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电影手册
《青年电影手册》由程青松担任主编,以影评、导演对话、电影理论和电影创作研究为主要内容,是一本集“深度、锐度、态度”于一身的独立电影杂志,关注华语电影创作与发展趋势。青年电影手册公众号将触角伸向更为广阔人文,艺术空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Sir电影  ·  一出场又是国产剧王,难怪抢着拍她 ·  5 天前  
张小北  ·  //@高飞:说到Ilya,简直和辛顿的一体两 ... ·  4 天前  
Mtime时光网  ·  不吹不黑,国庆8部新片,真实水平如何? ·  1 周前  
张小北  ·  #今天星战也要蹭热度#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电影手册

深度解剖《七宗罪》,黑色电影典范,高智商犯罪的教科书

青年电影手册  · 公众号  · 电影  · 2016-09-09 06:56

正文

点击上方青年电影手册关注!


暴食  贪婪  懒惰  嫉妒  骄傲  淫欲  愤怒



七宗罪:替疯狂布道者设计完美方案

文 / 郝建

影片:《七宗罪》
编剧:安德鲁·凯文·沃克
导演:大卫·芬奇
摄影:达瑞斯·康吉
主演:布拉德·皮特、摩根·弗里曼
美国新线影片公司1995年出品


剧情简介


摆在即将退休的黑人探长萨默塞面前的是一桩棘手的案子,萨默塞和他雄心勃勃的年轻助手米尔斯警探似乎陷入了一个智力超群手段残忍的连环杀手刻意布置的难局。他们只能被动地追随着凶手故意留下的线索,他们逐个发现了那些残忍的连环凶杀。而那个凶杀者强·杜却以审判日的姿态惩罚着他判定的“罪人”:


他不断喂贪吃的胖子,直至撑死他;



将“贪婪”的律师捆绑起来,但让他的右手获得自由,借用《威尼斯商人》中关于“贪婪”与“公平”的典故,给他一把屠刀,让他割下一磅肉,并让他慢慢决定先割哪边。




把“懒惰”者绑在床上整整一年,却一直供养着他;“砍下手指,用来制造指纹,还为他插尿管”;




将爱美的“骄傲”的女明星毁容,使之因无法再见世人而服药自杀;




让“淫荡”的妓女死于卖淫的过程;




萨默塞发现凶杀是以天主教的七宗大罪作为他实施惩戒的依据,并且将米尔斯设计成他施刑的助手和另一个触犯大罪的罪人。这时,萨默塞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强·杜让自己犯下“嫉妒”之罪杀害了米尔斯的妻子翠茜,也使自己死于米尔斯的枪下。




这样,自信的警官米尔斯按照凶手的意志和精心安排犯下最后一宗“愤怒”之罪。




影片的广告画体现出影片的叙事特征(两个由冲突走向合作的正面警察形象)和视觉风格(大光比、强调照明部分和暗部的对比)。其实本的另一个成功之处是塑造了杀人者的形象,强·杜这个角色仅仅出现几场就将一个愤世嫉俗、振振有词的杀人狂形象塑造得十分立体。这应该更多地归功于剧作,而凯文·斯派西的表演在本片中的表演完全能压得住两位正面角色。反面邪恶角色的彻底胜利也是许多黑色电影的重要特征,看看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其中那个杀人狂角色也更能体现这一点。


《老无所依》(2007)  导演:科恩兄弟


视觉处理分析


视觉处理是黑色电影的重要特征,也是诸位大家名师在这一领域进行炫技的华彩乐段。我们看到《公民凯恩》、《双重赔偿》、《邪恶的接触》和科恩兄弟的《缺席的人》这类几乎在所有场景都营造黑色电影视觉的作品,也看到诸如《水库的狗》、《低俗小说》、《冰血暴》这样用血腥作为重要视觉元素的黑色电影。


《缺席的人》(2001)  导演:科恩兄弟


《低俗小说》(1994)  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七宗罪》在摄影造型、剧作、人物表演等多方面极其自觉地使用了黑色电影的成规,在视觉造型方面,它既有光色处理方面的黑色风格,也十分强化地使用了血的主题作为视觉元素。难能可贵的是编导在使用这些成规时又有独特的处理,形成了创造性的破格和翻新。



在摄影方面,导演和摄影师为我们制造了一个千疮百孔的黑色世界。画面中大面积的阴影和逆光拍摄的主体决定了全片的影像风格,大光比的硬调子营造出典型的黑色电影的黑色气氛。


在本片中,分割的空间和大光比时常是用侦探在昏暗的犯罪现场的手电筒造成的,晃动的白光与幽暗的环境形成了明暗对比。这种晃动中的黑色空间加强了视觉上的不稳定感,给观众心理上形成一种幽暗的印象。这种幽闭的恐怖和近乎偏执狂的绝望气氛,构成了影像自身的社会评价,配合杜约翰这个黑色人物,更增添了影片的黑色意味。



充满雾气的街道、大雨滂沱的城市街道,这些都是黑色电影的固定视觉元素,但本片中一场连绵不停的大雨居然下了一个星期。这使本片的摄影造型造成了更强化的视觉效果,使得本片推进和革新了传统黑色电影的视觉系统。




这种更新对以后的电影创作提供了营养,在杜琪峰的《文雀》中,我们看到了大雨街道中盗贼们的炫技和决斗,在娄烨的《紫蝴蝶》中,我们也看到了在叙事中持续大雨滂沱的意象。



《文雀》(2008) 导演:杜琪峰


在《七宗罪》的最后决战一场,摄影造型又变成视觉开阔的沙漠空地。在视觉处理上,这一笔触一反全片前面的阴雨灰暗,沙漠旷野与城市空间形成了对比,使得摄影造型不那么过于简单僵化。就叙事而言,这一段写了一个空旷的、一目了然的空间使得杀手的诡计安排更加玄妙,使观众更加在心理上认同两个警探的莫名和紧张心理。



《七宗罪》的两个主人形象极为丰富饱满,两人关系的变化很大,但编导将其写得步步为营、具有完美的章法。



从这幅两人刚见面的剧照我们可以看出两人彼此关系中那种不信任和争风头。从这幅剧照也可以看出,摄影师在拍摄这个场景也是注意找分割的、明暗对比强烈的画面背景。影片许多地方是用手电筒晃动的光线来造成画面分割、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堪称有天才的处理。


剧作分析


在剧作上,本片相对于以往的黑色电影也有精巧而严密的创新笔触。本片写得最强大、最终赢得全局的角色是杀手杜约翰,但是他居然在全片的绝大部分没有露脸!


看完影片再仔细回味,我们发现这个角色一点都没有写丢了,他是一直在场的,那每一个可怕的杀人现场,那一件件充满“创意”的杀人案件,都把这个人物写到了。



等到铺垫极端充分之后,编导还能让我吃惊,杀手的出场极其震撼有冲击力:他浑身是血,高举着两手走进警察局,而警察局居然没人注意他,在他第一声高喊“警官!”的时候连走在楼梯上的米尔斯也没在意。



这个处理精巧、惊人但是又符合情理——因为此前所有观众跟两个警探一样,都没看见过这个人。在叙事的结局段落,疯狂的凶手以成功安排自己被枪杀完成了他的意志,彻底赢得了全局!这个结局把影片的黑色主题强化到令人震惊的地步。



凯文·史派西在片中奉献了影帝级别的表演,他浑身散发的那股阴戾令人不寒而栗


是的,《七宗罪》把罪犯形象塑造和他的胜利作为创作者黑色观念的一个重要载体。“杜约翰”在英文中是“无名氏”的意思,它是凶犯的一个代号,或者说他根本不需要真实姓名,自己到底是谁“全无意义”,可怕的是他认为自己是上帝派来人间惩治罪恶的使者。杜约翰认为自己是通过实施一系列犯罪行动来替天行道,向世人宣讲赎罪。


在影片中,我们第一次接触杜约翰是在片头字幕的背景画面中。演职员表字幕刚刚出现,创作者便给了观众这样一组剪接得虽然极其短促但似乎是下意识的视觉形象:一个男人用剃刀口割下自己的手指尖,然后,这只手着迷地划掉一本书上关于性的描写,匆匆忙忙地在空白处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评语。接着,这只手拿着一张有一双大眼睛的小男孩的照片,先用墨涂掉他的眼睛,然后涂掉整个面孔。之后,这只手又小心翼翼地刻掉一张美钞上面的“上帝“这个词……



演职员表的字幕是手写体,书写十分粗糙,还晃来晃去,又有许多乱七八糟的划痕,仿佛是一个情绪纷乱的人疾书而成,带点兴奋,带点迷乱,又带点偏执狂,可以说,这是杜约翰的手笔,也正是杜约翰其人性格的一个侧面反映。



创作者用这些古怪而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描绘出精神变态的杀人狂的精神状态:疯狂而恐怖,却使人紧张、兴奋。之后我们得知,这是一个意志力极强,计划极其严密而又耐性极高的凶犯,但他就是一个精神变态杀人狂,而且他自己也承认他是一个性无能的男人。




他的杀人方式凶残而奇特,他说自己的犯罪是在传道,目的是惩戒世人。中世纪西方社会讲道是以罪恶为题,将“四枢德"和“七原罪"用于教世,而杜约翰讲述的题目是赎罪,是在强迫众生认罪。他按照七原罪来精选出应该受到惩戒的“罪人”代表,并以与这些罪人所犯罪行相应的方式来惩戒他们,以达到让他们认罪的目的。


凶手在实施犯罪,进行“传教”的同时又在不断同警方斗智斗勇。


一方面,他在每个案子中抹去所有关于自己的痕迹,为此他很早就剥掉了自己的指纹,可他却又总要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让警方破解,一旦破解成功则可引出下一个案件。



“贪吃”案中,他让受害人吞下一个小塑料瓶,瓶中所盛之物乃是杜约翰拖动冰箱时塑料地板刮擦下的碎片。而他拖动冰箱是为了在冰箱后面的墙上留下“Gluttony"(贪吃)的字样和一张字条,字条上写有摘自弥尔顿的《失乐园》中的一句话:“路途漫长而艰苦,地狱一出即光明。”由此,警官萨默塞推断出凶犯是在传教,命案就是他的讲道主题。甚至,至此,观众不得不为杜约翰犯罪手法的高明所惊叹,并为之变色。


其实,杜约翰犯罪手法的高明正是影片编剧手法的高明,所有罪案之间的环环相扣都是编剧剧作技巧设置的精妙之处。



影片结尾处,杜约翰带领萨默塞和米尔斯去揭晓谜底时是一场精彩的汽车内景戏,总长7分50秒,共121个镜头。因为三个人坐在车中是几乎不动的,时间又如此之长,而观众是不喜欢看没有变化的事情。不过,在这里,刚好是观众直面了解杜约翰的机会,于是,编剧巧妙利用观众的期待心理,将杜约翰的前史安排到剧作中,使大家清楚地了解了这样一个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世界观……




人物形象分析


凶手杜约翰的智力水平远远超出常人。他经济富裕独立,教育程度高,却极度疯狂,他的语言如同十四行诗一样美丽而富有哲理意味。杜约翰采取“以罪治罪”的方式来传道是基于他自己的一整套说法:如果“想要人听你说话,拍拍他肩膀是不够的,必须让他震撼一下,这样人家才会仔细听你”。


于是,他用颇有诗意的狂想来宣讲自己的教义和信条,用自己残酷、血腥的“作品”来警戒世人。因为他认为这个世界是个“堕落人世”,“只有在这堕落人世",人们“才能无愧地说他们(受害者们)无辜”。


凭借着智慧和不懈努力,萨默塞和米尔斯找到了杜约翰的家,这也是杜约翰思想的根据地和犯罪的起跑点。一个血红色的十字架,两千多本笔记本,记录了他的精神和心理状态,还有罪案现场的照片以及写满各种话语的乱七八糟的纸片和下一个作案目标的照片。再回头联系演职员表的背景画面中那个人,也就是杜约翰的一系列行为,我们可以想见他在这里向上帝“虔诚”剖白心迹,制定犯罪计划,欣赏自己的“作品”。



对于我们生存的世界和人类本身,他写道:“人是可笑的傀儡,在破舞台上起舞、跳舞、做爱、作乐,完全不关心世界,不了解自己毫无价值,人并非为此而生。”有一次,他在地铁中遇到一个喋喋不休的人,因为实在无法忍受这人的平庸,杜约翰突然吐了他一身,并哈哈大笑。



正是这种偏执的、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状态导致他疯狂杀人,而对他自己来说,“这正是我的信念,我们到处可看到死罪,在街头,我们容忍,因为见怪不怪,没什么大不了。我们从早容忍到晚,现在不同了,我立下榜样,世人将思索我的行为,并研究、遵循,直到永远”。“别要求我可怜那些人,我不哀悼他们,也不哀悼所多玛那种邪城"。


杜约翰的独白独立看来竟然那么富于逻辑性,让你甚至产生认同感。可怕的是,杜约翰的这种“讲道”方式似乎是他引起世人注意的惟一方式,而这种给人上课的方式和坚定信念必须在他自己的心理上抛弃迄今为止的所有文明成果和公认的交往方式。



影片中有一段萨默塞与米尔斯的对话: 


萨默塞:“这里把冷漠当成美德……冷漠也是一种办法,迷失于毒品中比面对人生容易,偷窃比赚钱容易,打小孩比养小孩容易,爱很费心,成本昂贵,我们面对的是变态,是精神不正常的人……我们面对的是日常生活,你不可以那么天真。”


米尔斯:“你想让我认同这个世界乱七八糟,而我们都该离群索居,但我不干,我办不到。”

片中的青年警探米尔斯十分自信、勇敢,但他最终失去了一切,被这个黑色的世界所吞没。经验丰富、深谙世事的老警官萨默塞也没能掌握局势,相反一直是凶犯杜约翰在牵着侦探的鼻子往自己的目标走。


这与警匪片叙事模式大异其趣,它承继的是硬汉侦探片的传统,在黑色电影的世界中,侦探总是在一个荒诞的、几乎找不到意义的世界中寻求解决之道,但他总是失败,总是被罪恶打得头破血流。



在本片的前面部分,米尔斯与妻子的爱情铺垫得十分自然而顺畅,萨默塞进入了小两口的关系中,成为妻子翠西的倾吐对象。但是我们谁也没想到,怀孕的翠西被杀成为推向本片高潮的决定性因素。



本片结尾强·杜那令人不寒而栗的罪行制造了黑色电影中的最幽暗篇章。表现这种幽暗让我们看到人性能够黑暗、残忍到何种程度。而让观众能够对人性有一个更加严肃、现实、丝毫不回避的拷问,这也许是黑色电影的“善之中心”。



这是一部黑色电影,但是创作者也没有完全让我们跟随杜约翰、昏庸被动地认同杜约翰的美丽词汇和独特的、自说自话的箴言,编导还设置萨默塞的形象与之抗衡。尽管萨默塞最终也失败了,他只能在米尔斯被逮捕后说一句:“我会待在你周围”,但编导塑造的这个形象是颇为完整有力的。


萨摩赛这个人物身上有着极为矛盾的性格。在影片前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冷漠而悲观、即将退休老警探,他独身一人居住,患着失眠症,他已经不再想积极地侦破自己手上的案子。



萨默塞眼里的世界与杜约翰几乎差不多:世界是杂乱无章的,人性的邪恶和冷漠让他极度惊讶和失望。只不过,萨默塞是理性和法治的维护者,是看破红尘、极度无力无望但依然选择善良的老警察。他不能够坐视杜约翰疯狂滥杀,虽然退休在即,虽然他说过不管这个案子,但是他还是跟米尔斯一起走到大街上去追查凶手。


编导描写这个人物使用的笔触也跟这个人物相匹配,那是一种十分温文尔雅的笔触,许多地方并不将自己的意图解释清楚,更不会有意显摆自己的高明之处。他提醒米尔斯从宗教文学的七宗罪入手来考虑问题,但他不会耳提面命,而只是不显山不露水的暗示。让我们佩服的是,后面他们两人找到杜约翰的家还就是通过图书馆的阅读人员统计名单。




在犯罪现场外面,他拒绝了米尔斯给他带来的咖啡,在后来找到线索开车奔赴现场时,他看到米尔斯在喝咖啡也一言不发,这些无言的行动写出了一个老警察和新警察的区别。米尔斯大概从来没想过,在进犯罪现场之前,你最好不要灌得满肚子茶水,因为你不知道在现场会看到什么恶心东西,你不敢保证自己的胃不被血污和肢解的尸体刺激得翻江倒海。而在影片中,导演多次让我们与米尔斯一起在犯罪现场看到这些极度恶心的污物和血腥。


主题分析


在任何年代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生活选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智力显示,贪吃、贪婪、懒惰、淫欲、骄傲、嫉妒、愤怒,这七宗天主教中遭永劫的大罪,可以使世俗世界的个人万劫不复。这是对信徒灵魂的恫吓,还是冥冥中注定的人类归宿?


《七宗罪》,一部现代黑色电影,正是用电影的方式演绎了与此有关的“黑色世界观”。正如导演芬奇所说:“这是一部描述处于完全失控状态世界的电影,是一个被涂黑的世界。”通过影片,作者向人们揭示了整个世界的肮脏与黑暗,以及人性之中淹没在理性外衣之下的负罪焦虑。我们看到,文明的进步并未保证自动地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隔阂,在现代性的展开中,每个独立的主体要想摆脱孤立、脆弱的生存状态还得靠自己的选择。



编导用萨摩赛这个人物形象支撑起影片的戏剧构架,也在主题观念上对压倒性的黑色构成了调节与抗衡。在大结局段落中,汽车中的哲理辩论充分表现了萨摩赛的理性力量。萨默塞始终是旁观者,倾听着杜约翰和米尔斯的争论。杜约翰那么振振有辞,句句富有哲理,而代表正义的米尔斯,其反驳的言语却不那么有力。这时,萨默塞用富有坚硬逻辑的语言顶住了杜约翰的邪恶宣讲:既然你自己“没的选择”,你只是“被神选中”来实行警世措施,为什么还会这样欣赏自己的杰作,还会对“世人记住我”这样耿耿于怀?


是的,我们看到的杜约翰的确有一种疯狂的快感,有一种十足的得意,但是对于这种热情和诗意、哲理,我们必须坚持我们文明社会那似乎平庸、无奇的正常,我们得告诉杜约翰之类的天才:你是个疯子。因为,如果不这样定义,如果听任你这样独特的诗意天才挥洒自如,我们人类社会就会有很多人死去。



文明的进步并不能担保让每个人自动地消除与生俱来的原罪,人类社会永远会有凶杀、暴力、色情与尔虞我诈、相倾相轧。淫雨霏霏,连绵不断,这些正显示着这个世界和我们每个人内心那不敢面对的黑暗一面,暴雨荡涤后的世界也依然是有罪恶横行,也有理性和善良支撑的世界。但这部影片是以凶手的大获全胜作为结局,我们再次看到一部欣赏悲观绝望的黑色电影。


但是,影片也给了观众些许与非理性相抗衡的东西,这就是萨默塞的行动。这是戏剧性设置对抗元素的需要,也是一个理性的人和向善的个体面对这个世界必须坚持的坚硬逻辑。


影片结尾处,七宗罪案在血腥和罪犯的胜利中结束,米尔斯被警车带走。在这黑色世界中摸爬滚打,饱经沧桑的萨默塞在落日的余晖中说:“海明威曾写道:‘世界是美好的,值得为它奋斗。’我同意后半句。”



在《七宗罪》中,我们再次欣赏到黑色电影那种完美模式的美感,我们来电影院首先不是来汲取道德抗生素的治疗而是来通过欣赏形式主义的华彩乐章来再次确定人的自信和共同伦理的力量——我们敢于面对邪恶和荒诞。


文 / 郝建

编 / 马文放


郝 建 简 介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编剧,导演。 曾担任多部电影电视剧的导演,编剧工作。出版专著:《影视类型学》、《盗梦好莱坞》、《硬作狂欢》、《类型电影教程》等,发表论文、评论100余万字。


郝建 | 影评 | 专栏

《山河故人》

《鸟人》  《爆裂鼓手》

《色 · 戒》 《毒太阳》 《老炮儿》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义和团病的不定期呻吟

新论黑色电影

毛片儿



欢迎购买

《青年电影手册》第六辑

100位华语导演的处女作

(库存紧张  欲购从速)


价格:48.00¥/本

①微信:422433359

加微信请注明“购书”

②支付宝:13631266078

支付宝请短信告知收货信息

电话:18615754810

联系人:马文放


程青松是头条号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