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粥左罗,2018年8月11日我创立了一个共同成长社群
“粥左罗和他的朋友们”
。
这个社群不是用微信群做的,微信群搞社群一般都会水化,最后搞的乱七八糟,功能也不健全,所以我是用专门的社群工具
“知识星球”APP
做的。
这个社群我会一直做下去,但你加入一次的周期是一年,即从你加入那天往后顺延一年,截止到目前,我做了超过
18个月
了,累计有超过
8800
位用户加入。
我们这个社群无论从累计用户、活跃度、还是内容质量上,都是整个“知识星球”平台上TOP级的,被官方公众号推荐好多次了。
我2018年3月开始从一个公众号开始进行内容创业,创立了向上生长学院,做个人成长的知识服务和在线培训,2019年我们用一年的时间陆续推出了写作音频课、21天写作班、28天高阶写作班,扎扎实实的做到了整个业界有口皆碑,累计服务了超过9000名学员,基本每次开班毕业做全体学员的问卷调查时,95%的学员愿意推荐我们的课程给朋友,免费推荐。
2020年,我们向上生长学院会持续推出更多成长品类的课程和训练营,搭建出我们的完整课程体系和培训体系。
讲这个是想告诉大家:
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成长社群,你就会自动升级为我们向上生长学院的
会员
。
会员可享受向上生长学院的福利:
一
音频课,至少8折优惠
已上架:
《粥左罗教你从零开始学写作(50讲)》199元,会员价
159元
上架中:
《学会成长:个人爆发式成长的25种思维》原价199元,限量首发价139元。
本课将于2020年3月2日正式公开发布,但会在2月29日提前两天首发在知识星球,会员在139首发价的基础上再享受8折优惠,即111.2元拿下,而且不用抢,基本相当于原价的
5.5折购买
。
陆续上架:
《职场写作课》《高效学习课》《高效阅读课》《社群运营课》等,课程名暂定。
二
训练营,报名立减100元
已开设项目
《粥左罗21天写作训练营》已开设9期,每月持续开班,原价799元,星球会员报名立减100元
《粥左罗28天高阶写作变现营》已开始4期,每月持续开班,原价1399元,星球会员报名立减100元
年中起陆续开设项目:
个人成长、职场写作、高效学习、高效阅读等品类,我们会从年中开始陆续开始,到时候会员都至少优惠100元。
P.S.
我们有些训练营会有早鸟价,老学员价,比如《粥左罗21天写作训练营》会员都是可以在此继续上继续优惠。
三
线下课等
我2017年开始讲线下课,给近20家大企业包括很多世界500强讲过内训课,线下公开课也坐过近20场。
不过2018年创业后,需要从零做起自己的公司,线下课比较耗时耗力,就暂停了近一年半时间,整个2019年一场线下也没做。
2020年,我们团队基本稳定下来,公司也步入正轨了,所以我会重新开始做线下,疫情之后着手准备,下半年开始做。
线下跟线上不一样,需要严格控制人数,大的公开课也就是100人左右,小课可能30人左右,所以我们届时是优先开放给会员,且有一定优惠。
注:
以上这些会员福利,都可以直接在我们知识星球置顶帖里查看领取。
加入星球成为会员有这么多优惠,
星球门票多少钱呢?
299元。
现在加入还可以领
66元
优惠券,限量1000张,限时到
29日12点
。
而且除了以上的会员福利,社群本身也会提供为期一年的内容、圈层、链接服务。
接下来的内容就讲讲作为社群本身,有什么价值?
我基本按照这个目录讲:
01
我和星球社群的故事
02
数据重点数据复盘
03
加入社群的意义,三点
04
我为什么要坚持在社群分享?
05
我在星球的分享和在公众号的分享有何不同?
06
付出者最受益,分享者被链接
01
从2018年8月11日到现在,
遇见即改变,我的人生因为知识星球社群改变了很多。
2018年3月我刚创业的时候,对创业一窍不通,别人问我做公众号以后怎么盈利,商业模式如何设计的,那会儿我都回答不出来,有一段时间我很怕跟别人聊这些,我就躲着这些,谁跟我聊我就把话题岔开,我怕在别人的质疑中害怕了退却了。
那时候唯一确信的就是,我每天写好文章,就是在创造价值,我只要一直在创造价值,就一定会有饭吃吧,虽然不知道那口饭是什么。
5月份开始,越来越多人在后来留言:我想在你这里投放广告,可以聊聊么?
我基本都会回复:抱歉,目前还不接广告,我先好好做内容。
后来,我知道了有个知识星球这样的产品形式,一研究我就非常喜欢。我自己是个很宅的人,很内向的人,非常不会主动跟别人沟通的人,我生活中的朋友大多都是经常找我的人,因为我不太会主动联系别人,这是我从小的一个性格缺陷吧,如果我跟一个同学关系好,他如果不联系我,我就从来不会主动联系他,我总觉得别人不需要我,闯入别人的时空,我就是打扰物。
我的生命链接,就是等别人联系我,好朋友约我去吃饭,我会很开心。
我喜欢写文章也是这样,写完文章,发出来,我知道很多人就会过来说话,所以每次推送文章后,我就抱着手机,一秒刷一次,看看大家跟我说了啥,然后我很快去回复。
有一天我看有个训练营的学员在一个群里说,粥左罗公众号后台谁在回复留言,太快了吧,简直是秒回啊。
我女朋友以前跟我吃饭就说我,吃饭能不能不看手机,我说不行,我得回复一会儿留言。
现在她只是告诉我,骑车的时候别看手机了,因为有一天我告诉她,我练就了新的绝招,可以右手骑车,左手回复留言。
别人跟我说话,如果我不快点回复,对方是不是很失落?我想一定是,因为如果是我,我就会,所以我要快点回复人家。
但其实,我回复不过来的,后面越来越多,就没法回复所有人,但我经常闲着没事盯着留言看。
大概所有不善言辞的人都渴望创造一个让大家说说话互相认识一下的地方吧。所以知识星球这个平台太好了。
我花了大概一周的时间,研究了很多人的知识星球,我发现它也是一个很好的知识产品,可以分享干货,有很好的收费模式,还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这个很重要,因为我创业也要找口饭吃。
知识星球成了我们公司的第一个业务,这个平台到如今都是我最喜欢的,知识星球的刘容老师对我帮助很多,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建议,我也非常认同平台创始人吴老师的产品设计理念。
我的第一个助理文文,她听过所有的课程,因为线下课认识,但因为知识星球才了解彼此,一起创业。
从助理做起,到成为合伙人,她在2019年3月帮我设计了《粥左罗21天写作训练营》这个业务,我们一起做到第
10
期,从一开始啥都不懂,到如今很多竞品的运营官都买了进来学习我们的模式,整个圈子里有口皆碑。2019年10月份我们又一起搞了《粥左罗28天写作变现营》,现在已经做到第5期了。
我的第二个员工星里浣也是因为星球跟我结缘。很多方面他跟我有些像,心很细,现实里也不太会主动找人玩耍,但是在线上社群里,他也可以找到很多朋友,就像我一样。
当初他的到来也让我们的公司发生了很多改变。我刚创业时,没有预算租办公室,每天出门找咖啡馆流浪式办公,后来即使有收入了,也没有租办公室。星里浣的到来,迫使我必须要租一间办公室,不能让人家来了还到处流浪办公吧。其实成本挺高的,没有两人间,最小的是4人间,一个月8000元,两个工位是闲着的。
不过租下办公室的那天,特别开心,高高的大楼,感觉人生充满希望。
有了办公室,突然就感觉正式起来了,我们三个人了。我们开始琢磨新的业务,音频课,然后就是训练营,我们的音频课和训练营,最初的用户,都是星球里大家的支持,真的特别感谢大家。
星里浣来的第二天,北京刮大风,冬天特别冷,我坐在窗边看着外面,跟女朋友说,星里浣太不容易了,97年的小孩,这么冷的天,要出去找房子,房子还这么贵,咱们让人家来北京好么,人家在北京人生地不熟的...
女朋友说,你不要老想这么多,你也是住地下室过来的,大家都要经历这样的阶段呢。
我想也是,但还是忍不住想这些。其实越是曾经吃过太多苦的人,越见不得别人吃苦。后来招人,有个员工背着房贷,我跟女朋友说,人家还要还房贷,底薪别太低吧。
2019年下半年团队人越来越多,有个朋友严厉的提醒我说,你的团队里有不合格的怎么办?你要提前学怎么开人了。我第一下听到这个,觉得太恐怖了,我真的打开百度,搜索,如何劝退人,心想,这可怎么开得了口...
我哪是不懂啊,我从前在创业邦工作,天天看的就是怎么创业怎么做老板的那些文章,我啥都懂,可轮到我做的时候我才真的明白什么叫慈不掌兵义不行贾。
我跌跌撞撞,学习做一个老板,到今天我们团队已经有12个人了,但种子是从星球开始的,因为星球招了前两名员工,因为有了他们我们开始做训练营,因为训练营,我从学员里招到了一个课程编辑,我们现在主编是训练营的一个助教介绍认识的.....
现在创业,每天都很累,做不完的工作 。很累,但也很快乐,我觉得没有比带领一个靠谱的团队做有价值的事更快乐的了,这是我过去一年的真实感受。
我们的知识星球也是如此,从2018年8月,从最初的几十个内测用户,到2000个星友,到今天我们真的变成一个大家庭,累计超过8800位朋友。
知识星球社群改变了我,也改变了很多人的成长,篇幅原因这里不展开细聊了。
数据复盘:累计星友8800名
经常在星球官方活跃排行榜前10名
2018年8月11日,我正式在公众号上推出这个星球。
截止目前,累计超过8800名星友付费加入,一起成长。
因为这是第二年了,所以现在实际人数大概是四五千人。
我个人在星球里的分享主题数超过1000条。
社群好不好,非常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是活跃度,知识星球官方做了一个活跃星球排行榜,我们星球几乎每天都会进入前10名,经常进入前3名。
其实,我从电脑端登录网页版,可以清楚的看到星球每天的基本数据,学习是反人性的,但基本上每天都会有超过2000人在社群里学习,注意这个数据是每天的,部分星友是两三天进来一次,这样综合看来,基本上只要加入的,都是在高效的使用,对一个学习社群来说,这个活跃度让我很意外,也很惊喜,让我确定做这样一个社群是非常有价值的。
从其它数据也可以看出,比如我们鼓励星友在社群里分享干货,大家分享后其它星友都会积极点赞评论,每天两三百条的新增评论和六七百的新增点赞。
这些数字都是我们一起成长的见证。
任何时候,愿意主动成长的人总是少数,能坚持每天学习的人更是少数,很开心我们一群共同爱学习的人走到了一起,彼此激励,共同成长。
03
社群的意义
与优秀的人同行,抱团成长
01
人很难摆脱环境的重力,要主动选择跟优秀的人同行。
人的成长要素中,环境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但它常被忽略,因为它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
说起来可能有人不开心,但大家都不能否认:一个人在农村长大和在城市长大,见识是不一样的;从三四线城市长大和从一线城市长大,成长是不一样的;与平庸者同行和与优秀者同行,格局是不一样的;与爱学习的人混在一起和与不爱学习的人混在一起,10 年后的人生是注定不同的。
当然,以上都有例外,不过我们说的是大概率事件。
我第一次从根本上意识到“与优秀的人同行”的重要性,是经历两次高考后。
我在农村长大,高中在我们一个镇上读的,大概是我们市里最差的高中之一,三年里我拼命学习,最后以高考文科状元的成绩毕业,我既然是学校第一名,想必分数很高吧?只有581分,只能上个普通二本。
我去省城济南报了个复读班,那一年我的拼命程度远不及高三,但那年高考我考了621分,这个提升程度说实话连我自己都觉得是个惊喜。
高四那年为什么成绩提高如此快?我学的东西,用的教辅书,基本都没变,但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学的变化:
我们那个辅导班基本都是招的两类人,一是考了很高的分数,但是填志愿没填好,二是考的分数不错,一般都能上二本,但自己要求高还想再冲一下。所以,这帮人大多是考了600分左右来复读的,你身在其中,大家每天混在一起交流、学习,想不优秀都难。
老师的变化:
我在镇上那所高中,很多老师都是大专学历。济南的那所复读学校的老师分两种,一种是从各地高中高薪挖过来的优秀教师,另一种是高中名校退休的老师,能力、经验都相当丰富。
从那之后,我就一直刻意优化我的成长环境,这也是我为什么一定要来北京读书而不是在省内选名校的原因。
人大多很难逃脱环境的影响,所以要一直刻意优化自己的成长环境,这样的环境天然的有利于自己正长。
但线下的环境优化的成本和难度都很高,不是说优化就马上可以优化的。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了大家打造一个线上成长共同体的机会,我创办星球的初心,就是链接一群渴望向上生长的年轻人,通过星球找到来自群体的力量,让你在未来走得更远。
02
人的成长没有突变,都是渐变。
很多人经常说,谁谁谁一下火了,谁谁谁突然升职加薪了... 醒醒,你看得见的是表象,你看不见的是内在,每个人的现在都是过去的经历一点一滴的堆起来的。即便是突然,那也是长期量变积累后的一次质变。
经常有人问我,你写一篇6000字的文章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我通常不愿意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写文章的人以为文章是一下写出来的,其实不是,很多文章在你动笔之前,可能已经在心里断断续续的写了一年了。
文章的本质,是一个人思考的输出,把它写出来可能是4个小时,但这个4小时写出来的东西,其实是你过去整个人对这个主题长期思考的一次针对性梳理和呈现。
因此,我一直坚信,人的成长,本质上没有突变,只有渐变。任何成长,都是一场持久战。这就是社群的意义,我们希望聚起一群关注自我成长的朋友,以一个天为单位,以一年一个周期,365天大家互相陪伴,一起成长。
成长很难,但这就是成长的意义,难的事才有意义,你攻克一点,你的竞争力就比别人强一点,一天看不出来,一年就是巨大的差异,美好的事物乘以时间,威力很大。
自信从哪里来?从一点一点地小成绩积累而来;成长从哪里来?从一点一滴的小改变汇聚而成。如果我们都能保持每天这样学习成长,365天后回过头来看,改变一定是显而易见的。
03
见证别人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见识。
我之前在星球聊过嫉妒这个话题,我们基本不会嫉妒马云、雷军有多少钱,但我们会嫉妒同学、亲戚、同事赚大钱。
其背后的多维度原因这里不展开,我想说的是,见识同样是如此,我们看马云、雷军的经历很开眼,能学到很多,但其实,更能督促你成长的其实是身边人的、你亲眼看得见的成长变化,尤其是你亲眼见证了一个周期的,这点很重要。
比如你眼睁睁的看到你一个室友从月薪四五千一步一步做到了月薪五万,比如你眼睁睁的看到你一个同事从跟你同级别的普通员工,一步一步做到了高管… 这种刺激,远比你看雷军的经历,更让你有动力。
之前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跟同学同时进入投资行业,都是从实习开始做起,两年过去了,他最近听说同学进入红衫了,很受刺激,因为同起点的他却还在一个二线基金,他说最近情不自禁的就比以前努力多了。
见证别人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见识。但其实,刚才说的同学的例子,还不算见证,什么叫见证,就是你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人一天一天的变化,这种见识极其重要。
我们总是关注牛人的结果,却忽略牛人的路径。其实路径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我做了社群后发现,社群就是这样一个可以让你看到别人每天成长的地方,而且其互相影响的力量非常大。
加入社群后,大家都有不同的成长:
有的人真的喜欢上写作了,有的人写得明显越来越好了,有的人在思维上有了很大的转变认知有了很大的提升,有的人变得对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更加敏感了,有的人开始像我一样喜欢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并从中有所琢磨有所得,有人看到大家每天都在学习也开始享受学习和成长了,有人的执行力在不断的提高,有人变得更加自信了,有人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人在这里找到了很多“答案”解开了很多困惑,有人在职业发展上有了更好的规划和目标。
我为什么要坚持在社群分享?
最初筹备这个星球之前,我也买了一些大咖的星球,去体验、观察、学习,然后我发现大家基本上就是纯社群逻辑:
大部分星主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聚合用户,然后对星球做产品定位,以及制定各种玩法规则,大家聚在一起分享、链接,星主本身的干货分享是比较少的,很多星主可能好几天甚至一周才在星球里分享一次内容,基本上都是靠少部分活跃的星友贡献内容。
我在做星球之初,也想这样,这样我的压力会小很多,因为每天更新内容会占用我大量的时间精力。
但最终,我还是坚持更新,不过今年我换了一种玩法,一个更有确定性体验的,我创立了一个干货知识栏目#粥左罗小音频#,周一到周五,每晚一条2—3分钟的小音频+500—800字的文稿更新。
截至今天,已经更新了近200期了,加入后都可以免费查看过去的更新。
为什么我要这样做?主要有4点:
01
大部分星友希望多看到星主的干货分享。
尽管很多星友分享的干货不比星主差,甚至比星主好,但依然不能替代星主的分享,我认为星主本人的分享一定要保证一定频率、数量和质量。
02
星主每天的坚持更新,可以让星球每天内容的数量、质量都稳定可控,星友每天进来看都能有所收获。
03
知识星球的查看筛选逻辑里有一条是“只看星主”。
一定有很多星友有这样的需求:我只想看星主的分享。所以我必须多分享,让高质量的内容有一定的密度。
04
咱们做的是一个学习成长社群,而且是个成长实践社群。
作为社群的发起人,我必须要做好实践的带头作用。我若自己做不到,我凭什么要求大家做到。所以,谁偷懒我都不能偷懒。
我在星球的分享和在公众号的分享
有何不同?
01
不受定位局限的多维度分享。
因为公众号定位于个人成长主题,很多其它有价值的主题不便于分享,毕竟我们要考虑公众号一贯的调性和内容的稳定性,也要考虑每篇文章的打开率和分享率。
但是在知识星球里,我们不必受定位的局限性。已经进入星球的朋友知道,我经常分析很多企业定位、品牌打法、营销逻辑、经济常识、广告投放等多维度的知识和思考,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不仅看他在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要看他的各领域的通识够不够,所谓一个人能多角度思考,无非是他见多识广,知识融会贯通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