-7月销售业绩3339亿元,保持在流量榜第一的位置,但是权益金额低于恒大,杨国强老板也是最低调的大佬之一,闷声发财。前天和几个业内朋友聊天还说:碧桂园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如果把质量问题解决,品牌形象上再提升一些,产品建材的标准及审美再提高那么一点点,后劲还是很牛逼的,这几年了招了这么多优秀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建立了这么好的制度,最大的问题是客户满意度不高,投诉过多。
碧桂园单月销售业绩450亿,在规模房企中位居前列。得益于充足的土地储备和2017年至今三四线城市市场的销售火爆,碧桂园业绩持续保持高速增长,1-7月同比增速近124%。
旭辉这个图刷了朋友圈,没有什么比赤裸裸的金钱更能激发人的斗志。毕竟,现在社会就是以金钱论成功嘛。前7月销售业绩557.1亿元,同比增长70.9%实现较大的突破。
融信集团因去年频拿地王所以备受关注,2017年1-7月累计销售金额348.3亿元,排在第29位。近日,融信以总计28.97亿元收购安徽海亮房地产有限公司、宁波海亮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35个项目55%的股权,收购项目分布于苏州、合肥、郑州、西安、兰州、银川等中西部省会及周边城市,可售面积逾500万平方米。
2017年1-7月,在统计的31家房企中有六成的房企目标完成率已超60%。
表:典型房企销售目标完成率
房企集中度增加,前50强房企集中度达53%。强者恒强,马太效应进一步凸显。未来,在行业波动中,规模型房企竞争力与抵御风险的能力将更强,生存空间更大,小型房企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
各家房企磨刀霍霍,在战略依旧是规模!规模!规模!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fdc.fang.com
(单位:亿元、万平方米)
从拿地权益金额来看,碧桂园、中国恒大及保利地产分别居于排行榜冠、亚、季军位置。2017年1-7月,又是碧桂园,以1068亿元的土地成交权益金额位居榜首,领先优势明显;中国恒大与保利地产分别以642亿元和621亿元占据排行榜第二、第三名。TOP10企业1-7月拿地总金额高达5106亿元,占TOP50企业的50.0%,大型优秀房企的土地资源优势愈发凸显。
碧桂园的新增土地投资继续保持了去年的高增速,今年上半年新增土地投资近1500亿元。积极的拿地布局、增加土地储备也为碧桂园未来实现更高的业绩规模提供了保证。
旭辉和融创的战略一样,积极选择以合作和收购为主的方式进行土地扩张,2016年以来通过合作或收购方式获取的项目超40个,耗资超150亿元。
在核心一二线热点城市土地日益稀缺及“限房价竞地价竞自持”的土地方式频繁出现的背景下,房企联合拿地逐渐增多。2017年7月,北京多处地块均由联合体竞得,如丰台区西铁营村地块由世茂、金茂及国瑞竞得,大兴区瀛海镇地块由首创、远洋及世茂竞得;南京如江宁区长亭街以东、诚信大道以北地块由金隅、中建竞得,江宁区梅龙湖以西、端拱路以东地块由金地及保利地产竞得等。
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fdc.fang.com
从城市排行榜来看,一二线城市仍为房企拿地投资的主战场,部分三线城市土地市场继续保持活跃。2017年1-7月,全国土地成交金额TOP10城市总计成交7392亿元,同比增长27.5%;规划建筑面积TOP10城市成交153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8%。其中,北京以1320亿元的成交总价继续保持冠军位置,同比上涨200%,另外同比超200%的城市还有重庆与广州。
而大多数中小房企是“拿得到的地不敢拿,敢拿的地拿不到”。土地不再是“价高者得”,很多城市要比拼马甲的数量。上海的“招标+拍卖”机制;北京的“限地价+竞自持”,南京杭州等是根据一定的溢价率后,所建商品房屋须在取得不动产登记证后方可销售。小房企拿地越来越难,资金成本越来越高。
据统计,中国城市的房价已经在2017年全面陷入了停滞,这不是一个好的信号。对房企来说,卖房的价格降低,卖房的速度减慢,在商业上都会产生致命的后果。
疯狂的拿地也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负债率。
中国的房企多年以来都是这个套路:看面子都是土豪,看里子全是负债。负债比率如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倒也不会出现大问题,但是近两年,房企这种“表里不一”的趋势愈发加剧,增高的负债也逐渐引发了担忧。据媒体的披露,内地142家地产企业负债总量接近3.4万亿。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wind
例如中国恒大在去年的净负债率119%,当然今年恒大许老板的魄力非常大,引进了700亿战略投资,偿还了大量的永续债,仅5/6月份就偿还了1129亿的永续债。
又比如绿地在去年的净债权益比一度接近300%。2016年上市房企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也已高达 77.26% 。目前行业已到偿债高峰期,在回款缓慢和拿地成本上升的双重打击下,房企目前的资金压力都不小。
这些年的房企向银行借钱越来越多,产生的风险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