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
告诉你关于财富的秘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保险一哥  ·  2025年第3期保险自媒体红人千人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

利好来了!

刘晓博  · 公众号  ·  · 2017-08-09 17:21

正文


今天( 8 9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 7 月的物价情况:

1 CPI 同比 1.4% ,预期 1.5% ,前值 1.5%

2 PPI 同比 5.5% ,预期 5.6% ,前值 5.5%


这是啥意思?

对于企业家、投资者来说,这是利好消息。因为 CPI 数据显示,中国有轻度通缩的迹象,这意味着货币政策不能再收紧了!

所谓 CPI ,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个指数里,主要是衣食住行的费用,但“住”的费用里只包含了装修和房租,没有包含买房因素。所以,我把它称为“穷人指数”。

所谓“穷人指数”,是说 CPI 反映的是基本上生活的物价变动。对于中产以上的阶层来说,更应该关心的是“富人指数”或者“投资指数”,这个指数是我率先提出来的,就是“广义货币 M2 同比增速-同期 GDP 同比增速”。

“富人指数”更接近于实际货币贬值速度。如果你的投资只跑赢 CPI ,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跑赢“广义货币 M2 同比增速-同期 GDP 同比增速”才算保本;跑赢“ M2 的同比增速”,才算成功。

但不要因此忽视“穷人指数”,正是因为 CPI 反映了基本生活价格的变动,所以特别重要。如果 CPI 同比增速超过 3% ,穷人就会明显感到生活成本上升的压力,就会有严重的社会问题。

所以, CPI 这个“穷人指数”同时还是“社会稳定指数”(失业率也是)。正因为如此,中央高度重视 CPI

CPI 不是越低越好,西方国家一般希望看到 CPI 2% 左右,这样可以促进生产和消费,同时不产生社会问题。中国的标准略宽一些,可以放松到 2.5% 左右,但也不希望超过 3%

对于中国来讲, CPI 同比涨幅低于 1.5% 就有通缩嫌疑

通缩,会让钱越来越值钱。 也许有读者会说,这不是很好吗?其实不然, 通缩会让全社会减少消费和扩大再生产,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最终让失业率上升。 1949 年到 1979 年,中国就常常处于通缩状态中,最终无法解决就业问题,让年轻人上山下乡,出现了“逆城市化”。

中国 6 月份单月的 CPI 1.5% ,上半年平均是 1.4% 。现在 7 月数据出来,是 1.4% 。这说明,中国经济的确有通缩的压力。

我们都知道,为了应付“特朗普上台”的冲击波,央行从去年 12 月开始“保汇率”。“保汇率”的重点,是维持中美之间的“利差”,于是货币政策出现了转向,央行降低了“印钞速度”。再加上金融大整顿、大反腐,最终在今年 4 月、 5 月达到了一个“紧缩”的高点。

6 月以后,央行有所微调和放松。除了 CPI 一直很低的因素,还有就是楼市在成交量上开始“入冬”, 稳增长的问题需要提前考虑了。否则,今年四季度经济可能出现新一轮下滑。

今天的“ 21 世纪经济报道”说, 7 月债券市场净融资达到了 1.8 万亿,为 2016 年以来最高值,债券市场再度出现加杠杆的迹象,“一些大行明确表示三季度会大量配置债券”。

过去几个月,“现金为王”的说法重出江湖,经济学家钟伟也嚷嚷着“钱将越来越值钱”。 在一个“地方政府 + 国有企业”仍然主导社会投资的时代,这些说法经常会被打脸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