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品牌们邀请艺术家合作设计产品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建立一个实实在在的艺术空间才更见真功夫。
长期的空间从建筑的选址、空间设计等等细节方面都考量了品牌对于建筑、艺术、文化的综合品味,实用性而言可以更自由地开展活动和展览,也可以简明扼要地展现品牌的精神气质和视野。
短期的快闪或者移动空间则可以配合到阶段性项目的需要
,更可以充分扩展某一个主题的前因后果,可严肃正统,可轻快时髦,更可以偶尔跳脱一下品牌的“正统”形象,玩一把尽兴的。
✨
纽约·Gucci的Woost创意空间
不久前,古驰(Gucci)在纽约的苏豪区开幕了首家创意空间。它坐落于伍斯特大街63号,位于一座已有155年的历史建筑中,该建筑原来是个铅笔工厂,横跨伍斯特街至西百老汇大街,经过古驰的创新重塑,已变为一个独特的美学展现舞台。
这个名为
“古驰伍斯特创意空间”
占地近10,000平方英尺,保留了初始的框架构造,修复了砖墙、木地板、锡制天花板与经典圆柱,还原了苏豪区标志性的精致铸铁建筑风格。由意大利工匠精心手绘的三款地板彩绘设计,凸显出斑斓的色彩及图纹效果,而原有的钢制瓦顶结构则呼应该建筑的工厂前身。
室内空间以色彩鲜明的深黄色与酒红色打造出具古驰风格的装饰设计,座椅上覆有古驰标志性印花及织物。
手推行李车、采用岩石镶嵌装饰的独立家具以及复古风格的药店式柜架成为作品展示台,砖墙上的黄铜镶边更凸显了建筑原本的工业设计风格。
今年年初古驰在佛罗伦萨开幕的“古驰花园”坐落在一个始于1337年的古老宫殿建筑里,而这一次的创意空间选择在纽约苏豪区,是希望这个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间成为音乐、电影、文化、时尚与艺术自由创作风潮代名词的地方,能够继承之前曼哈顿的文艺盛世,开创出一个兼容并蓄的创意新视野。古驰伍斯特创意空间将
主要以古驰的最新系列以及联名合作设计展现品牌的创造力与生命力。
△
由安迪·沃霍尔一手创办、至今仍然活跃在苏豪区的《Interview》杂志社将限量地重新印制具有历史性意义、以麦当娜为封面人物的1985年12月号音乐专刊。为进一步支持当地的文化事业,古驰与《Interview》开展合作,为其周围重要文化机构的宣传,提供登上本期特别版杂志的机会。
这个创意空间里还将引入定制的视频技术,构建交互式LED幕墙,并打造3D影像展示效果,
通过裸眼3D技术使参观者沉浸于奇妙的虚拟古驰宇宙。
空间中还设有一间私密的放映厅,配有定制Muzik耳机与深黄色天鹅绒面扶手椅。此间放映厅和它的展示区将依照不同季节轮流播映创意主题视频。开幕期间,放映厅播映的是古驰与Frieze艺术博览会合作出品、由艺术家吴曾执导的原创电影。
古驰在这个创意空间推出全新的Dapper Dan系列将比其他所有区域都提早两个月。它当然不仅只是新产品系列的展示区,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俱乐部文化代表人物、麦当娜早期音乐制作人John“Jellybean”Benitez就即将在空间里举办演奏活动,他还将于
2019年初推出古驰伍斯特创意空间的专属曲目。
✨
米兰·Prada基金会的塔楼
Prada基金会在世界各地都有别致的建筑空间项目,比如在上海的“荣宅”不仅成为品牌的新根据地,也成了历史建筑修复的典范。
2018年4月20日起,Prada基金会位于
意大利米兰的塔楼
(Torre)面向公众开放。这是一个永久性的展览空间,由来自建筑事务所OMA的Rem Koolhaas、Chris van Duijn和Federico Pompignoli操刀设计,于2015年5月首次亮相,它的落成标志着Prada基金会(Fondazione Prada)米兰会址的竣工。
这栋全新的建筑为不同的展览提供了更好的展览环境,多变的对立面和碎片效果使塔楼成为Prada基金会的标识性地标。塔楼高60米,由白色混凝土建成。
平面尺寸、高度和方向的特定组合让塔楼九层的每一层都呈现出特殊的内部空间布局。
楼层的一半平面图为矩形,另一半则为梯形。天花板的高度从下向上逐层递增:从一层的2.7米增加至顶层的8米。外立面由混凝土和玻璃表面交替组成,光线可从北面、东面、西面射入,而顶层的美术馆更是采用完全透明玻璃设计,晴天时可以看到阳光倾泻而下。塔楼的南面呈对角线结构,与仓库相连,并从其中竖立起一座全景电梯。
正如建筑师Rem Koolhaas所说的那样:
“楼梯是这个不规则建筑内唯一统一的元素——其复杂性使其功能远远不止于实用性,
楼梯已成为建筑中的亮眼装饰元素
。这些各异的元素并存于一个简单的空间中,营造出极端的多元化,为空间与特殊活动或艺术作品之间的互动带来无限可能。”
塔楼的六层展览空间呈现的是“Atlas”项目。这一项目的启动得益于Miuccia Prada和Germano Celant之间的一次对话,曾亮相于一系列展示空间的Prada Collection作品都在这个项目中呈现,涵盖艺术家Carla Accardi、Jeff Koons、Walter De Maria、Mona Hatoum、Edward Kienholz、Nancy Reddin Kienholz、Michael Heizer、Pino Pascali、William N. Copley、Damien Hirst、John Baldessari和Carsten Höller,
或和谐,或对立,将独奏与碰撞完美融合。
而同样位于六层的餐厅“Torre”里可以看到Philip Johnson 1958年为纽约四季餐厅设计的原创作品、Carsten Höller The Double Club(2008-2009)中的部分装置、 Lucio Fontana的三件雕塑作品——两件釉面彩陶作品Cappa per caminetto(1949)和Pilastro(1947)与一件玻璃浆马赛克水泥作品Testa di medusa (1948-54) 以及William N. Copley、Jeff Koons、Goshka Macuga和John Wesley创作的一系列绘画作品,打造出艺术萦绕的用餐氛围。
顶层露台是一个灵活的空间,空间内设有一间酒吧。黑白光学地板装饰颇具特色,镜面栏杆营造反射效果,视觉上使得这一实际空间与米兰全景无缝对接,将城市美景尽收眼底。
Prada基金会还做了件有趣的事情:从5月3号起,基金会将连续十周在米兰会址的电影院(电影院与塔楼互相独立,但都位于米兰会址)内密集放映一系列原版电影,其它变身为真正的影院。这一项目的实施也切实体现了
Prada 基金会米兰会址内电影院的意义和宏图
。
Prada基金会致力于视觉艺术,自2003年以来便活跃于这一领域,本次推出的新项目将呈现多种电影形式与视觉语言,涵盖经典作品、实验性作品、首映作品、电影大片、前卫影片、电视作品以及珍稀修复电影。电影院因此而被赋予“浓缩多元影院”的身份。
✨
流动空间
去年秋天时,Louis Vuitton曾在纽约的证券交易所举办过一个名为
“Volez Voguez Voyagez”
的快闪式展览。展览空间高三层,系统地展现了品牌创始人Monsieur Vuitton及他的先人们的生平和创作。
展品涵盖了从1854年到2017年的箱包、艺术家合作类产品,多方位全角度地展现了品牌如何在生活方式和旅行中注入艺术的元素。
爱马仕
(Hermès)
在不久前的米兰设计周上用一个“瓷砖迷宫(Labyrinth of Tiles)”来介绍品牌的全新家具系列。
品牌用了一整个月的时间才将15万块色彩艳丽的Zellige 瓷砖搭建出理想的效果,七个迷你亭色彩和尺寸各不相同,其中分别展示了一条不同的产品线,但它们
组合在一起的外观效果才是最为迷人和震撼的。
来自韩国的urbantainer团队则用霓虹为Adidas Originals打造了一个名为“媒体房间”的展示厅。这个高11米的全透明空间由玻璃和塑胶为材质,只有一个大胆的EQT标志,而且只能从一个特别的角度才能看到。空间里展出了品牌在1990至2010两个十年间的产品,
每一个十年都用标志性颜色的光线装置来区隔。
展厅里,电视装置、8毫米电影和印刷装置都展现了Adidas的过去与当下,用例如回光灯等新进的科技来体现品牌经典的EQT发展,而中心位置的资料塔则标志着EQT理念的持续性,如不断变化的潮汐中一支定海神针。
哪个空间的设计细节/展览让你最意外?
留言上墙
🛒
好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