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尔
最近,你可能被以下几个词刷了屏:阶级固化、焦虑、财富自由、逃离……这些焦点词的背后同时指向一个核心:房产。
身边一个朋友,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宝宝,一个月前刚刚把60多平的小房卖掉,捉襟见肘地看房始终没有再出手。3月17日北京房产调控升级,认房又认贷,二手房首付比例提升至60%。一夜之间,
要换的房子首付
增加了100多万……
他们身上都
有同样的标签:
中产、北上广新移民
。他们也有大体相同的特征:表面看起来富足安定,实则危机四伏。财富可能抵挡不住一次新政、一次金融危机。
造成以上这样的状况,大处来看,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不无关系。比如根据《资产配置手册》作者统计,
标准普尔500指数1900年1月至2013年12月,累计回报为6.5万倍,年化复合收益为10.3%。
也就是说,其实,在人类历史中股票是最高的收益品种,而且所有投资收益来源中股票收益占比最高。但纵观近十年我国现状,或许房产投资收益超越股票成为最佳投资品。
从小处来看,这种现状也与我们个体对财富管理、风险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有关。截至目前,大部分的投资者仍然把中短期的收益作为投资的首要目标,仍然幻想着低风险搭配高收益的产品面世,自己身处巨大的风险之下却浑然不知。
过去的十年,我国的老百姓算是“幸福”的了,不少理财产品
预期收益多少,就可以拿到多少,高的时候每年超过
10%
的收益。然而,风险却一直在累积,
随着监管趋严,刚性兑付的打破掀开了新的篇章
,这一点在
2016
年已经开始慢慢展现。
在此基础上,我国的理财市场正在进行一场优胜劣汰的比赛。一些高杠杆、罔顾风险的产品终将露出本来的面目,一些有长期积淀的公司也终将胜出,而资产配置的概念将进入你我的日常生活。
一
项针对
美
国
82
只退休基金
进
行的10年期投
资绩
效
调查显
示,
从长远
看,大
约
90%
的投
资
收
益都来自于成功的资产配置。
而早在1952年,马科维茨就凭借一篇仅4页、名为《资产选择:有效的多样化》论文获得了
诺贝
尔
经济学奖
,核心思想就是:
风险而不是回报,是整个投资过程的重心,投资组合能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这个
方法被广泛使用,因
为
理
论
上
证
明
资产
配置
对
控制
风险
和追求收益上是有效的。
资产配置
也是大部分投
资
机
构重点
研究的领域。他
们将资
金分散投资在
货币
、
债
券、股票等
标
的上,
用资产配置过程中一些资产超过预期的收益,来抵消另一些资产在这段时间的损失,从而降低单一标的因市场波动的风险,来努力提高超额收益。
世界上
长期业绩最好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耶鲁大学捐赠基金
就采用了资产配置方式,通过耶鲁基金年报披露的信息来看,
截止到2016年6月30日,耶鲁大学基金近20年取得了12.6%的年化收益率,领跑美国大学捐赠基金。
然而,资产配置并非我们所听到的那么简单,只将资产分散投资于不同标的以求获得长期、稳定的较好收益并非易事。
耶鲁大学在这20年间,每年都会根据历史数据和当年的经济状况和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对资产配置进行动态调整。也就是在追
求收益和控制风险时,更主动地对风险进行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