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剧帮
网剧帮成立于网络剧元年2014年8月,是国内第一家服务于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的专业互联网影视平台。网剧帮,帮助互联网影视人成长;致力于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商业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娱乐资本论  ·  不走2024弯路,今年春节档胜在“合家欢”+ ... ·  16 小时前  
娱乐资本论  ·  不走2024弯路,今年春节档胜在“合家欢”+ ... ·  16 小时前  
无锡博报生活  ·  22亿!哪吒爆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剧帮

电视剧撤档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网剧帮  · 公众号  · 电影  · 2019-07-08 21:54

正文

文|蓝风铃


这个暑假对于影视行业来说,真是十分动荡,撤档、临时定档搞得粉丝们都有些措手不及,从《封神演义》临时撤播,到确定提档播出的《网球少年》在播出当晚换成从未官宣过的《大宋少年志》,再到《九州缥缈录》再因“介质”原因在播出前20分钟紧急撤档,之后,《陈情令》《长安十二时辰》也戏剧般裸播,网友们不得不感慨,影视剧撤档、空降仿佛是一场闹剧。



调档原本是件挺普遍的事情,但是零宣传上线可是影视行业难得一见的场景,一次是巧合,接二连三出现就不可能是巧合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没有明文规定,可古装剧遭到限制早已在去年就是公开的秘密了。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今年力度能如此之大,搞得剧方与播出平台时常像坐云霄飞车一样。至于为何一些古装剧能播,一些又播不了,其实从近期上映的剧中我们可以窥探一二。


《封神演义》大结局撤播这种操作,应该在电视剧播出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件发生后,有人分析这与2018年4月在浙江宁波召开的《全国电视剧创作规划会议》有关。会议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发表演讲,明确提到:“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随意戏说曲解历史、贬损亵渎经典传统、篡改已形成共识和定论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归根结底,《封神演义》还是因为内容问题才会遭临时撤播。


在原著《封神榜》中,狐妖是女性,哮天犬是男性,苏妲己虽然不是真狐狸精,但单凭把纣王迷得神魂颠倒这一点就被世人视为中国古代“红颜祸水”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以往影视剧版本中,妲己也基本延续了妲己千年狐精附体、助纣为虐祸乱人间的设定,但是在新版《封神演义》中,这些全被篡改了,狐妖变成了男的,哮天犬居然是个女的,还爱上了自己的主人杨戬,最狗血的是,杨戬和苏妲己居然是青梅竹马、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两人还谈了一场刻苦铭心的恋爱,九尾狐妖子虚也与苏妲己有着一条感情线,而苏妲己接近纣王居然是为了复仇……这混乱的关系,六亲不认的改编,让《封神演义》直接沦为一部狗血的古装爱情剧,让“人民网”官方直接点名批评“毁经典”。



同为IP改编的古装剧,命运却各不相同,在这个关口下,很多人不解为何《九州缥缈录》惨遭撤档了,而《陈情令》《长安十二时辰》却能顺利播出呢?


其实很多时候,电视剧的播出也逃不开“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定理。在《九州缥缈录》播映的前一个星期,2019年“第七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高建民就如何更好地推动网络视听节目创新创优、繁荣发展提出了四个核心要素:第一,把牢政治方向,突出主题主线;第二,强化价值引领,打造扛鼎之作;第三,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创造;第四,培育良好环境,营造清朗空间。


从题材来看,《九州缥缈录》是以架空的“九州”为背景,也就是说它的背景是虚构的,可中国历史上确实是有“九州”的,“九州”是古代“汉地”的代名词,关键剧中还涉及到了战争、权谋等传言中比较敏感的元素。而《陈情令》,其原著《魔道祖师》原本是耽美题材,但改编后删减了敏感的情感线,剧中主人公们历经种种危难,依然不忘初心,不拘泥于小情小爱,以救世济民,匡扶正义为主,正响应了网络视听大会中所提到的“强化价值引领”的号召。



从传达的理念来看,《九州缥缈录》更多以背负家仇国恨而展开,少年们在复国的路上一步步成长为一代领袖,家仇国恨显然不太适合当下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精神,特别是建国70周年这个关口,和谐社会才是国家推崇的。《陈情令》则将故事放在为民分忧解难上,剧中人物的爱情、友情、亲情也都有寓教于乐的作用,剧中服装也融入了很多国风元素,并且传递了很多传统礼仪,以及强化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九州缥缈录》会遭到撤档,而《陈情令》却能在当下关口顺利播出了。


而《长安十二时辰》能播出,除了将故事内容进行精简化外,该剧还将一切故事背景与人物属性都虚化了。从故事内容可以看出,该故事背景是发生在唐玄宗时期,剧中的人物也能找出历史原型。易烊千玺饰演的少年政治家“李泌”,在改版后改名为“李必”,“贺知章”也改名为“何执正”,大奸臣“李林甫”改名为“林九郎”,剧中也尽量弱化皇帝的存在,将皇帝称之为“圣人”。为何做这样的改动,是因为《长安十二时辰》整个故事也是虚构而来,而其中的历史人物又都是真实存在的,为避免安上“对历史虚无主义、随意戏说曲解历史”彻底被凉凉,剧方将人物与故事背景都弱化,在播出时也走低调路线,而《长安十二时辰》的好口碑也再次证明,真正的好内容是不会被埋没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