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毅与薛辉就短视频制作展开对话。他们讨论了剪辑的重要性,如何避免在剪辑中犯常见错误,以及如何通过情绪曲线创造好的内容。此外,文章还涉及信息密度的处理,如何正确剪辑以呈现内容的核心信息。
薛辉强调剪辑是IP操盘过程中的关键。正确的剪辑能够提升视频质量,而错误的剪辑方式可能导致视频质量下降,甚至影响观众的观感。
薛辉提到,初级剪辑师常犯的错误包括乱加特效和广告镜头。特效的添加应适度,过多的特效会掩盖视频的真实内容。此外,广告镜头的使用也需谨慎,过多的广告元素会破坏视频的连贯性和观感。
薛辉指出,剪辑的核心是处理信息密度。正确的信息密度处理能够牵引观众的情绪,使内容更具吸引力。他强调不能对抗人类的通识反应,而是要通过合理的信息密度处理来引导观众的情绪。
薛辉提到,好的内容应遵循情绪曲线原则。他通过夜店、歌曲创作等例子来说明情绪曲线在内容创作中的应用。他还强调每3秒或每5秒让观众产生情绪波动的重要性。
刘思毅宝宝总已持续日更 1979天!
陪伴中国年轻创业者一起赚钱!一起成长!
继续和薛辉的对谈,非常牛逼,我会连续更新 5 篇文章来讲清楚普通人如何做短视频的定位、选题、文案、拍摄、剪辑和运营。
非常牛逼,非常干货。
都是薛辉做短视频的核心方法论,
欢迎所有要做短视频的老板和操盘手学习,转发,点赞。
以下是关于如何做短视频
剪辑
的访谈。
一、剪辑是一个关键口。
薛辉:
其实在 IP 操盘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剪辑。
剪辑特别容易犯的错,就是加特效,我看到了大量的老板被剪辑割韭菜。那些老板拍的视频还行,剪辑剪完了没法看,那剪辑会给老板视频加大量的特效,
就是噔、铛、动、杠,啪进了一个人笑,哈哈哈,叮叮叮。
我见了好多这样的剪辑,我都不知道这些剪辑是哪来的。
这些剪辑拿着剪映,就是一顿往你视频里疯狂加特效,导致视频都看不全,要说的话都被切割开了,让那些特效全占满了。
我就在想,加这些特效怎么想的?
原因很扯淡,他想显示他干活了,这个剪辑想显示自己干活了,如果只加个字幕,好像啥也没干,没啥价值。
其实看不见的剪辑才是好剪辑。
剪辑的核心是看不见的剪辑痕迹。
因为他去掉了我的废话,让观众看一个内容不累。你拍出来东西很多很累,怎么才能让他不累?
就是看不见剪辑,他就不累。
还有一些老板有问题,有些老板认为如果你没给我视频加特效,你这个剪辑没干活,所以,有的老板他会觉得你必须得给我加特效,要不然好像你什么都没干,你就加了个字幕,你好像什么都没干。
所以就是双向的,这个是最容易犯的一个初级错误,好多剪辑乱加特效,导致那个视频没法看。
还有一类离谱的错误是,剪辑爱干广告镜头。
刘思毅:
啥叫广告镜头啊?
薛辉:
拍摄的广告镜头就是视频在正前方开始拍。一个视频如果正前方开始拍,它就很容易像广告。表现力也容易不好。
如果今天一个视频的开篇,说今天来看一个火锅店,你怎么说都像广告,虽然可能不是广告,但是因为你正对着镜头说。
又是第一句话,今天来看一个最难吃的火锅店,广告感很重,如果你侧着呢?
今天我们俩去看一个最难吃的火锅店,是不是就不像广告了?
刘思毅:
为啥会有区别?
因为你正对着镜头说话,你往前走路,它就容易像广告,因为朋友的关系,不会是正对着的关系,朋友是在你侧面拍。
剪辑也会这样剪辑,会加很多的环绕镜头和航拍镜头,在你的空镜头里边,这个就很讨厌,他就会让这个视频本身说的挺好的,一下有了广告的感觉。
二、剪辑核心是处理什么?
薛辉:
剪辑的核心处理的东西叫信息密度。
很多初级的剪辑,他会把气口全减了,但不是把气口全减了,该留的气口得留,但什么叫该留的气口?
这个就是信息密度处理的问题了。
很多同学把气口全给我剪了,因为知道全剪了没错,你不能跟他说这块留,该留的留,他就是没法处理了。
举个例子:2025 年,最赚钱的是哪些赛道?你聊这么大的话题吗?我觉得有三个赛道。第一个赛道,第二个赛道,第三个赛道。
请问刚才这条视频在剪的时候,你会不会把“聊这么大的话题”这句话剪掉?
不应该剪,但在剪辑看来, 2025 年什么赚钱?第一个赛道、第二个赛道、第三个赛道,他就会这么剪,他会把聊这么多大的话题,这句话他会剪掉,
因为他觉得这句话好像信息密度没有,但这句话信息密度有,只是他理解不了这句话的信息密度的作用。
是什么作用?牵引情绪。
牵引情绪不像骗子。
2025 年最赚钱的赛道,第一个赛道,第二个赛道,第三道,这就很像骗子,
你说这么大的话题吗啊?
我觉得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你这个这么大的话题,这句话留着他才是真人的反应,他才不像骗子,他才能牵引住情绪,让人信,
这就是你处理信息密度的问题。
刘思毅:
我们不能对抗人类的通识反应对吗?薛老师?我不能自证说我不是骗子。
薛辉:
当然,好的内容就是情绪曲线,你如果直接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观众的情绪就是这个骗子,如果你接这么大的话题吗?观众的情绪就是,看来他也觉得很浮夸,果然跟我们的反应一样。
他在处理信息密度的问题。
三、什么叫情绪曲线?
薛辉:
好的内容就是情绪曲线,这个是世界标准。
很多人会问什么叫好的内容?世界有一个统一标准叫情绪曲线。
我举个例子,今天你去一个夜店蹦迪,一进去动次打次,你非常有感觉。
后来你发现这个夜店 DJ 今天不上班,这首歌放了 40 分钟,一直在动次打次, 40 分钟之后你受不了了。
你进去的时候情绪曲线很高,爽爽蹦,但是他一直这样,你的情绪就往下了。
刘思毅:
边际效应递减了。
薛辉:
情绪曲线是指我们好的内容需要让观众的情绪在一波一波压下来,再上去。
所以你听的任何的歌曲它都会有前面的铺垫,会有高潮,再下来,再 call back 回去,歌曲就是这样。
刘思毅:
你真是初中毕业吗?你咋知道这么多。
薛辉:
你看文字也是情绪曲线,你要先出现就是文字、图片和音乐,还有视频这些所有的画面,我们指的都是内容,这个内容你说今天你泡一妞,妞上来就让你泡,你就不爽,
你说打赏 PK,妞说你想惩罚我,直接说不用打PK,你这时候就被她调了一下你的情绪。
所有好内容就是情绪曲线,不只是短视频,全世界所有的内容都是情绪曲线。
每 3 秒钟能不能让他情绪波动一下?每 5 秒钟能不能让他情绪波动一下?
所以今天你要讲刘思毅的成功,你就要先讲叫他曾经被人欺负,欺负他的人,跟他做了同样的事情,俩人分家了之后,依然欺负他使坏,刘思毅成功,那个曾经欺负的人回来又找他,想继续跟他合作,观众才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