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影铺子
铺子每天为您奉上各种电影大餐,电影小吃,生活甜点,荤素搭配,常吃不累!欢迎关注,欢迎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电影铺子

收视打败《新闻联播》的国产剧,不看太可惜

电影铺子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1-12 22: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提到 神探 ,你会想到谁?


估计很多人脑中第一个浮现的还是大名鼎鼎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吧!



还是另一位享誉西方的大侦探波罗, 亦或是物理学学究、有“神探伽利略”之称的汤川学…



而在中国,其实也有这样的人物,并且时间更早。


譬如武唐时期大名鼎鼎的一代明臣 狄仁杰 、《新唐书》中收录的一卷《纪闻》中所描绘的传奇神断 苏无名


还有被民间称为“包青天”的宋时开封府尹 包拯




而今天铺子要说也是一位中国神探,不过知道的人可能没有那么多,


他就是南宋时期的 (包拯为北宋) —— 宋慈




一般来说,侦探能称为神级的都是有独特的技能,


包拯和柯南是灵感派的代表,福尔摩斯崇信“记忆宫殿”的手法,汤川学则是物理学满分…


宋慈也有自己的一套,并且还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那就是 和尸体对话 ,也就是所谓的 法医


他开创了这门学科,被誉为“ 法医学之父 ”,还著成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 《洗冤录》




如此传奇人物自然也不应该只是留在书中、留待传说。


20世纪末,TVB就曾以他为原型,制作了一部与《洗冤录》同名的电视剧。




港剧更侧重娱乐性,也就是所谓的“戏说历史”,《洗冤录》也不例外,全篇是一种喜剧式的风格,能让人笑一场。


不过却缺少了历史戏特有的庄严肃穆感,所以最后虽然收视不错,但口碑一般。


而更有影响力的是2005年的,在央视播出的另一部“宋慈传”——


大宋提刑官




根据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数据,此剧播出时,收视率平均7.85,一度超越了《新闻联播》,位居2005上半年收视第一。


除了收视好之外,此剧的评价也非常之高,豆瓣 8.6分 ,好评无数。


非常有古典韵味!!!


台词真讲究。


……


可以说是少有的精品剧,但在开播之前,本剧其实并不被看好。


这个问题主要来自演员身上,作为一部“宋慈”为中心作品,演员的表现直接关乎着整个剧的成败。


《洗冤录》选用的是欧阳震华,给整剧贴上了“喜剧”的标签。


《提刑官》中饰演宋慈的是 何冰 老师,而之前他的主要作品也都是偏喜剧的,总是个操着一口京片儿的痞子混子形象。


《我爱我家》胡三儿: “咱两谁跟谁啊!”


《甲方乙方》梁子: “那,孩儿他娘呢?你哪儿那么多废话。”




还有《茶馆》。。。


满是插科打诨,让人担心他的宋慈会不会冷不丁冒出一句京腔,又来一个喜剧版的。


但播出后,所有这么想的人全都闭嘴了, 一个有理想抱负、绝不独善其身、如寒梅般志气高洁的读书人形象跃然眼前。



尤其是其中展现出来的台词功底,可以说是国产影视中的巅峰。


之后,他还挑战过《传奇大掌柜》中的奸角,比主角还让人印象深刻。


能正能邪、喜剧正剧都行,他真是一位被低估的好演员。


在《提刑官》中,与他搭档的是 罗海琼 饰演的英姑。



英姑是宋慈的学徒跟班,两人形影不离,堪称是十年来国产影视作品中的最经典CP组合之一。


宋慈为人正直、有非同一般的刑事断案能力,但在人情世故、情感表达上是个白痴;


英姑则弥补了这个空白,她善良细腻,默默地照顾着这个事业上的巨人、生活上的小孩,


但又不是大家想的那种情人关系,英姑待嫁之身而宋慈已婚,


英姑对宋慈的智慧、学识、品德和操守非常钦佩,一颗少女心全在他身上了, 但剧集从未点破,两人只是维持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非常抓人,一方面充满了戏剧张力,满足了观众的窥私欲,像是华生之于福尔摩斯,翠平之于余则成 (《潜伏》)


另一方面,发于情止于礼,恪守礼教的点到即止又让剧集充满了 古典的韵味


这也是整部剧最成功的地方, 塑造了真实可信的传统社会风貌 ,其中人物关系只是一小部分,其他还有很多。


譬如:服饰造型非常精致考究,平民粗布麻衣、当官的才穿丝绸制品,而且都是比较正统的汉服。




阶级分明的服饰之下,每个人物所说的台词也都很符合身份、地位,这是年代剧的魂。


例如宋慈未做官之前自称“一介白衣”,平民百姓受教育程度较低者语言比较粗俗等等。


而且还多用成语、俚语、黑话,半文半白的形式,很符合封建时代的语言结构。


其中主题曲 《满江红》 堪称复古典范,歌词全照宋词写就。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空怅惘,人寰无限,丛生哀怨。泣血蝇虫笑苍天,孤帆叠影锁白练。残月升,骤起烈烈风,尽吹散。

——《满江红》歌词节选


当然一个破案剧,专业性是特别考量功底的,而此方面《提刑官》绝对堪称翘楚。


作为一名中国式神探,宋慈并没有包拯那种不时灵感闪现的天赋、也没有狄仁杰那样有庞大资源可以调动。


包黑炭有锦毛鼠展昭,狄阁老有元芳,他身边甚至连个像样的护卫都没有,他只能依靠自己的本事——仵作。


剧中,宋慈之父宋巩是当世神断,擅长刑狱,儿子子承父业。




宋慈技艺高超,无论谋杀、溺亡、烧死、窒息死亡等等都能找出死因,还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能推断何时死亡、何地身亡。


而剧集在表现这方面上,也并没有单单强调了这种能力而已,它严格遵照了《洗冤录》中的一些记载。


油过鼻,去尸臭


姜片,遮盖尸体腐臭气味

高温消毒,跨过去是仪式


……


相当专业,绝不是像很多国产剧一样只是做做样子。


除了行业还原度高以外,《提刑官》中的案子也跟一般破案剧虚构案件始末不同,其大部分都有出处,有证可靠。


“李府连环案”出自《京本通俗小说》中记载的错斩崔宁;


“遗扇嫁祸案”、“太平县冤案”出自《聊斋志异》…




基本都是来自民间传说、志怪杂谈,也大多是市井之案,并没有像包青天、狄仁杰的案子一样往往是国家社稷、天下苍生。


宋慈只负责人命和真相, 他坚信“ 人命大于天 ”。




他怕愧对逝去的老父亲和含着冤屈而死的逝者。


从这一点看,《提刑官》中的宋慈终于不再是家国天下的维护者,他更像是一个生活在我们周围忠于自己、忠于别人的平凡人。


这也是第一次,公平和真相终于不再来源于高高在上的“青天大老爷”, 而是来源于一个偏执的“普通人”,它们也不再是当权者的施舍而是社会良知的馈赠。


但仅靠个人的自觉和道德的约束就有用吗?




宋慈耗尽心力为每一个案子,斗恶人、惩匪徒,不厌其烦,一路高歌猛进,


但他的气质却愈发颓唐、再也不复当初的意气风发。


与宋慈结怨的官员无情嘲讽他:


不要以为就凭你一个宋慈,就能澄清玉宇,平尽天下冤狱了,别说你一个宋慈,就是十个八个,也休想把这浑浊的世道变得天朗水清。




他并没放在心上,当涉及到权贵的案件时,他才知道这句话绝不止是嘴炮说说而已, 尤其是面临其一生之敌刁光斗时。


但宋慈是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他不相信这苍黄世道容不下一颗追求公平正义的心。


他卧薪尝胆,想尽各种办法想要扳倒刁光斗一派。




对了,在剧中饰演刁光斗是郭达老师,他饰演的这个反派能影史留名了。


除了郭达以外,许多著名演员都有参演, 午马、郭冬临、苗圃、杜志国、何政军、雷恪生、凌峰、范伟、魏宗万……




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这里就不多说了,回归正题。


宋慈希望依托皇权能够达成夙愿,却不想这位最高掌权者只是轻描淡写的将其的一番心血置于无物。




只是象征性的奖赏了他,其他之事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皇帝深知大欢喜结局人人爱。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美好的结局,击溃了宋慈这个内心无比强大的人。


他在老父坟前说出了一番“没出息”的话:


父亲,慈儿已辞去官职,回归故里,从此再也不回去做官了。

时至今日慈儿才明白,若要世道清明,除恶扬善,单凭我等仗义执法,查凶审案,是无济于事的。




他已经相信那些他曾经鄙视者的话:


你知道什么叫王法?好,就让刁某来告诉你吧。王法,王法,就是皇家的法。


宋慈渴望整顿吏治、还天下清平、寻一个朗朗乾坤,到最后才发现一切的源头是制度本身, 可这个大宋提刑官本就是制度的产物,理想从出发时上就注定失败。


个人的天赋再强、操守再坚定也不及世风世俗, 技术、道德之长终究不能补救制度之短。


而整部《大宋提刑官》也是在这种氛围中行进的,无声中见惊雷、于细微之处 一股悲剧的气质已经深入骨髓。


这也让其不单单是部破案剧,还有更多:


传神动人的人物传记剧, 跌宕起伏的侦探悬疑剧, 深刻严肃的宋代历剧, 发人深省的政治社会剧。


可惜,这样的剧今天很难再看见了……



(要看的百度+b站大宋提刑官走起,配合弹幕看还能收获意外惊喜)


电影铺子

微信 | movpuzi

电影大餐、生活甜点,荤素搭配,常吃不累


长按二维码 识别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