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是一本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科学传媒,她关注未知世界的新发现和新进展,追逐已知现象的再探索和再认识。她讲述社会热点、难点、疑点话题的地理科学背景,用精准、精彩、精练的图文语言为大众提供科学话题和谈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星球研究所  ·  就在今天!一起走过 5000 年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发现雅安:一份穿越时空的邀请 ·  3 天前  
星球研究所  ·  雅安,横跨两种四川! ·  3 天前  
匠心地理  ·  打卡真题 || 中巴经济走廊(1398) ·  6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走进醉人的秋日童话世界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国家地理

蝶变·新启 | 中国国家地理文创驿站落地上海世博文化公园亚洲最大植物温室

中国国家地理  · 公众号  · 地理  · 2024-09-29 17:00

正文


中国国家地理文创驿站 

策展式文创空间

我们是彼此生命中的蝴蝶

蝴蝶科普互动展

在亚洲最大植物温室-上海温室花园 启幕


200平米空间内展现超百种蝴蝶

12个内容版块,10余种互动形式

 80幅蝴蝶高清影像图替代标本应用

巨幅上海城市手绘中呈现20余种上海常见蝴蝶


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官方授权

30幅“镇馆之宝” 威廉·琼斯珍贵蝴蝶手稿展示


30余米超长高清LED 弧形3D数字屏

多处蝴蝶打卡 及科技和物理互动装置


蝴蝶科普专家+生态摄影师+自然手绘师

6位专家倾情共创

蝴蝶高清标本图+生境图

科学手绘+纪录片+微距视频

保障严谨性、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

多种艺术形式打造蝴蝶科普互动体验展


诗意化的展陈语言  连接情感共鸣

我们是彼此生命中的蝴蝶

期待与你相逢



位于上海世博文化公园中心的上海温室花园,紧邻中心湖,背靠双子山,占地约2.2万平方米,是一座集观赏游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综合体,也是亚洲最大的温室花园,经历7年多精心打造后正式开放。



上海温室花园由1个游客服务中心和1号馆海市沙洲、2号馆云上森林和3号馆云雾峡谷等三大主题场馆组成。三大主题场馆是根据植物的生境进行分类设置,结合建筑的空间结构,择取世界生态系统中的典型生态片段,打造热带干旱、热带湿生耐荫、热带湿生喜阳三种环境类型,分别展示热带干旱植物、热带雨林植物与热带花卉植物。比如,世界上最高的仙人掌品种之一的巨人柱、著名的“生命之树”猴面包树、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百岁兰、拥有剧毒的“见血封喉”等等。



中国国家地理文创驿站,蝴蝶主题策展式文创空间落地上海温室花园游客服务中心主入口处,蝴蝶主题与温室氛围相映成趣。


这个小而美,兼具严谨与趣味的创新空间,通过富于诗意的文字、丰富的展陈、多媒体互动和多样的自然主题文创,与游览者踏上一场赏心悦目又充满新知的自然探秘之旅。


拓展了科普展览和文创空间的内容与形式边界,为用科学的力量赋能文旅发展探索了新的可能。




PART 01 

小中见大

解锁蝴蝶密码


你可了解蝴蝶的世界?


它们似乎寻常可见,轻灵多姿的身影总能引人驻足,化蛹成蝶的生长历程也家喻户晓,自古至今,从书本到日常生活,都是最常被提起的物种之一。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对蝴蝶的认知,大多也仅限于此。


蝴蝶一生会经历什么?这些美丽而脆弱的生灵如何战胜自然选择的考验,又面临哪些困境?在它们身上,蕴藏着生命的诸多秘密和奇迹,值得我们去探索、发现、珍惜。




文创驿站空间不大但内容丰富,12个内容板块中,共呈现了国内外超百种蝴蝶,其中还包括15种中国珍稀蝴蝶。放大镜、转盘滚筒、窥孔、点亮蝴蝶迁徙地图、16亿像素超高清蝴蝶标本图自由缩放……10余种不重复的互动方式,带来充满惊喜与发现的观展体验。





-蝶影万千

  

世界上千姿百态的蝴蝶,分属为9个科。凤蝶科蝴蝶一般体型较大、后翅常有尾突,蛱蝶科蝴蝶前足退化缩在胸前、看起来像是只有四只脚……展墙上,每个科的代表蝴蝶和对应特征一目了然




 

-彩翼之谜

-精雕细琢的羽翼上,藏着秘密


蝴蝶的翅膀为何如此绚丽多彩?以一组标本对照和多媒体放大互动,直观展现了羽翼上的秘密——有些色彩来自翅膀表面鳞粉的微结构,称为“结构色”,不会因时间变化而褪色,从不同角度看,颜色还会呈现变化。透过可以任意放大蓝带枯叶蛱蝶的16亿像素高精度扫描数字标本,蝴蝶的每一处细节在最细微的尺度上可见。



  

-冲破束缚的蜕变,向死而生

-每一只蝴蝶,都是生命的诗人


卵、虫、蛹、蝶,蝴蝶的这四个生命阶段众所周知,但很少有人知道,蝴蝶的卵和幼虫也和成虫一样千姿百态。通过发光灯箱的窥孔和转动互动转盘,不同形态的虫卵和幼虫面孔展现出精彩的微观世界,了解蝴蝶从卵到成虫的变化。





  

-伪装大师

-藏身于万物之间,寻找生命的共鸣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漫长的演化中,蝴蝶进化出各种保护自己的手段。伪装成绿叶、枝干,假装有毒、用分泌物召唤蚂蚁当卫兵……为了生存繁衍,生物竭尽所能。





 

-万里的史诗旅程 

-煽动翅膀与自由共振


蝴蝶的生命脆弱、短暂,却能够完成难以想象的壮举。生活于北美的黑脉金斑蝶,每年10月会开启长达5周、最远跨越5000公里的迁徙,从加拿大飞到墨西哥山区越冬。老一代蝴蝶在途中死去,后代继续踏上旅途,在文创驿站中用动态视频呈现了几代蝴蝶共同完成的史诗般迁徙之旅的轨迹。





 

-“挑食”的蝴蝶、幼虫“食堂 

-一切都是为了繁衍


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着忙碌而充实的生活。两只蝴蝶双双飞舞往往是雄蝶在追逐雌蝶求偶;很多蝴蝶都喜欢在湿地或者岩石壁上吸收水中的矿物质,有些蝴蝶喜欢聚集吸水,还有些会一边吸水一边排水;在觅食过程中,蝴蝶会先用复眼初步定位食物,再用嗅觉和味觉锁定实物……现场用国内顶级昆虫摄影师在野外精心拍摄的照片、标本,以滚筒互动等方式展示了蝴蝶真实有趣的生活场景。




-万物与我 皆为自由诗


在东西方文学中,蝴蝶都被赋予爱、美好等意象,寄托诗人文豪对生命的哲思,文创驿站中的标题都尽量以诗意的文字呈现,还有一些蝴蝶诗文展示散布在空间中。小细节见温情,愿能唤起观众和自然之间的情感连接。



 

-黄浦江的风,阳台上的蝴蝶

-平凡又诗意的栖居


蝴蝶的分布受到植物和气候影响,地域性非常强,北京、上海、广州的蝴蝶种类就完全不同。上海的蝴蝶板块,特别用6.5米的手绘长卷形式展示了上海最具代表性的20种本土蝴蝶,并呈现出它们所在的环境。


飞舞于公园绿地中的红珠凤蝶、青凤蝶、斐豹蛱蝶、黄钩蛱蝶,在阳光下闪着紫色光泽的柳紫闪蛱蝶,以樟树做寄主植物的白带螯蛱蝶……或许在下一个春天来临时,我们与它们遇见,便能认出它们的样子。




-中国珍惜蝴蝶


在文创驿站的显眼位置,矗立着三个玻璃瓶装置,展示着15种难得一见的中国珍稀蝴蝶,包括中国国蝶、蝶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中国特有的中华虎凤蝶,来自新疆高山的阿波罗绢蝶等……让我们一睹它们美丽而神秘的身影。





 

-蝴蝶SOS   物与生灵,爱与共生


蝴蝶不仅是会飞的精灵,也是环境的指示物种,种群变化可以成为评估环境变化的参考。近年来,我国特有种中华虎凤蝶的数量就随着寄主植物杜衡数量急剧减少在不断下降。文创驿站中专门设置了“蝴蝶SOS”板块,呈现蝴蝶生存的困境、受威胁的原因,以及普通人可以用哪些方式保护蝴蝶




展区屏幕上播放的还有由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博物杂志副主编张辰亮带队,国内唯一会出现数亿只蝴蝶大爆发之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的蝴蝶谷所拍摄记录下的视频,一起进入这个“共生之地”,体验被蝴蝶环绕的感觉,探寻蝴蝶与这片土地之间的秘密




在整个文创驿站中,也尽可能减少标本的使用,以精心制作的蝴蝶模型和纸模拼图等实现栩栩如生的视觉效果,体现中国国家地理一直以来秉持的自然理念。游览者还可以通过扫码拥有一款专属定制中国国家地理蝴蝶主题的AI封面,并获取一张我们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共建的“蝴蝶守护者”证书。





PART 02    

爱与匠心

打造斑斓世界



蝴蝶作为一个常见的物种,大众却很少有机会深入了解这种美丽的生灵,专门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学者也数量有限。


为了以最好的方式呈现蝴蝶之美、揭示它们的秘密,在策展式文创空间的策划设计阶段,中国国家地理和专家团队倾注了大量心力。


“三蝶纪”的名字活跃于科普界的国内蝴蝶科普专家严莹,深度参与了内容共创并提供了部分图片;昆虫微距摄影师暮光提供了蝴蝶卵和幼虫的高清微距图;中国蝴蝶标本网站“积分昆虫学”创办人斯洛提供了高清标本图;自然生态摄影师和纪录片导演程斌提供了多年来积累的48种超过96张的珍贵蝴蝶照片曾出版《蝶影——中国珍稀蝴蝶手绘观察笔记》的生态插画师青川提供了10幅精美的手绘插画从事昆虫分类研究工作30余年的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达娃提供了特有种蓝带枯叶蛱蝶标本等;展览主题“我们是彼此生命中的蝴蝶”源自即将上映的电影《天地辽阔》的宣传语,是探险家、作家、导演杨柳松作品,讲述了几个年轻人深入地球最后的秘境雅鲁藏布大峡谷寻找蝴蝶的故事。





自幼喜欢昆虫,硕士期间选择了昆虫生理生态学研究方向,在野外调查中逐渐将小时候见过的蝴蝶与现有的认知对上号,也曾做过蝴蝶生境构建相关的课题。蝴蝶可能比你想象的更美丽、更有趣也更脆弱。小小的蝴蝶有大大的世界可以重新发现和认识。蝴蝶与植物密切相关,对栖息环境和气候变化都很敏感,理解蝴蝶与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就能理解自然万物之间复杂的关系,理解人的行为在环境中的“蝴蝶效应”。

——三蝶纪




“未知” 有时候是一种让人很期待的事情。你也许见过蝴蝶成虫,却没看清过它的鳞片,也许见过蝴蝶卵,却没看清过它的纹理斑点。但当它们的细节在面前展现时,极细微的毫厘之间,繁花般的纹理与炫丽的色彩….你会惊呼造物主那细琢的能力在这里展现的淋漓精。在渺小中寻找广阔,在规律中寻找偏差。欢迎来到神秘的微观世界,很荣幸将这些蝴蝶代码与你开源共享,在这里我们一同想象。

——暮光‍‍‍






钟情于昆虫学的00后,通过4年夜以继日的研究与试错,为昆虫爱好者创办了积分昆虫学标本照片库网站,如此之多的努力只是为了提供给大家清晰规整的昆虫线上标本照片数据库,希望将艺术点缀于科学,让科普的光芒得以闪耀。

——斯洛




为什么钟情蝴蝶?我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在田野里追逐蝴蝶时的场景,在泥土上奔跑着,花香蝶舞,深一脚浅一脚踉踉跄跄的样子,我仿佛能随时回望到那时的自己。喜欢蝴蝶是近乎本能的一种兴趣,喜欢它们的色彩和灵动,那种造物神奇令人赞叹,那种生命力也让人向往,不需要更多复杂的理由和原因。为此而到大自然里探索,追逐的不只是蝴蝶,也不止是景观。它们就像是仙子,在引领着自我觉知的路。

——程斌
‍‍



开始接触科学生物绘画的题材是植物,从种植和观察植物的过程中我逐渐对它们的“访客”——各种昆虫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尝试画了第一只蝴蝶「绿带翠凤蝶」,并尝试用矿物粉来表现它身上的金属光泽。后来通过饲养幼虫、观察羽化、记录蝴蝶在各个生命周期中的变化,在每日和它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自然的神奇和微小生命的无穷力量,最终有了蝶影这本书。非常感谢本次展览,能让我的这些蝴蝶作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在大家面前。希望越来越多的朋友们可以关注身边的自然,发现这些生命的美好与力量。
‍‍

——青川‍‍‍




蝴蝶的一生,就是不断自我解构与重建的过程。是一次次重生,造就了风中的轻盈。人对蝴蝶的爱慕,源于心灵深处的共鸣,向死而生的蜕变,是跃上山巅、眺望辽阔世界的必然路径。每一次轻盈的飞翔,都是一个传奇。每一次绚烂的绽放,都是与自然世界的久别重逢。

——杨柳松




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官方授权的“镇馆之宝”,博物学家威廉·琼斯绘制的30幅高清手稿是文创驿站中不可错过的亮点。中国国家地理图书也曾出版《蝴蝶圣经》,是迄今为止覆盖地域最广、收录物种数最多、极具科学价值和视觉震撼力的画册,以及国际知名自然艺术家克里斯托弗·马利的全新画册《生命绽放:克里斯的自然艺术》在现场都可以自由翻阅、欣赏。




在内容氛围的烘托下,文创驿站更像是一个可以与自然接触的“魔法空间”。巨型纸模格外吸睛,高约2米的长颈鹿、立于竿头栩栩如生的鹦鹉、呆萌的雪鸮都在欢迎人们走向大自然。


进门处,一个琳琅丰富的岛台上,纸盘堆叠起来的小小山丘,各类昆虫、飞鸟、恐龙等纸模营造了趣味又活泼的自然生境。右侧不远处,各类圆球形的动物毛绒玩具则是生动的气氛组,除了整齐摆放的中国国家地理三本刊物杂志,还有中国国家地理系统开发的取材于植被、山川的文创笔记本、勋章等,足以引发人们对于身边自然的好奇与想象。而基于自然气味的各种香薰和科学艺术产品,则拓展着自然的感染力和美!





PART 03    

创意融汇‍‍

展开无限空间‍‍‍‍‍‍



对于中国国家地理而言,此次文创驿站策展式文创空间、蝴蝶科普互动展,是科学体验形式上的又一次突破创新,也是 “创意融入山海”的有益实践。


“创意融入山海”是中国国家地理在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指导下开展的系列工作,旨在以新资源观推进创意赋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持续丰富文化创意产品体系和创新应用场景。文创驿站,便是用内容创新空间体验的重要载体。


此次蝴蝶主题文创驿站的互动内容和产品理念,源自于已在西藏林芝墨脱落地的蝴蝶主题自然驿站。中国国家地理自然驿站是在极致自然中的公共建筑装置,有六个主题的驿站先后落地墨脱莲花公园,除了蝴蝶主题以外,还有地质、鸟类、猫科动物、兰科植物、中国巨树主题驿站,如今都成为了深受游客和当地人喜爱的公共体验空间。



       

“方寸之间见辽阔天地”,在百余平米空间内,集合科普展览、科技应用、打卡互动、文创售卖等多功能于一体。精致紧凑的布局、有趣易懂的内容选取,以及多种互动方式,让观展体验与商业文创、综合服务进一步深度融合,既是严谨扎实的科学体验空间,也是全新的消费场景。观展者信步其间,在获取新知、享受互动的乐趣的同时,也可挑选文创产品,满足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收获。






未来,在城市自然中的文创驿站,和在极致自然中的自然驿站,都会继续进化升级,不断推动科学体验融入日常、深入人心,在探索挖掘呈现中国之美的道路上,自然无处无在,空间永无界限



我们是彼此生命中的蝴蝶

期待在上海温室花园‍‍‍‍‍

与你相逢、重逢‍‍




中国国家地理文创驿站在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内的上海温室花园落地:


一是文化自信,弘扬本土文化自信:中国国家地理品牌有着丰富的中国自然和人文知识,在上海世博文化公园落地,能够让更多的人,包括本地居民和国内外游客,深入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可以增强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推动文化自信的树立和传播。


二是科普教育,中国国家地理 IP 专业的地理知识和科学的呈现,为科普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公园的驿站中,通过展览、讲解、互动体验等形式,向游客普及地理、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游客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这对于培养大众的科学精神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推动科普教育事业的发展。


——李玮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



总策划:郭颖谦

策划:艺方、岛上的风

撰文:王路‍‍‍‍‍‍‍‍‍‍‍‍‍‍‍‍‍‍‍‍‍‍‍‍

编辑:程飞

摄影、视觉:雨林

手绘:小铭



推荐文章
星球研究所  ·  就在今天!一起走过 5000 年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发现雅安:一份穿越时空的邀请
3 天前
星球研究所  ·  雅安,横跨两种四川!
3 天前
匠心地理  ·  打卡真题 || 中巴经济走廊(1398)
6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走进醉人的秋日童话世界
5 天前
译言  ·  《斜杠青年》作者教你写作
7 年前
医学影像人  ·  【专题】子宫内膜异位症MRI表现
7 年前
健身课代表  ·  瘦了太TM爽了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