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的中考已经结束啦~ 作为有一名负责人的教育工作者,颜老师还是要把升入高中即将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前和大家聊一下。如果觉得不错可以转给需要的同学。
准高一生面临的问题:
①高一前思考:不断定位;
②高一不适应:陡坡效应;
③生活学习双重压力:如何平衡?
这段时间由于所学知识急剧加多、加难;生理、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陌生的环境,学生很容易产生不适应,从而出现成绩下滑,心理波动等问题,所以这个阶段爸爸妈妈们对孩子的关注要更多,更注重心理层面,更得对症下药,切中孩子的痛点。
我们怎么理解初高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陡坡效应呢?
对于一般的成绩分布分析,我们都会用正态分布曲线,就是高分和低分都少,处于中间水平的比例最高。
但是在初升高衔接阶段,高中前几次考试,成绩却会出现类似社会结构的2—8规律分布,即:成绩不好的人占八成,成绩好的人只占两成,因为很多人都人生第一次的挂科啦。
产生“陡坡效应”的根本原因就是高中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急剧变化和学生心理、方法调整慢的矛盾造成的一个结果。外现出来就是“陡坡效应”。
由于知识难度和能力要求是一个个逐步提升的陡坡,不进则退,学生在爬坡过程中多数会处于山脚,在开端就造成知识的烂尾,就很难在后续的爬坡过程中继续足够的知识储备和信心;
同时由于高中高考对于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不再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记忆+套用模式,太多松散的知识掌握在考试成绩中没有太大的体现,所以造成多数学生成绩不理想。“陡坡效应”会使学生压力倍增,名次迅速落后,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对学习失去兴趣。
那如何才能克服“陡坡效应”呢?
高一上学期的东西一定要在这个暑假适当提前预习,在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家长要做好心理沟通和疏导,让孩子平滑过渡,做好心理储备。有了比较好的外部适应性,在高一下学期就可以比较专心地面对真正“难”的知识的学习了。
怎样做个好高一学生家长?
高一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是为孩子高中乃至以后学习、生活奠定基础的时候,不可小视。
作为家长,一定要与老师进行沟通,促进老师对孩子的了解。
有些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迅速引起老师的关注,但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或沉稳,往往不为老师所发现。
这也不能完全怪老师,因为大多数老师要带两个甚至十几个班级,他不可能记住那么多学生。除了班主任,很多老师,特别是政史地老师很难得认识几个学生。
这容易使某些自尊心强和敏感的学生失望。考到重点高中的学生大多是初中时老师的宠儿,然而到高中后,竞争对手变多、变强了,老师可能一时没有青睐到他们头上来,他们就觉得自己不行了,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自暴自弃。
等到期中考试老师和自己发觉的时候,成绩已经掉了下来,浪费了不少时间,要想赶起来,困难很大。
所以家长要跟老师交流,可以谈谈孩子的成长历程、性格特征、初中时的学习和生活等情况,让老师迅速掌握孩子的情况,从而做到教育的时候有的放矢。
有些家长在外工作,可以跟老师打电话。跟老师交流的时候,家长们不要有顾虑,怕老师太忙不愿意和家长沟通,也不要怕老师不好打交道,更不要想到没给老师什么怕不好吧。老师作为一个教育者,往往是视教育孩子为己任,他们都很乐意家长配合教育孩子。
其次,一个好的家长一定要协助班主任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时代在发展,教育变得更加复杂和艰难,有些工作的开展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才有效。
家长协助做的工作主要有:不能纵容孩子使用手机、上网、玩游戏。这些东西的危害很大,孩子偷偷使用,老师难以发现,家长要堵好源头。
家长要督促孩子不要乱花钱,要吃饭,不要总是吃零食、喝饮料。有的学生认为食堂饭菜不好,不爱吃正餐,对自己的身体造成危害。
家长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不能晚上熬夜早晨不起来,要教育孩子认真写字、踏实完成作业……
第三,家长还要全面而准确地估计自己的孩子,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
人才的标准随着时代而变化,分数不能决定一切,高分未必高能,只有素质综合、全面发展,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和挑战。
爱因斯坦初中未能毕业、爱迪生小学被称为笨蛋,他们却成为对人类贡献卓着的科学家、发明家;比尔·盖茨哈佛大学未毕业却能成为世界首富,因此我们应树立新的人才观,不能认为分数就是一切。
考试分数高,要引导孩子不要自满,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考试分数不理想,应该心平气和地与老师、孩子一起研究存在的问题。
既要与同学比,更要与自己比,比较前后几次考试,看是否退步,原因是什么。比较各科之间的成绩,看哪科是弱项,多花些时间补上。
最后,不管怎样,家长一定要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
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免不了成绩有好有坏,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信心,而不是一味的给他泼冷水,这样反而会使他对学习产生反感的情绪。
我们应特别要尊重孩子,孩子们这样写道:“如果我考试成绩不理想,爸妈肯定会阴沉着脸,这对我的自尊心杀伤力是100%。”
“我最不能容忍的是父母对我藐视的态度,那时侯我就想对他们说,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我的自尊心?你们以为我不想考好吗”“我惧怕考试,怕回家看到爸爸失望冷酷的脸。”
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不要一味地去斥责孩子,帮助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那样孩子才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才愿意和你交流。面对行为习惯差的孩子,家长不应该一味的责备,更不应该放弃。
要多鼓励,给他们以自信,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耐心地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不足,共同制订计划帮助他们改正缺点。
希望每一个家长切记:对孩子要有信心,不是孩子笨,而是方法不对头。最好的老师和最深的爱是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