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养身参考
点击下方“关注”,每天就能免费获得专业、实用、可靠、全面的保健信息和养生指南,权威专家打造,健康一手掌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营养师顾中一  ·  仔姜和姜母有什么区别?木姜子是姜吗? ·  5 天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生完娃几年都没瘦回去?按照这 3 ... ·  1 周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每个用眼过度的人,都应该趁早补的一种营养!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养身参考

3月湿气开始大涨,不除后患无穷,一个食疗方,帮你赶走万病之源

养身参考  · 公众号  · 养生  · 2020-03-03 06:30

正文




[养身参考] 微信
每天早7点,推送养生妙招!
关注


3月是雨水相对比较多的一个月份,此时气候潮湿、阴冷、反复多变,空气湿气浓度大,故而身体也难逃湿气的侵害,像昏昏欲睡,身体沉重,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等等这些都是湿气重的表现。中医认为:湿气不除,后患无穷!



因此3月是为身体除湿很关键的一步。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祛湿呢?此文值得所有人看看!


湿 ”是什么?


简单而形象的说,湿是咱们身体的垃圾,是粘滞的脏东西!体内有垃圾,必然影响咱们身体整体的健康情况。


湿,有两种,一个是自然界的湿邪( 外湿 ),另一个是身体自己产生的湿邪( 内湿 )。

外湿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比如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很难祛除。


现代人贪凉、熬夜、不爱运动,脾胃越来越虚,由此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 脾的运化功能受到伤寒,水湿聚积体内,形成内湿。


凡有内湿的人,一旦遇到湿度大的环境,里应外合,极易引发身体不适。而且有内湿的人,吃再多补品都如同隔靴搔痒~


健脾祛湿名方:四神汤


春季祛湿是调理慢性病、拥有健康身体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祛湿呢?现在分享一种在中医圈内很著名的一个健脾祛湿名方——“四神汤”。



中医认为,除了自身所在的生活环境之外,身体脾胃的运化功能才是我们祛湿的根本利器。因为脾胃虚,湿气才能产生,所以杜绝湿气生成之源才是关键!而“四神汤”就是健脾祛湿名方,故而特向各位网友推荐这个健脾祛湿名方。


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祛湿食方,其中“四神”是指:


薏仁

莲子

山药

茯苓


(注意:四种食材的比例是1:1:1:1)


这四位“神仙”,汇集在一起后互相补遗,制成的汤水对人体具有健脾、养颜、祛湿、降燥等诸多益处,几乎发挥出了“无敌”的功效,四神之名当之无愧。


四神汤,以甘平为主,甘能治水,故能健脾和胃。


  • 山药 以补虚为长,

  • 茯苓 以去湿为长;

  • 薏仁 有化湿之功,又能清热,因为湿久会化热,变成湿热,薏仁最擅长清湿热;

  • 莲子 养心安神为首功。


四神汤里不但有茯苓化湿,还有薏苡仁来清热,薏仁还能把湿气转化成津液,又有山药莲子补虚,且能镇水,达到安神之功,使湿气不再为害,从而整体调理身体,达到健康。


功效: 祛湿清热,健脾养胃,美白皮肤,补益心肺,调肝固肾。


四神汤的食谱


1 煲汤


可以单独煮,也可以加入其它任何你要煮的汤里面,一起煮,因为四神汤的味道是甘淡的,不会影响其它汤的味道。


2 煮粥


煮粥时,将四神汤的材料切成小丁,配合糯米或大米煮粥,长期坚持。



3 做糕点


将四神汤材料弄成沫状,少量的加入到面粉里,发酵成馒头包子,也可以混入馅料里或者做成糕点。


湿是万病之源


人体一湿,百病兼得, 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首都国医名师”路志正 说:湿非一病、百病兼之。


比如说风湿性关节炎、湿疹、包括某些头痛、眩晕、失眠、高血脂、冠心病、中暑、带下、痛风、泄泻、中风、高血压等等都与湿邪有关。

春天来临湿气重,想要除百病,过一个舒舒服服的春天,那就从祛湿开始吧!


中医经典祛湿方“四神汤”祛湿超管用,材料也很好准备,赶快准备去吧!除了“四神汤”外,还可以采用按摩穴位来祛湿,这样更方便随机~


祛湿: 按摩五大穴位


每天一分钟,轻松祛除体内湿邪!


通过穴位按摩来排湿既是中医祛湿的有效方法,也十分简单易学,在家就能自己动手祛湿。身体五大祛湿穴位从头到脚依次为:百会穴、大椎穴、神阙穴、阴陵泉穴、涌泉穴。


1

百会穴

位置: 头顶正中线与两耳间联线的交点处,大致在头顶正中央处。


按摩方法: 手握成拳状敲打或来回揉搓百会穴3-5分钟,最好有发热之感。此外还可以点燃艾柱,灸熏此穴位。



功效: 该穴若受湿气入侵,则容易导致头痛头胀,出现头晕,脑袋也有如戴帽一般的沉重感。刺激该穴位能帮助理顺行气,消除积滞,还可健脑宁神。


2

大椎穴


位置: 颈后正中,位于颈部和背部交接处突出的骨头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取穴时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上方即是。



按摩方法: 低头,双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用双手大拇指同时用力来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穴发热。


功效: 大椎穴受湿气入侵,易造成肩颈病症如肩膀颈椎酸痛不适等。刺激该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3

神阙穴


位置: 脐中部,即肚脐眼处。



按摩方法: 顺时针揉动腹部,也可点燃艾炷来灸熏穴位;或腹部后用热水袋温敷;或使用艾盒,将其点燃后固定在腹部20分钟,注意温度不要太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