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知识雷锋
中国建筑界最富影响力的唯一纯原创自媒体。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周榕老师发起,UCA事务所合伙人陈柏旭与九源国际董事长江曼联合创始。全球五大洲50名校200余知识雷锋整理提炼,每周为你快递当代建筑最in新知,10分钟洞悉世界建筑最前沿讲座精华。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知识雷锋

现实版涅槃?建筑师拟用大火灰烬重建巴黎圣母院丨90后建筑眼

全球知识雷锋  · 公众号  ·  · 2019-05-05 21:43

正文

2019.4.29 - 2019.5.5 全球建筑新闻周报

五月初的尘埃飞舞。

圣母院的烟尘仍未落定,世界各地的新方案已经渐次开花。有的巍然矗立,上干云霄;有的九曲蛇行,婉若游龙;有的身临市井,翩然高踞;有的地处深山,质朴宁静。 尘封的画卷揭露面纱,废弃的老楼重获新生。新思想冲破旧枷锁,新秩序承担新使命,废土上生发出的枝叶扶疏,林立而起的是崭新的季节。 为大家献上迟来的青年节祝福,祝未来可期。


图文播报

都灵理工大学

罗中乾

语音播报

都柏林大学

谭思绮




阴霾之后


如何涅槃?

荷兰事务所拟用灰烬重建巴黎圣母院


在巴黎圣母院震惊世界的大火后,许多设计师都为如何重建提出了想法。荷兰事务所Concr3de以火灾造成的灰烬和残骸为灵感,计划用碎石构建填补教堂被毁的部分,以灰烬、尘埃和受损石块转化为3D打印粉末作为材料。



项目团队打印了19世纪的一个著名的滴水兽,成功地展示了“将实体化的火转化为实体重建部分”和“为圣母院增加历史层次”的可能。


新闻来源:

https://archinect.com/news/article/150134385/dutch-company-wants-to-rebuild-notre-dame-by-3d-printing-its-ashes?utm_source=Archinect+Daily&utm_campaign=4fcf054392-EMAIL_CAMPAIGN_2019_05_02_06_30&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8f7bd1b167-4fcf054392-463253

本条新闻由柏林艺术大学胡骄娜提供



超越过往

纳粹空军建筑化身艺术之乡

近日,柏林软件企业家兼艺术品收藏家Markus Hannebauer聘请建筑师Sauerbruch Hutton将一座纳粹时代的德国空军行政用房改造成了名为Fluentum的艺术展厅,主要展示当代视频艺术。


该建筑位于柏林西南部。主体建筑建于1936年,于1945年成为美国占领军的权力中心。在1994年美军离开柏林后,建筑群的大部分都处于闲置状态,直至2016年被Hannebauer 买下。



新闻来源:

https://www.theartnewspaper.com/news/berlin-collector-turns-nazi-era-luftwaffe-building-into-home-for-video-art

本条新闻由柏林艺术大学胡骄娜提供



新作点兵


向上蔓延

eVolo2019摩天楼竞赛公布获奖名单


一年一度的超高层摩天楼设计竞赛eVolo在不久前落下帷幕,本次竞赛的主题是思考垂直建筑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让我们看看今年的获奖作品吧。


第一名   METHANESCRAPER


作者Marko Dragicevic |塞尔维亚


该项目位于贝尔格莱德市,具有垂直垃圾填埋系统。在人口过剩和大规模城市化的背景下应对不断增长的一次性垃圾,为日益短缺的自然环境与可用空间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途径。



第二名   Airscraper


作者 Klaudia Gołaszewska, Marek Grodzicki |波兰


人口密集,交通拥堵,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大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北京就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例子,整个城市几乎变得不适宜居住。每年大约有100万人过早死亡。此设计就探讨了建筑解决或者缓解空气污染的可能性。



第三名   Biosphere Skyscraper


作者Zijan Wan, Xiaozhi Qi, Yueya Liu |英国


这是一个自带研究设施的自然保护区。地球动态平衡越来越难以维持,人类活动与动物栖息地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大。在这个全球不断变暖的时期,我们不应忽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地球上的整个生态系统正在经历一段艰难时期,如果社会继续目前的冷漠态度,我们注定要走向一个非常黯淡的未来。



新闻来源:

https://archinect.com/news/article/150134253/here-are-the-creative-skyscraper-designs-selected-as-winners-of-evolo-s-2019-skyscraper-competition?utm_source=Archinect+Daily&utm_campaign=37dd7d8e86-EMAIL_CAMPAIGN_2019_05_01_05_34&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8f7bd1b167-37dd7d8e86-463253

本条新闻由柏林艺术大学胡骄娜提供



大师新作

新洛杉矶艺术博物馆计划公布


近日卒姆托公布了LACMA(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洛杉矶艺术博物馆)方案的最新版效果图。这一版效果图相对旧版展示了更多的室内空间效果。早期建筑由William Pereira于1956年设计。建筑前方街道由 Hardy Holzman Pfeiffer 协会于1986年设计。作为洛杉矶西区的标志性博物馆,这座建筑无疑是其所在区域的中心。


虽然卒姆托的新设计使博物馆的功能更加集中,但新建筑和原有面积相比少了约10,000平方英尺,这也是一些评论家对其的诟病所在。


新旧设计对比


新闻来源:

https://archinect.com/news/article/150133883/updated-renderings-of-zumthor-s-plans-for-lacma?utm_source=Archinect+Daily&utm_campaign=0d49b16125-EMAIL_CAMPAIGN_2019_04_29_05_35&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8f7bd1b167-0d49b16125-463253

本条新闻由柏林艺术大学胡骄娜提供



鸟一样栖居

街道树荚能否缓解伦敦住房危机?


为了解决伦敦市区的高污染问题,威斯敏斯特大学的毕业生Matthew Chamberlain为伦敦街道设计了一种名为街道树荚(Street Tree Pods)的可持续发展树屋。这是一个由木材制成的泪珠形结构,并能够与现有的树木或者新种的树木融合。该树屋只会占用与单个停车位相同的空间,却足以为一名旅客提供短期住宿。



设计者称,街道树荚是以全新的视角再次观察了伦敦的城市化和社区生活后,用以解决当前住房危机和城市内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的方案。同时他想要通过该项目让人们认识到,树木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来源:

https://www.metropolismag.com/architecture/google-milan-technology-neurology-installation/

本条新闻由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李春浓提供



驰援乡建,人人有责

德国建筑师与学生共同设计乡村校舍


手工红砖和波纹钢,共同组成了位于玻利维亚安第斯村一所学校的宿舍。该宿舍由德国工作室Pasel Kuenzel Architects的联合创始人建筑师Ralf Pasel与来自柏林技术大学建筑学院的40名学生一起设计和建造,旨在帮助玻利维亚极端贫困家庭的青少年。



建筑包括一个学生宿舍,一个讲师的房间,一个厨房,一个用餐和学习的多功能室,以及几个独立的浴室。室内空间设有混凝土地板,外露木梁和高大的可以打开和关闭的玻璃门。除了庭院外,还有一个额外的露台。两个户外空间都提供了相遇和休息的空间。


新闻来源:

https://www.dezeen.com/2019/04/30/bella-vista-boarding-school-ralf-pasel-bolivia/

本新闻由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李春浓提供。



又见曲线

扎哈事务所文化艺术中心亮相长沙


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即将在中国落成。它包含一个剧院,当代艺术博物馆和一个较小的多功能场地,扎哈事务所分别将其放置在三个弯曲的花瓣形建筑中。


该综合体的中心是大剧院,它将成为“城市中最大的表演场地”,可举办多达1800人的表演。



新闻来源:

https://www.dezeen.com/2019/05/03/zaha-hadid-architects-changsha-meixihu-jnternational-culture-art-centre/

本新闻由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李春浓提供


时光遗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