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构自己
无论你是陷入迷茫的大学生、还是初入职场的小白新人,「重构自己」将帮助你完成从职场小白到专家高手的进阶之路,学会自我管理、快速提升职场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新逻辑  ·  瑞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昨天  
高绩效HR  ·  《2025员工调薪方案设计指南》 ·  2 天前  
小小的python学习社  ·  “面试了一个45岁的程序员,他要月薪2万,我 ... ·  2 天前  
人力资源管理  ·  这款护手霜居然这么好用?感觉手年轻了十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构自己

越忙越有时间,我的6个时间管理心诀 | 技能速成班

重构自己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8-07 17:56

正文

本文作者:彭小六

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彭小六(ID:pengxiaoliu1985),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大家好,我是 Taka。


这期「技能速成班」的主题依然是时间管理。 今天,我邀请了 彭小六(ID:pengxiaoliu1985) 来跟你们分享一下他的时间管理经验。


小六虽然工作很忙,但他却每天都能保证写作和阅读的时间,这次他跟大家分享的6个时间管理技巧,比较容易理解和尝试操作,可以让还没有学会时间管理的朋友们快速入门。


马上来看看吧。



今天我和你分享的是我时间管理心诀, 这六个时间管理心诀是:


1.先问为什么;

2.判断什么对自己重要;

3.断舍离;

4.凑出整块时间;

5.利用碎片时间;

6.谅解自己。



先问为什么


从为什么开始,搞清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的时间不够用?


为什么我们会拖延,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去做,最后马虎了事?


为什么我要早起?


为什么明明知道一件事情很重要,就却更喜欢刷手机?


这其实是因为: 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时间和事情,却忘了关注自己的想法。


我真的需要每件事情都去做么?


我真的很在意这件事情么?


我是真的很渴望达到这个目标么?




就拿早起这件事情来说,很多人看到我在早起的文章和《4点钟起床》之类的书籍,觉得做一个晨间人格应该可以有很多时间做很多事情。


但是问题是,你为什么要早起呢?


是为了多一点时间锻炼?


还是多一点时间看书?


还是多一点时间练习写作?


知道自己为什么( WHY )要做这件事的时候,你才会知道如何做( HOW )和做什么( WHAT )。


判断什么对自己重要


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学,你哪有那么多时间呀?所以你要学会判断什么对自己重要。


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咨询,一位公务员的小伙伴提到自己要考研这件事情,问我怎么看?


我说你为什么想到要考研呢?


她说我身边的同事都在考啊,我就想考咯。


我说我也在准备考试呢,但是我的原因是出于欲望。


我告诉她说,因为我的文章内容都是些方法论,很多时候只有干货,形式太单一;我看到@动机在杭州,还有@杨小米他们都是心理学专业出身,他们的文章也有很多干货,但是读起来却总是润人心脾,非常舒服,我猜想心理学是他们的内功心法。


而且心理学和哲学和个体行为学都有很大的联系,我如果能系统的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应该对我的写作和咨询都很有帮助。




我说,这样一来,我面对读研过程中的一堆枯燥的难题就容易坚持下去。


因为我有强烈的目的性,而如果你只是随大流,遇到困难就会放弃的几率就会比我大很多。


所以, 判断什么的事情对自己重要,这样你才能知道哪些你应该进入学习区,哪些你暂时保持现状就好了。



断舍离


  • 断:专注需要

  • 舍: 识别哪些对自己重要的事情

  • 离:养成习惯,学会放弃


有朋友找我做商业类的课程,课程费用丰厚,但是我看了一下时间是在工作日,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放弃。


因为我的本职工作是我的底线。 我之所以现在下班后有富裕的时间来写作,在周末做分享,都是因为本职工作不需要加班,提供的时间上的便利。


如果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本职工作去做兼职,一旦这种活动开始进行,后面就会频繁的出现,这势必会影响我的本职工作。


我自知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工作,我的现金流还没有强大得到可以靠业余时间来养活自己的地步。


所以识别什么对自己最重要,专注做好当下,学会拒绝,要学会放弃。 这样我的时间,就由我控制,而不是由外界。





凑出整块时间


一项研究表明, 当你拿着手机的时候,你会的刷微博和朋友圈的频率是6分钟一次 (你装一个 Moment 之类的 APP 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手机使用习惯),也就是你的时间被切割成6分钟一区间!


在这样的碎片情景下,你怎么可能有时间去读一本书,去写一篇文章,或者看一篇教学视频呢?


有些人做事效果很差, 原因不在于做事的方法不对,而是从开始学习到全身心投入学习花费了太长的时间了。


如果能够迅速集中注意力,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完成高密度的工作。

1.制造屏蔽的空间


比如我今天晚上做的这次分享,我在准备 PPT 的时候,活动负责人一直和我用微信确认很多细节。


于是我发现我一直没有办法开始做 PPT,聊了几个小时,我的时间都是是不是切换到微信聊天界面,PPT 一个字都没写。


于是我果断关闭微信和手机,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屏蔽空间。
我要保证自己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去做这件事情。


最后我那份一个晚上都做不出来的PPT,我只花了一个小时就交给了组织方,而且还是一次性通过。

2.在早上和晚上找出整块时间


你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就是我利用早上的整块时间来完成的。


我一口气写到现在,完全是因为我早上起来给自己预留了45分钟写作时间。


这段时间就算把手机关掉,也不会影响我的工作和与别人的联系。





利用碎片时间


虽然凑出整块的时间对我们专注做一些事情很有帮助,但是我们的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琐碎的时间: 排队,等车,等人,在车上,睡觉前……


这些时间我们都是拿着手机在度过的,会不会有点可惜?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时间利用起来:


比如随身携带一本书或者 kindle, 发现需要很长(比如25分钟)等待时间,就可以进行一个番茄钟的阅读了。


在坐地铁挤公交就不方便看书了,但是可以听书听英语啊,喜马拉雅之类的 APP上有很多视频转过来的节目,甚至连书都有人读给你听,你完全可以在颠簸晃荡的车辆里面隔离出自己的学习空间。


再比如微博上#和秋叶一起学职场技能# 有一项碎片化时间整理术,教我们整理出1分钟能做什么,5分钟能做什么。


你会发现, 原来这些原来我们以为直接可以无视的细小的碎片,原来可以做这么多事情:





谅解自己


前面讲了这么多心诀,每一个其实都需要我们主动去尝试做。


这些心诀真的适合你吗?


不一定。


你真的都能做到吗?


不一定。


如果一个习惯养成你觉得自己要坚持100天才能学会,那过程中的遇到的低谷和想放弃的想法就是很正常的反应。


自律,自控,意志力这些现在满世界飞的名词,好像
要把我们塑造成一个圣人。


但是我们都是很普通的人啊,你可以把意志力想象成你身体里的蓄电池。


每个人的电池容量不同, 你有5000毫安,你一天就只能充两次;如果有10000毫安,你就可以充四次。


所以我们在锻炼自己从5000毫安变成10000毫安的过程里。


比如我现在有正常的工作,所以我文章更新的速度就比其他简书大神慢啊,所以读者的关注度什么的这些数据被大神们碾压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要谅解自己,我现在只能做这么多,达到这样的极限,这样就不会感到沮丧,充满失落了。





小结


这就是小六的6个时间管理心诀:


1.先问为什么

2.判断什么对自己重要

3.断舍离

4.凑出整块时间

5.利用碎片时间

6.谅解自己


这6个心诀,让我关注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学会把时间花费在重要的事情上,用整块的时间保持专注,收集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即使再忙也是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忙。


这样越忙越能专注实现自己的目标,时间的利用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变得越来多时间了。


谢谢你的阅读时间,希望对你有帮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