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和君农业事业部主任 李周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与之对应,2月5日印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共提出27条举措,分别针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
从产业视角看,本年度一号文件最突出的三个亮点,分别是:
一、扩大农业投资。
受宏观经济形势、非洲猪瘟等影响,2019年出现了多年未有的投资下滑情况。为此一号文件就扩大投资作出了多项部署,提出要提早谋划实施一批现代农业投资重大项目,支持项目及早落地,有效扩大农业投资,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加快建设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大对农业农村投融资金融支持力度。
二、推动产业化发展。
与之前所强调的“挖掘能工巧匠,培育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等小农经济色彩依然突出的产业发展方式相比,今年的一号文件更强调打造全产业链及小农户融入产业链:提出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引导生猪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下乡,切实保护好企业家合法权益。
三、加大基建投资。
在保证经济稳增长下,基建投资成“稳增长,补短板”主要手段,这其中农村基建是潜在空间最为广阔的领域。推动包括农村公路、电网、光纤网络和4G、供水等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整治、村庄绿化、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建设、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土壤污染管控等生态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抓紧启动和开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在补公共服务短板中也有大量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改造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和文化惠民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