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影视独舌
影视评论,剧目展示,产业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Kane的小K屋  ·  抽象的游戏《我就是建》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影视独舌

去技巧,被这部医疗纪录片发挥到极致丨剪辑说

影视独舌  · 公众号  ·  · 2022-08-23 10:55

正文


2022年8月23日 | 总第2972期

8月19日,纪录电影《人间世》上映。影片由同名电视纪录片《人间世》的原班人马制作,根据旧素材重新剪辑创作而成。

因为影片中的大部分内容未曾出现在电视版中,加上制作团队引入了新的主题、结构、人物,电影版《人间世》是全新的故事。

有观众会产生疑问,既然早就有拍摄素材,为什么在制作电视版时候没有把电影版的故事选进去?与电视版相比,电影版在内容之外还有哪些不同?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不论是虚构的影视作品还是纪录片,观众所看到的成品都是剪辑师对素材进行选择、拼接之后的成果。剪辑师对于素材的选择一是根据自己对于素材和故事的判断,二是需要听从导演、制片人的意见

由此就有两种可能,要么制作团队一早就有制作电影版《人间世》的打算,所以在制作电视版时就有意保留了一部分素材,以供电影版使用;要么在制作团队看来,这些素材被舍弃掉很是可惜,就萌生了制作电影版的想法。从电影版完整、流畅的故事来看,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人间世》既有纪录片的真实性,又有电影的叙述感。如何把零散且缺乏故事逻辑的纪录片素材剪出电影感,是对剪辑师的考验。

影片讲述了两位绝症患者弥留之际的故事,在将近150天的记录中,观众能看到被病痛折磨的患者,能看到泪眼婆娑的家人,也能看到无可奈何的医护人员。

在电影质感方面,首先,剪辑师用交叉蒙太奇的手法,让观众get到他们是同时同地被确诊的两名患者,只不过一个是肝癌,另一个是骨癌。

其次,电影版的转场较为不同,剪辑师并没有像电视版一样直接干脆地切换镜头,而是采用了两秒左右的黑幕效果,给两条故事线的交错带来了停顿感和节奏感。在影片中,肝癌患者许烈英的丈夫走出病房后,紧接着的是黑幕转场,而后接上的才是骨癌患者王思蓉的故事。

剪辑师留下这两秒钟的气口,既让影片更具电影的节奏感,又能让银幕前的观众喘一口气,观众的思路就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停顿中,自然过渡到另一个故事。

再者,剪辑师也花心思加大了观众的卷入感。一方面,全片以倒计时的方式,每隔十五分钟左右就会告诉观众,这是主人公离世前第XX天的日子,对于有过和至亲告别经历的人而言,这种明知结果却无能为力的刺痛感,劲儿不小。

另一方面,剪辑师大量选用长镜头素材,既拉升了影片的故事感,又让观众的情绪可以绵延生长。长镜头不间断的拍摄过程,让创作者没有干预画面中事情发展的可能,这能让呈现效果更完整连贯,也更真实可信。

纪录片的底色是真实。在电影版《人间世》中,剪辑师全程忠于原始镜头,没有做任何特殊处理。

没有变速、变色等技术花活儿,没有滤镜、马赛克等额外修饰。影片中的镜头虽略显颤抖、稍失调度,但也正因这份直白到露骨的真实感、记录感,才让观众体会到震撼,这正是纪录片的力量之源。

为了进一步保护真实感,制作团队放弃了电视版的旁白。电影不同于电视,一旦出现了场外说明,观影的沉浸感就有可能被冲散,影片也就此失真。同时,剪辑师也大量保留了素材的同期声,既增强了影片的生动性,又强化了真实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当王思蓉的主治医生向她的母亲交代医嘱时,观众能听到她羽绒服摩擦的声音、能听到她哗啦的签字声中的小小停顿……病在儿身,痛在娘心,剪辑师保护住了这份细节中的苦涩,片中人每一次的挣扎,都准确地戳中观众的心。

同时,剪辑师也通过对素材的选择,打破了故事与观众之间的“第四堵墙”,让片中人和观众进行了隔空互动。当王思蓉的母亲面临是否要跟孩子讲明病情而犹豫不决时,她向镜头直言:“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告诉她实情,她还是不接受截肢怎么办?她要是走了我怎么办?你说我要怎么做?”

或许王思蓉的母亲当时只是想从机器后的摄影师处获得安慰,但当剪辑师把它剪进正片后,这一连串问句的接收者,就成了银幕前的观众。

观众看着泣不成声的母亲,听着她左右为难的话语,不禁在心里默默思考:是啊,如果是我,我该怎么办?

如此,观众的代入感和对剧中人的共情,被进一步放大、加强。

纪录片的“去技巧”剪辑,是化刚为柔、绵里藏针地让技巧隐身。对于大部分的剪辑师而言,他们的创作多被商业片所强调的技法、视觉冲击所桎梏。或许,他们在创作过“去技巧”的作品后,会有别样的收获。

电影版《人间世》的出现,给《人间世》系列项目和纪录电影市场,都带来了积极意义。

对于纪录片而言,制作电影版既能推动项目的传播度、普及度、推广度,又能通过不同的视听逻辑,挖掘出故事背后的新话题、新意义。纪录电影,值得拥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文/弈辰

往期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