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部确定了
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
创建试点单位。
这些县(市)是按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方案》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的要求,在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遴选推荐和农业部委托第三方机构公开征询意见的基础上确定的,试点期间将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工作,认定期满后,农业部还将组织考核验收,通过的命名为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
。
湖南省有
隆回县、祁东县、道县、资兴市、桃源县、新化县、安化县
、
鼎城区
、
赫山区
等9个县(区)市被确定为创建试点。
上榜有什么好处?
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
试点单位
对县域内主要农产品的监测合格率极高
也就是说,
今后这些地方生产的农产品
今后可以放心吃、放心买
也更受市场欢迎
竖立起来的品牌形象
未来有望成为一张销往全国
甚至世界的通行证!
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直都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这一次咱们湖南上榜了9个县(区)市~
真的是可喜可贺!
这几个县(区)市凭什么能成为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试点单位呢?
现在就带大家来瞧瞧
咱们这9个县(区)市的实力所在吧!
隆回县
位于湖南省西南部,耕地面积110.3万亩,是全国粮食生产、生猪调出大县、“菜篮子”产品主产县、
全国“金银花之乡”,已获“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38个,无公害认定面积67.8万亩。
2016年农牧渔业总产值55.2亿元。该县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推行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制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一体两翼”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构建县、乡(镇)、村、组四级监管网络,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在
98%
以上。
祁东县
位于湘南地区,土地总面积1872平方公里,总人口106万,现有耕地82.18万亩,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生猪调出大县等称号,
祁东黄花菜、祁东酥脆枣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该县构建县乡村组四级农产品监管网络,构架标准转化、综合执法、认定认证、质量检测四大运行体系,构筑质量安全标准、疫情疫病防控、农业投入品控制、全程质量追溯四大保障防线。
推行分区、包片、联点责任制
,创办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7个11.5万亩,改造升级规模化养殖场62个
,强化投入品监管、严格监管执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在98%以上。
道县
地处湘南,毗邻两广,耕地面积66.3万亩,农业人口63.19万,
是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脐橙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该县健全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规范乡镇监管站建设,坚持一手抓标准化生产,
建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场)125个,整体推进面积80.4万亩,出栏生猪97.7万头,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49个;
一手抓农产品质量监管,严格规范生产经营、强化日常巡查,狠抓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监督执法,严格生产过程管控和产地准出、建立农产品“二维码”溯源平台,
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在98%以上。
资兴市
位于湘东南,农业人口23.63万,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3.44万亩,有水果、蔬菜、茶叶、水产、畜牧和油茶六大农业支柱产业,建有茶叶和柑桔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打造了“东江湖蜜桔”、“东江鱼”等地标产品。
近年来,该市通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岗位责任制,推行网格化监管,狠抓投入品诚信规范经营、标准化生产、产地检测准出,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在98%以上。
桃源县
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国土面积444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4.2万亩,总人口97.5万人,辖27个乡镇。
粮食、生猪、油料、茶叶等主导农业产业进入全国百强,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生产先进县、“菜篮子”产品生产先进县、生猪调出大县、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县和蛋品基地县。
该县紧紧围绕监管无盲区、投入无违禁、产品无公害、市场无隐患、百姓无担忧“五无”目标,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推行标准化生产,
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78个,建成市级农业标准化基地2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在99%以上。
新化县
位于湘中地区,现有农业人员126万,耕地面积80.9万亩,
主产优质稻、玉米、茶叶、中药材、杨梅等农产品。
该县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政府领导责任,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部门配合、强化经费保障、加强宣传培训、夯实监管基础、加强督查考核;坚持“产出来”与“管出来”两手并重,县、乡、村、组四级联动,监管、执法、检测密切配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向好,连续多年省、
市监测合格率达100%。
安化县
位于湘中偏北,雪峰山北段,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武陵山片区
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和“中国黑茶之乡”,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