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食品与生命科学
介绍食品与生命科学相关内容的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药闻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 ... ·  8 小时前  
聚焦食安  ·  2024年上海市茶叶及相关制品定量包装商品净 ... ·  11 小时前  
市监学习驿站  ·  2家“俄罗斯商品馆”栽了,原因是... ·  2 天前  
中国药闻  ·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新活力 ·  4 天前  
南京新闻  ·  超过2天,不建议再食用!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食品与生命科学

什么是心肺运动试验?对心脏康复有何意义?

食品与生命科学  · 公众号  · 食品安全  · 2018-05-20 16:45

正文

很多心血管病患者,在经过外科冠脉手术或PCI介入治疗后,症状减轻,但常常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术后恢复缓慢,不能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日后仍存在疾病复发等可能。因此,近几年来,心脏康复的重要性逐渐被大家所认知。


医师在对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治疗之前,首先要对患者的心肺功能及各项指标进行全面了解,而临床上常用的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等,都是检查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的心肺功能状态,其缺点是很难发现早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容易在早期贻误病情。而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心肺运动试验”,则填补了这一短板。


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CPET) 是指在逐渐递增的运动负荷下,通过收集受试者呼出的气体并加以分析,监测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摄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心率、血压、心电图等一系列数据指标,综合评价心肺等器官系统的整体功能和储备能力,心肺运动试验是心脏康复的重要核心环节,在临床应用中非常广泛。



心肺运动试验的原理









心肺运动试验是通过呼出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客观、定量、全面的评价心肺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强调运动时心肺功能的相互作用,强调外呼吸和内呼吸(细胞呼吸)耦联,对外呼吸与细胞呼吸不同水平的功能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客观、定量、全面的评价心肺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




心肺运动试验的特点



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是通过监测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摄氧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心率(HR)、分钟通气量(VE)等来评价心肺等脏器对运动的反应。和普通的心肺功能检查和一般的心脏负荷试验不同,心肺运动试验具有以下特点:


1、CPET在门诊即可进行,对人体无任何损伤,是一种完全无创的相当安全的检测手段。


2、同时评估心肺功能水平和定量分级,有助于气短和乏力的鉴别诊断,是一项综合和独特的诊断工具。


3、CPET的监测敏感度很高,因此准确度受测试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小。



心肺运动试验操作流程



1、介绍检查的目的、步骤、意义及有可能发生的危险,签属知情同意书。


2、查看受试者病史、症状、以往重要的心脏检查结果及其他临床资料,评估心肺运动试验的风险度。


3、采集12导联心电图,测量血压,进行肺容量、流速容量环、分钟最大通气量测定。


4、佩戴合适的面罩,骑行于踏车上,开始心肺运动试验包括静息、热身、运动、恢复、四个阶段,整个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电信息及气体代谢指标变化。



心肺运动试验的临床运用



CPET具有客观、定量、无创等特点,是目前反应心肺整体功能状态的重要手段,临床运用也非常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早期诊断: 怀疑高血压、心肌缺血、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


鉴别诊断:对于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包括心源性、肺源性、外周循环和神经肌肉方面疾病的患者。


心肺功能障碍的定量分级:合并心肺疾病的患者,包括术前危险性评估、心功能分级和心衰死亡及预后存活的预测。


指导运动康复治疗:运动风险评估、制定运动处方、评价康复运动效果。




心肺运动试验的终止标准



1、随功率递增,血压下降低于运动前标准。


2、中至重度心绞痛发作。


3、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共济失调、眩晕、感觉异常、意识障碍。


4、灌注不良的征象:末梢循环凉,皮肤湿冷,面色苍白。


5、出现影响检测ECG及血压的技术故障。


6、严重心律失常,持续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快速房颤等。


7、呼吸困难,明显气促。


8、ST段抬高或压低超过正常范围。


9、收缩压>220mmHg,舒张压>115 mmHg。


10、下肢痉挛或间歇跛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