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光大证券研究
发布光大证券研究所研究成果,沟通证券研究信息,交流证券研究经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光大证券研究

【基础化工】中方对美实施关税反制,战略看好粮食安全主线——基础化工行业动态跟踪(赵乃迪/胡星月)

光大证券研究  · 公众号  ·  · 2025-04-11 07: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摘要


中方对美实施关税反制,战略看好粮食安全主线

地时间 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25年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鸡肉、小麦、玉米、棉花等 29类商品加征15%关税,另对高梁、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等711类农产品加征10%关税。按照新政策,这些产品的关税将累计加征至49%或44%。 我国是世界粮食进口大国, 美国是我 国大豆、小麦和玉米等农产品进口重要来源地 。根 据海关 总署 统计 数据 24 年我国自美国进口粮食总量 3179万吨。其中大豆2213.4万吨、高粱568.3万吨、玉米207. 3 万吨 小麦 及混合麦 190.2万吨,我国自美国进口粮食总量占 我国进口粮食总量的 20.2%,同比下降1.3 pct 关税反制背景下,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总量预计会有所下降, 大豆、玉米等 农产品的 进口成本 抬升,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近期我国颁布各项政策、法律,持续 强调粮食安全 种业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国粮食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统领性法律《粮食安全保障法》已于 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25 1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25年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 - 2035年)》,强调加快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实施生物育种重大专项。 近日, 农业农村部召开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实施座谈会,推动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早落地早见效


建议关注围绕粮食安全的农药及化肥的投资机会

随着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叠加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围绕粮食安全的投资机会正逐步展开。 化肥方面,受春季备肥的影响、美国对加拿大钾肥加征关税、叠加巴西等南半球国家需求的拉动, 25年1月初开始氯化钾价格快速回升,目前较高点已有所回落。截至4月8日,国内氯化钾价格相较于年初上涨约19.0%。 当前正处于我国春耕用肥旺季,叠加后续磷肥的出口窗口期将至,近期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价格均有所回 升。截至 4月4日,国内磷酸一铵市场均价较年初上涨了8.7%,国内磷酸二铵在经历了25年1-2月的下跌后重回年初价格。尿素方面,截至4月8日,国内尿素市场均价为1900元/吨,相较于年初上涨约12.2%,下游刚需支撑。农药方面,当前农药原药价格已至底部,截至25年4月4日,国内农药原药价格指数为73.00点,相较于24年年初下跌约8.7%,渠道库存拐点有望到来。


风险分析: 原材料快速下跌和维持高位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发布日期: 2025-04-09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