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的样本来自美国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共取了463例病人肿瘤和外周血分离得到正常血浆细胞,抽提DNA进行测序,对其进行突变、拷贝数变异和肿瘤克隆组分分析。
第一步:某些有害变异的共分离
t(4;14), del(13q), 和gain(1q)。t(11;14)和KRAS和IRF4 mut,del(12p)和t(4;14)以及del(17p),MYC translocation和hyperdiploidy表现出了共分离的现象。
第二步,
Del(12p)中发现CHD4在9个病人中有突变,9%的病人中有deletion,CHD4与ZFHX4相互作用影响p53的功能,ZFHX4在20个样本中发现了突变,携带有突变的病人显示了更差的预后结果,说明这几个基因变异可能对骨髓瘤发病有重要意义。
第三步,
将突变,拷贝数变化,结构异常,变异通路与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与PFS和OS负相关的因素有较高的ISS分期、creatinine高于150umol/L、amp(1q)、 del(17p)、 MYC translocations、t(4;14)、del(13q)、del(1p32)、del(12p),正相关的有hyperdiploidy。首次发现CCND1突变与OS负相关。
拷贝数结果显示,amp(1q)相较于gain(1q)的病人预后包括PFS和OS都更差。提示这一区段拷贝数异常可能与骨髓癌疾病进程以及较差的预后有关。
除了amp(1q)和gain(1q),Del(17p)和TP53突变与PFS和OS负相关(C,D)。ATM和ATR显示了类似的结果(E,F)。提示这些因子都可能参与到骨髓瘤发病与恶变进程中。
其他的一些显著突变的基因又是否对预后形成影响,作者也做了分析,发现IFR4和EGR1突变与预后正相关。
第四步,
当变量较多时,可以进行
多变量分析
,筛选出影响PFS和OS的因子,其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如图中所示。
第五步,
结合CNSA和突变以及ISS,ISS-MUT,发现可以有效的检测早期病程和死亡。
第六步,
表中提供了高频突变基因及其在肿瘤中的突变比例,相应的抑制剂等等。Tumor fraction也是近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本研究对此作了探讨,但是没有作为重点,若有兴趣,也可以再做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