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北京石墨烯论坛2024圆满闭幕,来自国内外的百余位专家和学者参与了此次盛会。论坛中,多位院士做了精彩的报告发言,分享了碳材料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本文简要摘录了各位院士的报告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论坛概况
北京石墨烯论坛2024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与关注,共有来自国内外百余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参与。论坛为期三天,于10月27日圆满闭幕。
关键观点2: 院士报告内容
多名院士在论坛上做了精彩的报告发言,包括未来材料发展、层状材料在量子技术中的应用、机器学习在分子传感技术中的应用、石墨烯的新期许(如水伏效应与类脑智能)以及石墨烯纤维多尺度可控杂化设计与制备等主题。
关键观点3: 石墨烯的应用潜力
石墨烯在工业领域,特别是在汽车工业的制造轻质和强度的复合材料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此外,石墨烯在热管理、可持续发展、量子技术、机器学习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观点4: 论坛影响
论坛为行业精英和媒体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展示了碳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此外,论坛还将陆续推出各分论坛的精彩内容,对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持续的影响。
正文
10月27日,为期3天的北京石墨烯论坛2024(BGF2024)在京圆满闭幕。本届论坛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与关注,来自国内外百余位专家、学者、企业家,1000余位行业精英和多家媒体,共同参与这一场高规格行业盛宴,10多位院士到场为论坛增添了巨大魅力。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Andrea Ferrari,欧洲科学院院士Gianaurelio Cuniberti,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万林院士,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
在大会上做了精彩的报告发言
,与大家分享交流碳材料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为此,小编特地简要摘录了院士们
在大会上做的主报告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题目:Materials in the future
报告介绍了未来材料发展,特别是石墨烯在汽车工业中用于制造轻质和强度的复合材料,以及其在热管理方面的应用。同时探讨了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系统在材料开发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描述动态系统和提取物理意义方面的进展,强调了石墨烯及其相关材料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潜力。
题目:Layered Quantum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报告介绍了层状材料(LMs)在量子技术中具有潜力,作为可扩展的单光子发射器来源,LM异质结构可以根据组成材料及其相对晶体取向构建出可调控的特性。层状材料中的量子发射器在可扩展性、微型化和集成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通过由不同层状材料组成的异质结构中间接激子的复合来生成量子发射,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方向。报告还讨论了如何利用层状材料组合生成单光子发射器以及对层间激子的限制问题。
题目:Machine learning for molecular sensing
报告重点介绍了神经形态纳米传感器的气体区分和识别能力。这些纳米传感器由功能化的纳米材料构成,集成在多通道气体传感器设备中,并在暴露于多种气体时记录其感应信号。为解析感应信号中的时间特性,团队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提取有意义的模式,并识别特定气体。这一集成系统显著提升了电子嗅觉系统在广泛气体范围内的机器学习识别性能。同时,报告还谈到神经形态纳米传感器与机器学习算法的结合创造了强大的协同效应,为先进的分子传感技术开辟了广泛应用前景。
报告阐述了石墨烯等碳材料领域的新发现和团队20年来的研究体会,以石墨烯在信息功能和拟神经态器件领域展现新的令人惊讶的单个三端器件数千非遗失态操控性为例,讨论石墨烯类脑器件新期许。从石墨烯等碳纳米结构的一系列水伏效应,探讨水伏学和水伏智能的前沿基础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