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报
做报纸,也懂互联网,这里是《IT时报》(IT Times)微信版。作为上海一份IT类周报的新媒体产品,这里汇聚了关注全球IT业的魔都资深IT记者。我们追求原创独家新锐,以及读视听多种表达方式。ps. 使用IT产品有问题?留言与编辑互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为了写好这份建议,我们调研了好几个月。”4 ... ·  19 小时前  
读特新闻  ·  深圳最新发布:来深找工作,15天免费住 ·  2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连续3天!深圳这场活动太吸睛 ·  3 天前  
深圳特区报  ·  @深圳企业,有需要?请按1号键!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时报

“变味”的扫码点餐 不获取个人信息不能吃饭

IT时报  · 公众号  ·  · 2021-03-03 17:55

正文

图源:东方IC

30秒快读

1

没人能说清楚,到底从什么时候起,走进餐厅,没有服务员拿着菜单让你点菜,顾客都是默默坐下,扫一扫贴在桌角上的二维码进行“自助服务”。

2

《IT时报》记者走访了近十家以提供简餐为主的餐厅,每一家餐厅都有扫码点餐,不授权个人信息就无法点餐的将近一半。

3

扫码点餐变味了,吃饭也要“实名认证”。

视频来源:IT时报


显而易见的是,人工成本的下降和运营效率的提升会给餐厅带来经济收益,在成本居高不下的餐饮业,显得尤为重要。


但餐厅更为看重的,则是扫码点餐带来的引流作用。因为当顾客举起手机扫码点餐时,就进入到了餐厅设置的系统中 ,所有的操作都会在系统中留痕,这些消费痕迹就成了餐厅的数据 ,数据即资产,发优惠券、搞营销活动,接下去顾客就会收到餐厅的各种推送。


用户的姓名、手机号、微信昵称、头像等个人信息都在扫码点餐时被授权,还让餐厅收获一大波会员。

01

不授权无法点餐

现在,走进任何一家餐厅,几乎桌角上都贴有点餐二维码,服务员最多说一句“扫二维码点餐”,就去忙别的了。


2月1日,《人民日报》谈扫码点餐的话题久久地挂在微博热搜榜上,主要讨论的是有的商家完全取消了人工点餐,一窝蜂涌向扫码点餐,给一些顾客带去不便。


罗永浩也曾吐槽过虹桥机场肯德基自助点餐流程太繁琐,因为必须关注公众号,在完成一系列的步骤之后,才能点餐。


近日, 《IT时报》记者走访了近十家以提供简餐为主的餐厅,每一家餐厅都有扫码点餐 中午时分,这些餐厅挤满了周边前来就餐的白领。 大家习惯了这种方式,熟练地扫码点餐。


在一家米粉店,《IT时报》记者用微信扫了桌上二维码后,手机上跳出了“要求获取微信昵称、头像”的授权提示, 记者点了“取消”,页面回到登录界面,点击“用户登录”,页面上又跳出了需要获取微信昵称、头像的提示 ,也就是说,如果不授权,在这家店就无法点餐。

登陆就要授权信息,图源:IT时报

同样的情况,《IT时报》记者在一家西式简餐店也碰到了,其小程序需要获取微信昵称、头像、地区和性别, 如果不同意授权,页面就始终停留在小程序首页,无法点餐。 该店店员向《IT时报》记者确认,需要授权之后才能点餐。


在一家火锅店,《IT时报》扫了点餐二维码之后,进入到了这家火锅店的官方公众号,唯一的选择就是点击“关注”,关注之后该公众号就要求获取地理位置,进入新会员认证页面, 填写手机号、验证码,外加领取一张新会员优惠券 ,页面上跳出会员注册成功通知之后,才可以开始点餐。

图源:IT时报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餐厅都如此“强势”,有的餐厅在不同意授权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进入点餐页面。

02

三五千元布局一套设备

私域、公域流量都想要

为什么有的餐厅点餐需要强制读取个人信息,有的餐厅却不需要?


一家餐饮软件服务提供商工作人员告诉《IT时报》记者,这些都可以由餐厅决定,如果考虑用户方便和隐私,可以设置成直接点餐,不需要其他步骤。


“有的餐厅为了后续运营,在点餐软件中设置必须关注公众号。但是关注公众号之后可以取关,因此不少餐厅又在点单程序中设置了成为会员的环节,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的授权,以便进行会员运营,向会员的手机号或微信推送餐厅活动信息。”该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扫码点餐是大多数餐厅新增会员和提升黏性的主要入口。

图源:Unsplash

《IT时报》记者了解到,安装一套集点单、收银、外卖管理、会员管理等功能于一身的智能一体式收银机费用在3000~5000元,每年还需要支付上千元维护费,对餐厅来说,相较于高昂的人工成本而言,这些成本相对较低。


但说到底,这根本不是程序代替人力来点餐的问题。


有的餐饮软件服务提供商不仅能帮助餐厅运营私域流量,也可以延伸至公域,因此需要大量的数据,让运营更精准。“餐厅通过会员消费习惯形成私域客户的标签, 比如80%的客户喜欢吃快餐,在公域做营销时,我们会把这家餐厅推荐给喜欢吃快餐的客户,提高转化率。 ”客如云工作人员告诉《IT时报》记者。


这是一个诱人的生意, 有媒体报道称,肯德基在顾客提交订单支付之前,系统会给出推荐搭配,比如“再加一对鸡翅更实惠”,在“实惠”的打动下,不少人都会接受。 通过这种手段,肯德基App客单价平均提升2%。

03

属过度索取信息

这一切的前提是顾客要用自己的个人信息“买单”,每一次消费都会被记录,只是简简单单吃一顿饭,但自己的姓名、手机号、微信昵称、头像等信息又透明了一层。


有网友表示,微信里有各种各样餐厅推送的消息,每去一家餐厅,就要扫码关注公众号点餐。


《IT时报》记者从餐饮软件服务提供商处了解到,获取授权后,顾客信息可以保存在餐厅自己的本地服务器上,餐厅只需登录系统即可查看会员信息。也可以保存在软件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上,如果用这种保存方式,软件服务提供商也可以看到会员信息。


“如果餐厅会员信息保存在我们的云服务器上,我们也会设置权限,不是任何人都能查看。”上述人士表示。


不过,餐厅的本地服务器或者服务商的云服务器是否安全不得而知, 弄一个扫码点餐系统不难,但餐厅有没有能力保护好数据是存疑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