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日人物
每天最精彩最生动的原创人物报道都在这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人物  ·  河南县城,成了中产的“扫货天堂”? ·  4 天前  
人物  ·  被「低价」伤害的年轻人 ·  5 天前  
南方人物周刊  ·  中国电动汽车公司强势崛起,本田日产坐不住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人物

大龄青年留学去,人生会因此改变吗?

每日人物  · 公众号  · 人物  · 2017-03-13 19:07

正文

一些不是那么年轻、也不确定自己算不算“精英”的成年人,在努力把自己送去大洋彼岸求学。




图 / CFP


每日人物 / ID:meirirenwu

文 / 黄昉苨  编辑 / 陈璇 


做出“辞职出国”的决定时,许钧身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的一处工地上。工地周边都是化工厂,飘散出来的异味,混合着工棚里高温下办公桌散发出的甲醛味,一天天地重复着。这些本来都不是什么大事,但是那一天,他突然没法再漠视“自己被包裹在一团毒气里”这个事实。


他给妻子打了个电话,问了两个问题:我这程度学英语还来得及吗?家里的收入足够撑一年吗?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他辞职了。


那一年,他27岁,在北京一家国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却选择放弃国内的基础,重新出发。

    

国内不止一家媒体发现,除了低龄留学生以外,另一种选择正越发普遍:一些不是那么年轻、也不确定自己算不算“精英”的成年人,在努力把自己送去大洋彼岸求学。


是什么促使他们作出这种选择呢?


我找到了一些在30岁关口上考虑远赴重洋、从头开始的年轻人,听他们聊了聊自己的故事。


最不习惯的是同学都太小了


许钧 30岁,工程师,现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就读


其实,想出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迷茫,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在哪儿。


我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今天这样的人。大学里头,每当我们系主任声嘶力竭地在台上宣讲“年轻人不要太在乎钱,应该把握条件探索世界”这一类的话的时候,底下的学生就在偷偷笑。我当时在旁边看着,觉得这老师太不现实了,跟我们灌什么鸡汤。大四的时候系主任问我未来有什么打算,我说我要回老家当公务员。


现在想想,可能会报“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家里都是抱着“毕业了找工作稳定”的念头给填的志愿。我爸妈那时候就是因为家里有个叔叔干的是桥梁道路这方面的工作,问了就业前景不错,给我报了这个专业。现在想想这是很扯淡的:我们在中学里的时候天天听老师说,要努力啊,高考差一分都可能改变命运。可是一考完,填志愿却像瞎蒙一样,三言两语就定了未来。


可是当时我很坦然,因为我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工作有兴趣。


然后就是当学生干部,拿奖学金,保研,特别顺理成章地一路走下来,从来也没多想什么。


后来我就遇到了我老婆。她是留学回来的,特别相信人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我来说,下班了就是下班,再也不想跟工作有什么关系了。可她不是这样,她查个背景资料都能查到眉飞色舞,老跟一帮同事聊业务聊得忘乎所以,看到创作出了好的作品真的会特满足。我当时就觉得,我很羡慕她。虽然高考时候她的分数比我低了100多分,但这几年下来,她远远超过了我,找到了自己的生活。


而我快30了,还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只知道自己不喜欢生物。


所以我有部分怀疑,国内的教育体制下,我没那么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我想出国看看。


图 / Backpackr


我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庭条件不宽裕,所以从小到大我都没接触过什么出国的朋友,一直都不觉得这事儿跟我有关系。等到自己能够自主做决定的时候,就已经快30了。


不是没犹豫过。另一个促使我下决定的因素就是经济。照我们家原来那个节奏下去,在北京住不上好房子,过不上舒适的生活。


我们已经算是很幸运的,夫妻俩都有北京户口。但是按照我们俩的工资,最多也就能贷款105万。2015年,我俩跑遍了北京看房,想看看能不能在城里买上一个比较新的两居室小公寓。看来看去,没辙。把我们两家家底掏空了也买不起。


其它什么学区啊,小孩生下来老人能不能来带啊,这些问题,连想都不敢想。


租房都能花掉我们每个月一半的收入。当时在北京,我和老婆一开始住在南三环外一个没有窗户的大开间里。那是个新小区。后来每天花一个小时在通勤路上觉得太累了,我又辞了职,就改租在东三环附近一个老公房里。房东给的价格很优惠,但是住进去才发现,抽油烟机是坏的,洗衣机也是坏的,抽水马桶也是坏的。厕所下水也有问题。报修,房东压根也不理你。房子的地不知道有什么问题,特别容易漏水,也特别容易吵到楼下的邻居,稍微有点不当心,比如坐凳子太用力了之类的,楼下的人就上来吵架。


到后来我看我老婆都跟泼妇一样跟人吵上了,我觉得我们也是该离开北京了。


不过其实我现在坐在这儿给你说,我对当时的生活“深恶痛绝”,我只是在理性上记得我当时“深恶痛绝”,但我已经感受不到当时那种感受了。我当时还发誓说“我要出国了,怎么也不会想家”,其实还是很想家的,反倒是记不起来,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压力,让我说出那么极端的话来。


那天我看一个笑话,说当一个东德居民终于有机会到西德之后,他说“原来这里的夜晚也不过这样,安安静静的,就比我们那儿亮一点而已;原本我还以为西德的人半夜都在街上唱歌跳舞呢”,我就笑了,感觉它说的好像就是我来这儿的感觉。


刚到美国的时候,每天出门就要拿出手机拍蓝天,看云朵,好像永远看不腻一样。现在都习惯了。我现在也觉得,美国社会充满了各种问题,有些很糟糕,难解决。看着这儿一到晚上就静悄悄的,很怀念国内的热闹,大家都能在街上瞎逛的那种生活。


但我最喜欢现在生活的地方,就在于在这里可以探索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国内,周围的人不会给你那种感觉。来美国一看,哇,原来真的有很多人就是那么想的。


我们现在全系最牛的教授,整天穿着件土黄色胖夹克,搁国内属于进校门时会被保安拦下来的那一种。上课的时候还喜欢边吃巧克力边讲课。可就这老师,天天在课上吹牛:“你们赶紧来问我问题。我要是愿意出去接活,不知能赚多少个百万美元,可我就喜欢给人答疑解惑。”


“要是咱俩都呆呆地在这儿照本宣科、没有互动的话,那不就是浪费彼此时间嘛?我干嘛还要待在学校呢?”


当一个老师,他本身就有意思,对他研究的事业也有激情的时候,你会不知不觉就被感染的。


其实我还挺怀念原来单位里的老国企氛围的。我很适应那种下午3 点,没人干活,大家都在那儿唠嗑的场景。可是工作的重点不在于闲不闲,而是你所做的那件事情,会给你带来满足感吗?哪怕每天就只有一个小时的满足感。


如果有的话,日子就过得去了。


要说现在的生活,最不习惯的,就是同学都太小了。一起上课的同学还有97年出生的,比我整整小了十年。她们知道我的经历的时候,都很惊讶:“你都已经在设计院找到工作了?那为什么还要出来读书呢?”


唉,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在英国,唯一能给人压力的就是自己


王思睿,29岁,广告从业人员,现在英国莱斯特大学就读


2016年春夏之交,我最后一次回到北京。当时我有两个选择:要么留在这里,跟前男友一起生活下去;要么接受学校给的offer,来英国读博。博士读完,我就32岁了。


莱斯特大学


我记得当时站在繁华热闹的三里屯“脏街”上,我还特乐观,对身边忧心忡忡的朋友说:最难的不就是没户口吗?那我不生孩子不就得了。


那时候我回从前的广告公司帮忙,老板很高兴,帮我争取的薪水是一个月到手1万2;我特别感激他。


但是我没坚持满两个月,就走了,还是去英国读了博。


第一次离开北京,主要也是因为我有哮喘。北京空气不好,我妈是医生,她老恐吓我“再住下去,当心得癌”。她想把我吓回广州。但我觉得我的问题不是换工作能够解决的,所以就决定留学。


另一个出国的原因是觉得在北京没有归属感。之前我发过一条微博,抱怨在银行遇上了一个骂骂咧咧素质特差的北京老大爷,结果那条微博居然被转发了100多次,基本上就是北京本地人的谩骂“外地逼你别来北京啊”“外地人都是傻逼”这样。我就觉得,扛着这么高的物价,担心着雾霾、食品安全,贡献着GDP,这个城市也没有人把我当自己人,我在这儿甚至连基本尊重都得不到。


北京就是这么个奇妙的城市,好的地方简直是璀璨闪耀,差的地方也会令你非常痛苦。


但在英国,唯一能给人压力的就是自己。


我现在所在的城市莱斯特,是个特别宁静特别单调的地方,我们都开玩笑说是“读博圣地”,因为出门只能去图书馆。我很喜欢这个城市的一点是它很多元化,大量本地居民都不是白人,但是说着一口地道英音。印度新年的时候,城里会有一个盛大庆典,学校里的老师,也大部分来自欧洲。这些外国人都能在这里愉快生活,会让人觉得“我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但是在国内,跟男朋友的直男癌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我就得听着他们的蠢话;与叔叔伯伯一起吃饭的时候,还得听他们说“哎哟你要当女博士啦,第三性别呀”。


去年六七月在北京,最难受的一天,我已经跟公司请了半天假,专门在网吧包房,要跟英国学校视频通话。这是一场挺重要的面试。过程中,就看见我手机微信一直在响。面完就被拉进一个新群,开了个线上会议,客户提出了山一样多的不合理的要求,所有同事都非常崩溃,因为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客户很强硬。


当时我老板在参加另一个会,我就从网吧开始往出租屋走,一个个地跟我同事打电话。6点,7点……几乎是连哄带吓,但所有同事都说“不行”“不行”,吃了很多很多闭门羹。打完电话的时候快9点了,我一直站在东五环外的出租屋楼下,晚饭也没吃。好不容易静下来,就感到无法控制的忧伤涌上心头。


明明不是你想做的事情,还被逼到很难的境地。大夏天的,北京特有的那种凉风拂到面上,心里特别痛苦,觉得自己特别没有价值,特别无能。


我知道我留不下去了。这么下去,博士还没上,神经病先得上了。


我不知道这两年行业的风气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们公司里好多做创意的,他们都是学艺术的,现在都在疲于应付客户“LOGO要变大”这种要求。在这个环境里,有什么灵感、想法,都会被慢慢磨掉。我现在觉得,干一份工作,起码要精神上有点意义,哪怕就推动一点点价值的改善呢?不能每天都光在内耗。


我不再羡慕公司里“总监”之类的高薪职位,如果把他们的薪水除以工时,他们劳动的价钱其实低得吓人。在英国这儿吧,说起来“讲师”什么的都是比较低薪的工作,但是他们会让你觉得你的工作受到尊重;需要你加班的时候,就会给你加班费。


妈妈对我年近30还跟男朋友分手了这件事很忧伤。她也不是怪我,就是一种对我的心疼吧。


“留学”已经变成了一种情结


陈非,30岁,现居北京,一直都在计划留学


我是1987年出生的。从高中、大学那时候开始,就想着要出国。一开始老觉得自己没想好:出去学什么?学成了干什么呢?也去考过试,但后来家里遭遇了一点变故,磨磨蹭蹭,拖到现在。

 

一眨眼,跟我还有联系的同学、朋友,现在90%以上都在国外了。

 

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说,不喜欢老家一成不变、被限制在条条框框里的生活,喜欢去大城市,喜欢更多元化、更包容的北上广……出国其实也是一样的原因吧,他们想去一个更包容、更多元,更适合自己生活的地方。

 

我曾经为出国留学作了一年的准备。考试的时候,托福分数可以了,但是GRE不够高,加上准备得仓促,申请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被拒。得到消息的时候我也没太沮丧,还不如在老家考公务员落榜来得难受——考公务员是我爸妈的主意。我不是很想考,也没用心准备,果然落榜了。


 

后来一个在北京工作的同学打电话问我:我们这儿有个职位挺适合你的,你来不来?

 

我就来北京了。

 

现在想想,初中、高中跟我有联系的同学没几个,都在国外。毕业以后认识的兴趣相投的朋友,大多数人也都出国了。现在身边还有好多朋友在嚷嚷要出去。

 

其实上大学的时候,还有一个机会可以参与学校的“2+2”项目,出国读两年书,拿中美两所学校的文凭。可是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其妙就觉得“不是Top30,这种学校有什么可去的”,就放弃了。现在想想,特别后悔。当时还是太小了,没想明白。

 

我从小就喜欢看漫画,当时特别想去日本;后来在大学里读的是英文专业,也很喜欢,读了很多翻译的书,慢慢对欧美文化也感兴趣了:感觉就是“他们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都没有”,就很想去产生了那么多好玩东西的地方看看。包括后来有机会出国旅行了,跟出国的朋友聊天了,都会觉得,自己很想在国外学习生活一阵。

 

但我妈老是会问:“你说要出国,那你读完书之后能干吗呀?”

 

“你这么不安稳,出去了又能怎样呢?”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哑口无言。

 

我不是很有明确计划的人,说不出自己出去要干嘛。我们家不是大富之家,但我的收入足以在北京过上还算体面的生活了。如果出国的话,工作就得放弃,自己要从零开始,父母还得为我搭上一部分钱。

 

这时候就觉得,舒舒服服地过下去,也挺好的。

 

对那些已经出国的朋友,我有时候会安慰自己说:“谁叫人家更有钱呢”。但我心里知道这是一种特别恶劣的说法,就是给自己找个托辞。我知道,哪儿都不是天堂。出国其实是一件很艰辛的事情。就算是在美国已经家庭事业都成功了,也还是会有身份焦虑的问题。也许我就是态度不够坚决,还没做好承受这一切的准备。

 

但我一直没放弃过出国的念头。

 

我在英国旅游的时候,看到那里的人,不管贫穷还是富有,都能很好地享受基础设施。你能看到一些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走路都颤颤巍巍了,还能自己一个人推着行李去旅行,办什么事儿都不耽误。这在国内是没法想象的。我看到那一幕的时候触动很大。我觉得北京作为一个城市,服务的对象好像是“劳动力”,而不是“人”。

 

所以我也不打算在北京买房,要花那么多钱去换一套房,真的还不如投资移民了。你问我未来打算怎么办?这真是把我问住了。也不能说我对未来全无计划,但是我有点小迷信,我怕说出来就不灵了。

 

我的家里现在还留着考托福和GRE的全套复习材料,有时候我还是会翻出来看看。

 

还是争取有一天能出去吧。

 

有时候我觉得,那么多年一直想出国,“留学”已经变成了一种情结,最初的理由反倒已经淡忘了。


(应采访对象要求,王思睿,许钧,陈非为化名)



每人互动

你会辞掉工作出国读书吗?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尊重原创,侵权必究。


福岛,6年——回不去的家乡》| 日签


弹吉他可以帮我打发时间,土地都被污染了,没办法种地了。

——辐射区灾民

点击底端 阅读原文 查看全部内容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往期内容


诗人余秀华海淀拼娃外卖江湖CEO10条法则ICU病房故事离婚买房记杨绛他们仨白银案改变的人生传奇王菲莆田假鞋|任素汐豆瓣阿北国民食品方便面虹桥一姐人脸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