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妈说:
在今天的正式推文前,我想先说几句题外话。
写过不少关于宝宝健康科普的文章。前不久
有妈妈给我留言说,你又不是学医的,有什么资格给大家科普!
没错,我不是学医的,
医学知识真的很专业,也蛮晦涩难啃。但是为了瓜瓜,为了神奇宝贝们能健康成长,我很乐意研究,并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跟大家介绍。而且,为了保证文章的科学严谨,
我每次都要找医学方面的朋友来把关,一审,二审……最后才敢把文章发表出来。
而且,我写这些医学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取代医院和医生,而是希望大家
有正确的健康知识后,可以帮宝宝预防疾病少受点折腾;不随便被耸人听闻的健康谣言吓住;在宝宝生病时能从容点应对,不至于身心俱疲到原地爆炸
……当我们有正确的健康知识后,或许就再也不用一边担心医生各种“不够善意”,一边还是得硬着头皮整天跑医院……这种怀疑着却“不得不”的感觉超难受对吧?
不少麻麻会问我各种宝宝健康的问题,只要能回答的,我都尽力回答,但也有很多不能随便给建议,因为医学太专业,治病、开药真的得靠医生。
讳疾忌医和过度医疗,都不是我赞成的态度。
好啦,啰嗦完了,我是希望那位给我留言的妈妈,能在仔细看过我的文章以后,再做更客观的评价。当然我会继续努力和大家一起学习!
也欢迎大家一起探讨,指出我研究过程中理解得不够正确的地方。
愿我们都能成为宝宝健康最亲密、靠谱的守护者!
今天讲的是一个宝宝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病——
瓜瓜的小表妹小汤包一岁四个月,最近大人突然发现她右手大拇指偶尔伸不直,只能弯着,大人帮忙拉直,还会发出一声
“
嘎吧
”轻微的弹响。
带着小汤包跑医院,医生一看,说是“
先天性小儿腱鞘炎
”,建议手术。虽然说这是个微创小手术,小汤包爸妈还是被吓到了,才一岁多的娃,居然要手术!而且要静脉抽血、全身麻醉,太可怕了!
然后他们马不停蹄地挂了各种专家号,总算有医生说,可以暂时先保守治疗,观察3个月。
我把小汤包的事发到朋友圈,一下子好多热心的麻麻来关心,真的太暖心,太感动了!
成人得腱鞘炎,大家估计不陌生。比如手机玩多了,键盘敲多了,家务做多了……手指累成了腱鞘炎。可这小儿腱鞘炎又是个什么鬼?
医生说很常见,但容易被爸妈忽视。
瓜妈心疼小汤包,赶紧各种研究。
宝宝为啥会得腱鞘炎?
认识腱鞘炎前,我们先来搞清楚肌腱和腱鞘的关系。
如图,
肌腱
像根有弹性且紧绷的橡皮筋,牢牢粘着手指第一指节,通过牵引,一张一弛,帮助手指完成弯曲和伸直的动作。而
腱鞘
在指关节的外面,像个套子,包裹和固定肌腱。
正常情况下,腱鞘大小适合,不会妨碍肌腱牵引运动,灵活自如。但是,当腱鞘太小时,
就像个小套子紧紧箍住了指关节上的肌腱,使得肌腱没法自如地一松一弛。
这就是腱鞘炎。
当宝宝出现这种情况,疾病学名叫
“
小儿狭窄性腱鞘炎
“。
得了这个病的宝宝,手指不能完全伸直且向后延展,弯弯的,像拱着背的虾。
如果大人
尝试着把手指强硬掰直,会听到指关节发出的“嘎吧”声
。这个声音就是太紧的腱鞘套子被强行拉直时发出的,所以俗称又叫
“弹响指”或“扳机指”
。
小儿狭窄性腱鞘炎最常出现在宝宝的两手拇指上,1~2岁的宝宝最多。但却很容易被爸妈忽视。
我们都知道,宝宝刚生出来时,手指大多有自然弯曲现象,呈握拳状。
就因为这个原因,新手爸妈很少能发现宝宝手指其实没法主动伸直的情况。
等到1、2岁以后才发现,错过了最佳的保守治疗期,最后可能导致宝宝不得不挨一刀。
与成人因劳动过度等造成手指腱鞘炎不同,小儿狭窄性腱鞘炎的形成原因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说法,
可能与先天性因素有关
(畸形,没长好,家族遗传史、胎儿期手指过度弯曲等),
也可能由于宝宝后天用手不当
(如一直拿着一种玩具
)
。
如何治疗小儿腱鞘炎
哪怕是一线希望,当爸妈的也不想宝宝挨一刀。小汤包看过的几位骨科医生,有好几位认为:
小汤包的手指并不是一直伸不直,加上孩子身体不断生长,可塑性强,可以先试试保守治疗
,观察3个月,效果不好再手术。
在接下去的3个月观察期里,大人不但要时不时看看
小汤包
的手指,还要时不时帮她做保守治疗的各种“努力”。
在这么多热心麻麻的留言里,最让我激动的是有成功经验——
可以靠坚持不懈地按摩,治好宝宝的腱鞘炎!
小汤包一家和我感到了很大的安慰,安心了不少,再次谢谢热心的神奇麻麻们。接下去就是努力给小汤包做物理治疗。
那怎么具体做保守物理治疗呢?
》》热敷
腱鞘炎有个特点:天热时宝宝的手容易伸直,天冷了就更难。这大概是“热胀冷缩”的原理,变热了,腱鞘套子也会膨胀变松些,僵硬的手指也就容易伸直。
现在天越来越冷,小汤包的手指
要坚持每天做
热敷。隔三差五
泡热水澡
时,把手指浸泡在热水里。腱鞘炎宝宝的手特别怕冷,所以更要小心保暖,注意细节,比如
戴个小手套,用温水洗手
等
。
》》按摩
经常帮助宝宝按摩生病的拇指,
从指跟到指尖的适度梳理
。让弯曲的手指,被动地伸直,以纠正弯曲的状态。按摩的时候,
注意不要心急太用力
,以免弄伤、弄疼宝宝。
第一步:按摩硬结
很多人认为关节处伸不直,就要按摩关节,其实不是的。
关节不能伸直的原因是关节处的腱鞘狭窄,肌腱活动不开才导致关节无法正常屈伸,因此要
按摩掌指关节(拇指和手掌连接的部位)。
大多发生在大拇指上,拇指关节掌侧可以摸到硬的结节状肿物,小汤包就是这么的
患有狭窄性腱鞘炎的宝宝这个地方一般都有个小疙瘩,按摩时,
用一只手按揉这个小疙瘩,另一只手活动屈伸拇指的关节
。
每次10~15秒,连续按摩5~10次。用力由轻到重,使局部坚硬压痛点软化,差不多3~5分钟。
第二步:理筋
用拇指指腹,从宝宝腱鞘炎的手掌,沿肌腱走向,由近端向远端轻轻推(生病的硬结→指尖),同时回旋摇动第一掌指关节,增加掌指关节的活动幅度,差不多2~3分钟。
第三步:伸展关节
经常给宝宝弯曲的拇指关节做伸直矫正,就是我们俗话说的
“掰”
。可以将原本狭窄的腱鞘撑开,帮肌腱通过狭窄的套子。经常做这个的动作,有扩张腱鞘的作用。
具体方法是,一手握住宝宝患腱鞘炎手掌根,以另一手拇食捏住患处拇指末节,牵拉,同时把拇指屈伸运动20次左右。
要注意牵拉、屈伸时别太暴力,以免造成宝宝指关节损伤。
如果觉得自己做不好,就去专业医院哦。
有骨科医生建议,爸妈可以在家做一个夹板样的东西:把拇指固定在伸直的位置。想点简单的办法,比如用酸奶小勺子或者冰激凌小木勺,加上一些创可贴固定。稍微大点的孩子,白天手指这么固定着会反抗,或者玩着玩着就松掉了。可以选择宝宝晚上睡觉时固定。
很多热心的麻麻问小汤包的手指被拉直时疼不疼,所幸的是,她不疼,所以会乖乖让大人按摩。
这种情况才要手术治疗
如果坚持了一段时间保守治疗,依然没进展,宝宝的手指依旧一直弯曲,伸不直,就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宝宝多大年龄动手术,我问了几个医生,说法不统一,最宽容的说可以观察到
5岁左右
再进行手术。
我特地问了儿童医院的骨科医生,他们告诉我,这是个
微创手术。
医生会在宝宝掌指关节掌侧横纹处横切口,将狭窄的腱鞘纵形切开,使膨大的肌腱可以通过。
切开的只是腱鞘的一部分,小伤口可自己愈合,伤痕可以和指纹一样,不会很明显。
只不过,让大人更担心的是做手术宝宝需要全身麻醉(因为宝宝太小了,很难配合,为了手术成功)
。
但是,如果确定真的要做手术的话,千万别拖着,耽误了病情。
一定要去
正规的儿童专科医院或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小儿骨科,
就诊、做手术。
术后要按照医生教的进行康复训练。
方法很简单,尽量大幅度地伸展宝宝的拇指,以防止切开的腱鞘重新粘连,从而影响手术效果。
一般手术3天后回医院检查伤口,重新换药。手术后2周可拆线,这之前要避免伤口着水,防止发炎。
写在最后:
1、宝宝出生后,要
注意观察手指伸直情况。
可以时不时轻轻帮宝宝撸手指,从指根到指尖。一旦发现不能自然伸直等异常情况,就早点看医生。
2、成人手指过度劳累,比如玩手机、打游戏、敲键盘等,会得腱鞘炎。宝宝也会因为后天用手习惯不好而得腱鞘炎,比如一直握着喜欢的玩具(有些宝宝睡觉也要握着),而小汤包爸妈会怀疑是不是她老抠东西,造成腱鞘炎。
所以,我们要注意宝宝的用手习惯,及时纠正。
3、坚持一段时间保守治疗后要是没效果,也不要勉强,早点接受手术治疗。越耽误只会越严重。
4、腱鞘炎很常见,当然对于大部分宝宝来说可能并不会遇到。但是
多学些育儿健康知识,万一发现宝宝异常,就可以让宝宝少吃苦头。我希望在这个公号,
大家不仅可以看到常规的育儿知识,也可以了解一些较为小概率发生的事件,因为这个小概率一旦发生在每个宝宝身上,就是百分百。
所以,只要我能研究透的,能说清楚的,我就愿意尽我所能用科学严谨的文章跟大家分享。
宝宝都是我们的心头肉!小汤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