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鸿观
中国财经界最权威大号,金融,货币,财经,历史,世界,观鸿观,知天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突然宣布,将关闭所有店铺! ·  昨天  
经济观察报  ·  A股收盘:创业板指涨0.51%,人形机器人、 ... ·  2 天前  
钱眼  ·  王炸利好!下周继续看好科技爆发! ·  2 天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区块链小鳄鱼 ... ·  3 天前  
财经杂志  ·  宁德时代首次霸榜动力电池海外市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鸿观

顺丰菜鸟握手言和背后:明争结束,夺数据暗斗未了

鸿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6-09 12:09

正文

关注 鸿观 一起涨姿势~

6月1日,中国市值最大的快递物流企业顺丰控股和阿里旗下的菜鸟网络“打”了起来。


不知道谁先动的手,掐断了数据接口。造成的后果是淘宝上顺丰包裹的物流详情无法正常回传,商家无法确定买家是否已经收货,买家也不能跟踪商品的实时物流信息。


在几轮隔空“对战”后,国家邮政局从中调停,顺丰和菜鸟同意从6月3日12时起,全面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


但相比矛盾公开时的轮番据理力争,菜鸟和顺丰对握手言和背后的隐情有些讳莫如深。截至记者发稿,双方均未就恢复合作的相关情况进行公开回应。


电商观察人士鲁振旺向记者表示,顺丰希望改变所谓的快递模式,丰巢现在铺得已经很广了,又是搭着其他一些快递公司一起做的。如果继续发展下去,能否拿到丰巢的数据对菜鸟来说会很关键,所以双方都一度把数据接口关了。争夺数据的背后,是要争夺快递行业的话语权和掌控权。


菜鸟与丰巢 业务有重合


6月1日下午,菜鸟官方微博发布了一篇声明,直言顺丰突然于6月1日凌晨宣布关闭对菜鸟的数据接口。菜鸟在声明中指出:丰巢快递柜和菜鸟数据对接后,一直大量调取淘宝用户电话号码等信息,并超过合理使用范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这是此次事件的核心起因。


而顺丰则提供了另一个版本的说法:菜鸟于5月基于自身商业利益出发,要求丰巢提供与其无关的客户隐私数据,此类信息隶属于客户,丰巢本着“客户第一”的原则,拒绝这一不合理要求。顺丰还称,其认为菜鸟之所以封杀顺丰,背后的原因是阿里方面一直希望顺丰从腾讯云切换至阿里云。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公开资料显示,菜鸟网络成立于2013年,由阿里巴巴集团联合顺丰集团、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快递企业共同组建,为用户提供包裹代收、代寄等服务,提供多元化的最后一公里服务。丰巢则是一家面向所有快递公司、电商物流使用的24小时智能快递柜平台,由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五家物流公司共同投资创建,提供平台化快递收寄交互业务。


从中可以看出,菜鸟与丰巢的业务范围存在重合之处。


顺丰作为生鲜快递领域的佼佼者,与菜鸟的隔空大战不只影响到了消费者和商家,还引起了快递行业主管部门的关注。6月1日晚间,国家邮政局发声,“受今日菜鸟网络与顺丰速运关闭互通数据接口影响,导致少量快件信息查询不畅,时下樱桃、荔枝、杨梅、芒果等生鲜农产品寄递业务会受到一定影响”,并表示已与上述双方高层沟通,要求两家公司以大局为重。


随后到了6月2日,事情的牵涉方扩大。先是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力挺顺丰,并且宣布京东全面接入丰巢自提柜;后有美团外卖、网易相继“站队”,都表示将展开或深化与顺丰的合作。事件的关联方腾讯云也在微博上表示,腾讯云赞同“开放的云计算”理念,全力保障数据安全,更保障客户业务安全。腾讯云助力顺丰布局云端,无论多么重视顺丰的数据与业务安全都不为过。


鲁振旺分析指出,顺丰选择用腾讯云而不是阿里云,表明其不想受制于人。这也是菜鸟要求顺丰把丰巢的所有数据包括非淘类数据也传过来,顺丰不愿意的原因,顺丰只愿意返回阿里的数据(淘宝和天猫的数据),其他的数据并不愿交给阿里,这中间肯定会有矛盾。而一度造成双方互撕也是因为,“顺丰不这样做(回传所有订单数据),可能也会对其他一些小弟,比如‘三通一达’,造成一定的影响,造成双方最终闹起来。”


在国家邮政局出面调解后,顺丰和菜鸟终握手言和。


6月2日晚,国家邮政局召集菜鸟网络和顺丰速运高层来京,就双方关闭互通数据接口问题进行协调,顺丰和菜鸟同意从6月3日12时起,全面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矛盾公开时的据理力争,菜鸟和顺丰似乎对和解情况有些讳莫如深。截至记者发稿,双方均未就恢复合作的相关情况进行公开回应。这也造成这样一个局面,双方虽然和解,但一些问题似乎仍未解决。比如,双方和解后,顺丰回传的数据是否包含非淘类数据?与此同时,京东、美团、腾讯等对顺丰的力挺,也让人嗅到了一丝快递行业内暗流汹涌的味道。


都想走出属于自己的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提出,未来物流背后的支撑是数据流,真正的物流一定是数据的沟通,一定是数据化的物流。现在的大公司如果反应不迅速就会像恐龙一样被淘汰灭绝,未来胜出的将会是善于利用数据的创新型小公司。


马云可能没有想到,他对快递数据流的重视,很快就在行业内得到了“回应”。


尽管这次冲突的双方,顺丰和菜鸟,对于谁率先发难各执一词。不过,双方焦点一致,那就是物流数据。


在菜鸟网络官网上,“关于菜鸟”一栏写着:菜鸟的愿景是建设一个数据驱动、社会化协同的物流及供应链平台。其官网数据显示,截至到2015年11月,菜鸟实现了中国超过70%的快递包裹、数千家国内外物流、仓储公司以及170万物流及配送人员都在菜鸟数据平台上运转。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尽管菜鸟“没有快递车”,但已较深地介入、甚至影响国内快递物流的运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