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中文国际新闻组编译
在武田药品工业以620亿美元收购英国夏尔的超大型交易带领之下,日本企业并购案金额料将超越保持了19年的旧纪录,在中国企业并购活动降温之际,抢走中国的风头,成为今年亚洲地区的热点。
投行及法律界人士指出,在国内成长趋缓及现金泛滥的推动下,日本企业纷纷前往海外物色并购目标,触角遍布金融、消费品、工业、可再生能源、科技、制药等领域。
他们表示,随着日本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到来之前扩大开放外资进入,日本企业参与的并购案交易将加速增温,特别是在外来交易部份。
汤森路透数据显示,2018年前九个月有日本企业参与的并购交易金额达到创纪录的2,897亿美元,是上年同期的两倍以上,突破了1999年所创的纪录高位。
“日本企业如今越来越习惯进行并购,一些企业管理层对做大型交易更有信心,而不是小型交易,”法律事务所Clifford Chance驻东京的合伙人Tatsuhiko Kamiyama表示。
活跃的并购活动让西方银行业者的投资银行部门受益。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摩根士丹利与三菱UFJ的日本合资公司在日本并购市场独占鳌头。摩根士丹利在除日本外的亚洲并购市场也是一马当先,其后是瑞银集团(UBS)和高盛。
日本企业在1999年宣布总规模2,422亿美元的并购交易,此前该国放松了反垄断法规,引入股票互换系统,并推出针对并购活动的税惠措施。
20年后的今天,日本再次计划进行结构性改革以促进增长,此前当局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并进行庞大财政支出,造就低廉的融资成本并赋予企业股东更大责任。
过去一季,三菱化学旗下公司同意出资50亿欧元收购普莱克斯(Praxair)欧洲资产,瑞萨电子敲定以67亿美元收购美国同业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IDT)。
截至9月26日,日本的对外并购交易规模达到1,460亿美元,为2014年以来首次超过中国。受监管环境收紧、融资受限、以及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人民币贬值所影响,中国的并购交易形势艰困。
“日本企业得出的结论是,国内的成长将很难获得,因此一套国际战略将是重要的长期必备要素,”摩根大通亚太并购部门共同负责人Rohit Chatterji称。
**奥运会效应**
今年前三季,中国企业已宣布的海外并购交易金额为920亿美元,同比下滑8%。在亚太地区中,中国企业仍然吸引最多买家,以中国企业为并购目标的交易案金额下滑1.3%,至3,520亿美元。
在一些超大型并购案的推动下,涉及印度及澳洲企业的并购案金额也大幅成长。这些并购案包括沃尔玛以160亿美元收购印度电商企业Flipkart,以及香港长江基建牵头的财团以95亿美元收购澳洲天然气管线公司APA Group。
整体而言,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涉及亚太地区企业的并购交易案金额达到1.1万亿美元,仍创下纪录高位。
“以交易件数来看,(日本以外)亚洲地区今年并非很突出,但以行业和地域来看,并购活动分布得相当平均,”摩根士丹利MS.N亚太并购部门负责人James Tam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