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思教育
微思​教育是由欧美名校面试官和海归、国内重点大学研究生组成的专业团队,帮助上千名申请人拿到了名校offer,包括哈佛、斯坦福、牛津、加州理工、多伦多等顶级牛校。公众号提供欧美留学相关的情报、经验、案例和周边,帮你认清自己的留学之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日报  ·  巨头宣布:永不合作! ·  昨天  
四川日报  ·  刘诗诗、吴奇隆,突传消息! ·  3 天前  
自贡网  ·  赞!东方锅炉创新成果入选四川“五小”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思教育

微讲座记录 | 放弃保研拿下宾夕法尼亚大学offer,天大学姐都做了哪些?

微思教育  · 公众号  ·  · 2024-07-19 22:15

正文



嘉宾背景
耿学姐 ,天津大学20级智能制造专业,申请三维:GPA3.9+、托福103、GRE328,在今年24F申请季中收获宾夕法尼亚大学-机器人、南加州大学-计算机、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计算机、范德堡大学-计算机、东北大学-计算机等录取。最终去向:宾夕法尼亚大学。




1
我的主修和辅修专业介绍



大家好,我是天津大学2020级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耿学姐。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我的专业,关于智能制造工程,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在座各位不知有没有天大机械大类大一大二的同学,我可以给你们介绍一下智能制造这个专业。

我们这一届智能制造工程是天大的第二届,也是正式招生的第一届。这个专业,大三大四的时候会比机械制造专业多一点编程相关的专业选修课,比如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等,少一点机械原理,制图相关的课。

我认为智能制造和机械制造这两个专业总体来说差别并不是很大,想要学编程,主要还是靠自学,上课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但是如果说想要申请CS专业,我认为智能制造专业的成绩单上多一些CS相关的课程,对于申请更加有利。

此外我还辅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方面,我觉得比较实用,另一方面是想进一步增加CS专业的相关性,有利于申请。天大的计算机辅修是从大二下学期开始的,每学期上三门课,大四上学期上两门课,最后一个学期做一个毕业设计,辅修老师在两个学校区之间轮流上课,另一个校区就会开腾讯会议。

开始网上申请的时候,我们只有前三个学年,也就是6个学期的成绩,就像保研的同学一样,到了大四,加权绩点可以说基本没有用处了。我在申请的时候,主修绩点是3.9,辅修绩点是3.5。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填写网申系统的时候,绝大多数学校的系统里除了主修,也可以填辅修的成绩,当然你也可以不说自己辅修的这个事情。如果说了自己辅修,就要在大四毕业之后,由正式机构向国外录取自己的学校发辅修成绩单和毕业证明等等。

我之前听说过一种说法,有些同学想跨专业申请计算机,然后就辅修计算期来丰富简历,申请的时候也写了自己辅修CS,但是申请结束之后就退出辅修了。这种情况允许不允许呢?我也不敢说特别的清楚,需要同学自己把握。当初大概有60名同学在我们这一集报了CS辅修,到最后有不到一半的同学拿到了辅修的学位。

另外,我认为如果决定要辅修,那么辅修的成绩还是尽量要高一些,否则填写在网申系统里可能起反面的效果。我大一大二的绩点还比较高,因为我听说绩点是申请硕士最看重的一个方面。我认为要重视考试,充分的准备,在考试之前多刷一些往年题,多向老师请教,不要破罐子破摔。

我身边有一个例子,一个同学在大一某一门课考了60来分,就觉得肯定没有希望保研了,然后后面的课就随便考考。到了现在,想申请出国就面临一个很尴尬的问题,绩点非常的低。其实我认为就算你偶尔发挥失常,有几门课考了60来分,还是很有希望通过论文竞赛加分,或者选一些给分比较高的课来加分,最终达到保研分数线的。


2
我的科研经历



我们专业本身有很多项目制的课程,比如一系列的设计与建造课,在这些课上,我们会动手做一些机器人之类的东西,这些经历也可以放在自己的个人陈述或者简历里面。此外,可以参加一些国外高校举办的暑研,比如我参加了NUS计算机学院组织的暑研,并且拿到了A的成绩。

暑研、实习等经历,我并不能十分确定每一项经历对我们申请成功的帮助到底有多大,因为我当初就是抱着一种“有总比没有强”的心态去参与的。我觉得参加这些活动不要抱着很功利的心态,我在暑研过程中认识了很好的朋友,感觉也是一种收获。

我在大三的时候联系导师做大创,目前在办理专利的申请,但是我在申请美国硕士的时候,还没有进展到大创申请专利的这一地步。如果你在申请的时候有论文在投,专利在授权,那么即使还没有出结果,放在简历里面也是加分项。

此外,我还有一些在本地公司的实习经历,但我个人认为它的含金量不是很高,所以就没有在个人陈述和简历里面提及。但是有的网申系统,它对你申请人的信息问得特别详细,会问到你参加过哪些课外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我写了自己的实习经历,还是那句话,有总比没有强。

本科生做科研最好的一个平台和机会就是学校每年组织的大创的报名,还有各种各样的竞赛,这种机会要去自己把握,自己多加注意。

个人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我觉得我有一个做得不足的地方,就是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光顾着卷加权了,这些竞赛、大创,都不是特别的关注,也没有拿到很好的名次。

早一点开始做大创,对后期比赛也有帮助。早开始做大创,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比较厉害的同学,而且早期做的大创也可以用于后期的比赛,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大创的老师可以作为你将来的毕业设计导师,就相当于你比别人抢先一步来做你的毕设。


3
个人陈述和推荐信



关于推荐信
我找了一位授课的老师和两位毕设的老师,就是我的主修毕设和辅修毕设的老师。当时学校还没有正式开始毕设选题,但是我提前联系导师,并跟着他们已经进行了一些工作,所以我可以让他们给我写推荐信。我觉得这个方式是最省心省事的,相当于把毕设的工作提前做一做,简历上面也有的写。

关于个人陈述

我觉得应该注意的一个点是,你申请的每一个项目对个人陈述的要求都不太一样。有的学校会让你写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的学校会让你写活动经历,还有的学校对格式有要求,这些小细节要注意一下。

个人陈述和简历,我当时先写了一遍初稿,然后不断优化,最后才形成了一份可以提交到系统里的终稿。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地打磨,并不是一次性成型的。


4
为什么放弃保研选择出国



其实我身边大部分留学的同学都具有保研的资格,有的同学选择保留保研资格,同时进行留学的申请,等留学申请结果出来之后,再进行一个比较权衡。

但就硕士申请而言,我认为这样做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在申请的过程中,机构会给你列出一系列的学校,其中有保底校,保底校选择的是你想去的学校,也是你接受的学校,不是随随便便申请的。能保研的同学,本身绩点并不低,应该能被保底校保住。

我留学的想法主要受环境影响,周围出国的朋友比较多。我当时并不确定要不要读博,所以本科之后出国读硕士,可能对于我来说是最后一个出国看看的机会了,我想抓住这个机会。除此之外,留学的选择面更广,因此心理压力相对较小。如果是考研,只能报一所学校,如果考不上,就得二战。保研能参加的夏令营数量也有限,而且在名校的夏令营中还要面临激烈的竞争。而留学,能申请十几个项目,成功率相对较高一些。我的身边也有不少成绩卡在保研边缘的同学,申请到了世界排名很靠前的名校。这对于将来申请博士或者就业来说都很有好处。

除此之外,我认为如果有条件,个人有强烈的意愿,申请美国的博士性价比非常高。我当初没有申请博士,是觉得自己没有论文的发表,所以申请的话可能也申请不到特别好的学校,所以我打算以后如果有机会读博,现在就发一些论文来增加自己的经历。


5
计算机、机器人项目选校



我的申请重点在 计算机专业 ,一共申请了15个项目,绝大多数都是计算机,最终收获了宾大机器人、南加州CS、圣路易斯华盛顿CS等offer.

我的本专业不是计算机,而且没有论文的发表,所以很难申上排名特别高的学校。如果让我重来一次,我会在大一就开始参加大创,并且坚持下去,争取发论文。我大三参加的大创,它也是我的毕业设计的一部分,现在申请专利这个时间线,就有些晚了。

UIUC、佐治亚理工、加州洛杉矶都是非常好的计算机名校,但是我没有申请上。我申请到的最好的CS院校是南加州,另外还申请到了东北大学的CS和IS,作为保底的选项。如果你的本科专业不是CS,又想要上名校,可以申请CS相关的专业。比如机器人项目,密歇根安娜堡、宾大、佐治亚理工的机器人都非常推荐。

关于选校,我觉得首先要确定留学的目的。如果不是单纯为了满足落户政策,在选校过程中,应该重点看本专业的美国排名,不要看QS排名,比如佐治亚理工的QS排名不高,但它的实力非常强,学费比较低,而且研究生实习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如果申请佐治亚理工本校有难度,也可以考虑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CS专业,在完成两个学期的是学习之后就有机会去美国交换。我认为这个项目的性价比很高,可以作为你的一个选项。

此外,校园的安全性、学费、物价也需要统筹考虑。加州的大学普遍费用较高,学费,住宿费还有生活费,因此我没有考虑去南加州。我个人不太建议多国家混申,我的宾大同学有一些申请了新加坡、英国的学校,但这些学校有的offer给得早。可能美国的项目还没有结果,新加坡的学校已经要求交占位费了,这时候就要进行一个取舍。


6
TOEFL和GRE



我的托福和GRE都是第一次考试考出来的,当时托福想要冲110分以上,可实在没有精力去考了。现在回想一下,就算当初托福考到了110分以上,大概也很难申到比宾大更好的学校。

关于托福


虽然很多学校写着87分、79分以上就可以,但是看这种学校往年录取成功的案例,都得100分以上才比较稳,比如加州洛杉矶要求87分,德州奥斯汀要求79分,宾大的机器人和CS要求最低100分。我觉得想上一个好的学校,托福应该最低是100分。

再说说GRE


GRE分数,在很多项目中都不是必须的,宾大机器人就不要求GRE. 但这个考试在短时间内扩充了我的词汇量,我觉得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去考一考,对自己的英语学习也很有帮助。

根据23F录取数据显示,宾大机器人硕士项目的GRE均分verb是159分,数学是167分,写作四分,我就刚好卡在这个平均分之上。如果你的GRE325分以上,或者觉得考的比较高,即使学校不要求送分,你也可以送,作为一个加分项。

GRE到底要不要送分,要分项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西北大学的CS项目就明确说,GRE的分数既不需要也不考虑,这种情况就不需要送分。卡耐基梅隆大学的MISM说GRE分数可选,但是建议,这种情况最好送分。另外,宾大的机器人项目表示可选,我的周围有宾大同学没考GRE,也录取了机器人项目。

托福和GRE的备考,我感觉报班用处不是很大,不如自己多模拟练习,多考几次试试。我当初用的小站托福,可以免费练习。

托福和GRE改革了之后,对考生更友好了。

GRE,可以多刷一些机构总结的原题,有可能在考试中会遇到原题。GRE作文,明确地说就是从官网题库里面出的。所以考前如果做充分的准备,还是很有希望冲刺325分以上的。如果GRE的分数不到320分,可能就是一个会低于平均水平的分数,在送分的时候要考虑清楚,到底要不要送。

我刚看到GRE单词的时候,内心其实是非常崩溃的,因为10个词里面能有两个认识的就挺不错了。背单词的过程感觉非常痛苦,这个时候如果能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互相督促,大家约定一个时间一起去考试,我觉得比自己在那里埋头苦背要强很多。你们身边应该会有一些出国留学的同学,去日本、德国的同学也需要考GRE,也需要用这个分数去申请,建议大家就可以组成一个学习的小团队,相互促进,资料共享,这样有助于大家考出更高的分数。


7
我和微思



当初是一个朋友给我推荐的微思,我觉得微思的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我们专业有40个同学,其中有三个同学就在微思参加的留学服务,我于2022年6月加入微思,2023年11月开始网申。

你加入的越早,服务的期限就越长,中途遇到申请暑研,找实习之类的问题,也可以向微思老师寻求帮助。我的新加坡国立暑研就是老师推荐和申报的,还有北卡的线上暑研,我也接到了offer,但由于跟新加坡国立暑研冲突,所以就没有参加。

我觉得微思给我最大的帮助是进度的管理以及信息的搜集。我个人比较拖延,喜欢卡Deadline. 微思老师通过好几轮的交流,确定大约15个申请的项目,然后帮我列出了一个清单,清单非常分条捋析地写着每一个学校项目,托福GRE要求和送分的代码,申请需要提交的材料等等,关键是网申截止时间点。宾大很多项目的截止日期是申请当年的11月,而不是次年的二三月,这个截止日期非常非常早。如果自己不注意去搜集这种信息,或者搜集到了信息,但自身拖延或者疏忽,很容易错过Deadline. 我非常感谢微思整个申请过程中都非常耐心地在每一个时间节点前提醒我,让我留出充足的准备时间。

此外,微思老师还会帮助看邮箱里的通知,解决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伊利诺伊说没有收到我的托福成绩,但我实际上送了,然后老师就去帮我解决了。

他们还会就我的专业选择提出一些建议,比如,微思的老师看到我的本科专业是智能制造,所以就建议我申请一些ECE,机器人之类的项目,而不是纯申请计算机。因为计算机的竞争比较激烈。

微思的老师还给我提供过很多暑研相关的资源和信息,比如加拿大的免费科研项目Mitacs,但当时由于我还没有考出托福成绩,而且我的本专业不是CS,辅修CS的绩点也不是很高,所以没有录取上。可这个信息在我的学校,是没有听别人说过的,如果没有微思,可能直接就会错过这种机会。

如果自身的时间管理能力足够强,心理素质过硬,其实可以diy整个申请的流程,确实可以非常锻炼人的各项能力。比如我申请完之后,一上来就收到宾大CIS专业的拒信,西北大学CS的拒信。虽然我清楚这些项目对我个人属于冲刺类项目,收到拒信也很正常,但一连串收到拒信的感觉非常不好。此时我就比较焦虑,然后就跟微思的老师倾诉。从2023年11月我申请完了宾大机器人项目,到今年三月才发下来正式的offer,中间这个过程是非常煎熬的,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心理上的安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