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氢云链
氢能专业人士精神社区,促进中国氢能产业与全球同步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氢云链

海水制氢布局!中国石化建成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

氢云链  · 公众号  ·  · 2024-12-21 20:02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氢云链: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平台。微信:qingyl2018,申请入群请附名片

12月18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获悉,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科研项目在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青岛炼化”)建成。该项目采用海水直接制氢与绿电制绿氢结合的模式,既为沿海地区消纳可再生绿电生产绿氢探索了新方案,也为资源化利用高含盐工业废水提供了新路径。

据介绍,该项目每小时可生产绿氢20立方米,项目采用工厂化运行方式,利用青岛炼化水上光伏电站生产的部分绿电,通过电解槽将海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所产氢气并入青岛炼化管网,用于炼化生产或氢能车辆加注,生产过程完全在工厂内进行。

中国石化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我国沿海地区和海域具有较为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和海水资源,具有绿电生产绿氢的资源优势。利用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可将不稳定且较难储存的绿电资源就地转化为相对容易储存和消纳的绿氢资源,而且还能节省宝贵的淡水资源,为氢能产业发展开辟新途径。

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建成。中国石化供图

虽然海水制氢具有优势,但仍面临挑战。海水中约3%的盐含量以及杂质中的氯离子会对电解设备电极造成腐蚀,阳离子的沉积可能堵塞设备孔道,降低电解效率甚至损坏设备。”该人士介绍,青岛炼化和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联合攻关,通过研发特制的关键设备和特殊工艺流程,成功攻克了耐氯电极技术、高性能极板设计以及海水循环系统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科研开发与应用场景的高度耦合互联。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海水制氢技术有望在未来实现规模化产业应用。目前,我国正加快推进海水制氢的技术研究。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积极在海水制氢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2022年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推进海水制氢等氢能相关的新技术研发。目前,我国在绿氢制取、氢燃料电池、大流量加氢站控制系统等技术方面均已取得突破。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海水资源和海上风电、太阳能资源丰富,绿电制绿氢潜力大,中国石化工厂化海水制氢项目是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有益探索,但未来还需要通过技术发展进一步降低成本。

近年来,中国石化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氢能全产业链技术研发应用,搭建关键共性技术平台,积极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司围绕绿氢炼化、氢能交通加强产业布局,成功投产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建成136座加氢站和11个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初步形成“一大五小”氢能走廊格局,2023年加氢站氢气加注量占全国的40%左右。


推荐阅读

1、如何破局?氢高速将成为氢车商业化新起点

2、氢云研究 | 氢能两轮车“爆发”,如何实现商业化“逆袭”?

3、氢云研究:氢能在船用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4、“我们是所有人的竞争对手”!从光伏企业氢能战略看中国氢能企业全球布局雄心

5、氢燃料汽车真没商业化机会 ?Nature发文前提至少5个缺陷、论证不充分、结论不可靠!

6、氢燃料发动机是内燃机的一次绝地反攻、还是垂死前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7、氢能市值第一股易位,中日韩“三国杀”再现!如何抢占氢能产业主导权?

8氢云研究:光伏-制氢-氢化工——中国沙漠经济学和零碳工业的创新实践

9、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