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白读财经
跟着小白读财经,财经从此so easy!这里有最接地气的财经文章,这里有最有用的理财知识。关注小白,给你看得懂的财经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小白读财经

这才是2025年A股最大的利好!

小白读财经  · 公众号  ·  · 2025-03-11 20:0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3 9 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今年 GDP 预期目标为何定在“ 5% 左右”?》一文提到:

我国也惯常在每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公布增速目标,今年是 5% 左右”。

一是导向作用,将有力引导各方理性看待中国经济,形成良好预期。

二是牵引作用, 将为实施宏观政策提供“准星”和“锚点”。

文章中提到: 预期目标“牵引”着宏观政策。

锚定目标、协同发力,调动丰富的政策工具箱,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节奏会更 “靠谱”,效果也会更给力。

一言蔽之,这才是 2025 A 股最大的利好!

为何这么说?

历来对 A 股影响最大的从来不是外部因素,而是国内因素,包括国内经济走势、宏观政策的力度以及宏观政策的预期。

相对 2024 年来说,今年的国际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加上 2024 年基数比较高,在这种情况 GDP 增长目标仍设定为 5% 左右,一方面国家对今年经济充满信心,引导市场更加乐观的预期。另一方面,宏观政策力度也将会显著加大。

人民日报文章也说了,实现目标,需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比如财政政策要 “更加积极”,加大财政支出强度,提高赤字率。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沈丹阳近日表示, 宏观经济政策实际上还留有后手,将会依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积极应对。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最近表示: 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中央财政还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

可见,围绕 5% 左右的目标,国家随时都可能视情况需要出台更大的政策组合拳。

还记得 2024 9 月那波远超预期的政策组合拳吗?

2024 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同样设定 5% 左右,但 2024 年下半年经济增长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最终国家在 2024 9 月及时出手,稳住了经济,确保了经济实现 5% 的目标。

可见, 在经济、政策的积极预期下,今年的股市值得期待。

事实上,在中国市场信心重燃之际,以科技股为代表的中国股市已经先行一步反弹,在今年至今的全球主要市场中,中国股市表现是相当给力的。

摩根资产管理认为,中国资产重估的过程才刚刚开始,远未结束。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市场可能会迎来 “戴维斯双击”的过程——即在估值提升的同时,企业盈利也逐步改善,从而有望推动市场进入一个较好的投资阶段。

一方面, 2025 年是中国 AI 科技之年,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大模型不断出现,以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投资热潮的开启, 2025 年科技股在市场上将是反复活跃的过程。

另一方面,政策发力、险资入市,今年价值投资在市场上将再次掀起。 2025 年以业绩稳定、分红率高为主要特征的 “中特估”也将成为今年投资的主线。如 2 28 日我提到过的现金流 ETF 159399 )近期表现明显优于大盘,并有开启向上发力之势。

与红利国企 ETF 510720 )分红之王(已经连续 11 个月分红)类似,现金流 ETF 159399 也有望成为 分红之王,月月可评估分红,每年最多可分红 12 次。 比如 3 11 日现金流 ETF 159399 )刚发布了第一次分红公告,产品践行月月分红诺言,未来产品持续分红值得期待。

通常情况下,有能力及意愿提高分红比例的企业,往往具有稳定的自由现金流作为支撑,高股息是稳定的自由现金流的表征结果。 近年来,富时自由现金流聚焦指数长期显著跑赢红利指数。 根本原因是经济转型中,国内有效需求出现阶段性不足,企业盈利质量和资金回笼周期越发重要。

2025 年市场的主线大概率是科技股 + 中特估。但鉴于科技股目前已经涨幅过大,短期市场可能出现风格切换,一是从港股转向 A 股,二是从科技股转向中特估。三是从投资主线从海外市场转向中国市场。

2 月中以来,纳指已经下跌了近 13% 而中国股市则维持了向上的态势,一方面是 deepseek 出现后,带来中国科技股的重估。另一方面,也是海外市场对 2025 年中国经济、政策更加乐观的预期,出现了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态势,这一变化也限制了特朗普打贸易战的能力,反过来也推动了 A 股更可持续地反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