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场的新增资金主要来自险资
,主要是由于利率下行趋势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能长期锁定利率的投连险成为增长亮点,同时城股债利率下降也迫使保险配更多权益类资产,以覆盖之前发的高收益保险。新增资金决定市场风格,因此市场更加追逐高股息风格。
当然,高股息板块的崛起,并不只是风格轮动,而是更长期的趋势,
是我国经济发展增速、产业结构和A股上市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特别是后者,A股60%以上的上市公司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原有市场空间饱和,新空白市场变小,继续加大投资无法维持原有盈利水平,投资者和监管部门都要求加大股东回报力度,提高分红力度(包括回购注销)成为上市公司的必然选择。
我前后写了五篇公众号文章,分析红利风格兴起的原因和投资方法,先回顾一下上一篇文章《
高股息板块最大的问题是名字起错了
》的核心观点:
1、红利股是“高质量低增速”企业,红利股的收益仍然主要来源于成长而不是红利。
2、红利股的财务特征很明显:盈利能力是企业持续增长的根本来源,现金流和资本开支这两项是企业战略选择,分红意愿和增速是股东回报形式,股息率是投资依据。
3、成长股的复利产生于企业,红利股的复利产生于投资者
4、红利想要做出超额收益,需要按股息率和其他现金指标的标准,不断调仓
看起来好像红利策略更适合被动指数投资,事实也确实如此,尽管过去十几年,A股是成长股的时代,但
红利指数的长期超额收益并不低
。
但红利股的主动投资也可以获得超额收益,就是对
合理股息率和价值陷阱的主观判断
。通过基本面的分析,确定合理股息率,回避“价值陷阱股”,组合投资,定期调仓,滚动持有。
合理股息率的判断的意义有两个:
第一,慢慢熊市中
,成长股未来的预期增速放缓,导致以PEG为核心的估值体系失效,双杀下,很多公司的股价只有更低,没有最低。而
部分具有高股息而且分红水平长期稳定的公司,在合理股息率的位置较为抗跌,率先见底
,这个观点可以见公众号文章《
未来,你将越来越重视“股息率”
》。
第二,在平衡或慢牛的市场氛围中
,大部分投资者只对成长股感兴趣,导致红利股的估值被阶段性压制,此时
使用股息率轮动策略,被实践证明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投资方法
——不仅仅在熊市。
大部分红利指数,要么把股息率作为核心因子选股,要么按股息率赋权重,但股息率就像市盈率一样,并没有固定的标准,
高质量、增速稍快的企业,股息率可以放低要求;低质量、不增长的企业,就需要更高的股息率去补偿。
每一家公司都有各自的合理股息率,需要定性的主观研究分析,这正是主动投资相对于被动投资的第一个优势。
首先需要确定当前的利率环境中,股息率的最低要求。
如果把30年期国债的2.5%作为无风险收益率,再加上一定的信用风险,可以
把3%作为合理股息率的下限参考,最具确定性的公司
,即长江电力、贵州茅台这两家公司,在3%的股息率要求下,再加上一定的成长性,就能提供合理的投资回报。
所以,我把
A股经营最优秀、最具确定性的龙头公司的最低股息率要求,放在3~4%
,在上一篇公众号文章中,我提出了红利股基本面的三大特征和六个财务指标:
三大特征:
一、行业特征
:进入成熟期的稳定增长的行业,既没有复杂的技术变化,又不会出现需求衰退的夕阳行业;
二、企业特征
:行业竞争格局稳定的龙头型企业,收益率稳定,现金流好。
三、管理特征
:企业治理能力和回报股东的意识强
六大指标:
1、分红意愿
:年年分红,派现比例大部分年份不低于50%,最好逐年增长
2、增速
:未来十年,增速持续高于名义GDP的1.5倍,或未来五年,增速持续高于名义GDP的2倍
3、盈利
能力
:ROE大部分年份高于12%
4、现金流
:收现比、净现比大部分年份不低于100%
5、资本开支
:资本支出/折旧摊销比例未来几年不高于100%
6、股息率
:股息率不低于无风险收益率的1~1.5倍
这个区域的公司应该是严格符合以上标准的行业龙头。
茅台目前的股价达不到这个股息率的要求,但是取决于你怎么看,如果你把它看成成长股,那就应该用成长股的估值体系,并不需要满足股息率的要求;如果你认为它的成长阶段已经结束,应该看成红利股,那目前的股价显然不够低。
这个区间还有一类公司,是那些
兼具成长性和股息率的公司
,通常未来三年的增速不低于15%,同时又能够稳定发放红利的分红型成长公司,但必须是经过产品与市场、组织与战略考验过的非常确定的成长型公司,而不是规划一个产能就觉得自己能增长的公司。
第二档的股息率要求在4-6%之间,这档公司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符合三大特征,和大部分财务指标,但是
公司进入“不增长”状态
——不是绝对不增长,而是营收及利润的增速未来几年低于名义GDP的增速。
这一类公司缺少超额成长回报,只能把股息率要求加到5~6%的水平,管理优秀的公司可以放宽到4~5%。
第二类是
符合上述标准的强周期行业。
通常而言,强周期行业不太符合红利股的标准,但
如果公司通过分红来进行收益率的调节那也可以归为红利
股
,这里最典型的是中国神华,煤炭以前虽有周期性,但公司通过每一年固定递增的分红(景气周期低分红率,衰退周期高分红率),从股东回报的层面,平滑了周期,这样的强周期资源股,可以视为“类公用事业股”。
需要说明的是,煤炭行业的大量公司并不具有中国神华这种稳定分红的能力,用成长股的“板块效应”去炒煤炭股的高股息,显然是不合理的,这会导致目前的龙头被低估,二三线标的被高估。
第三类是ROE普遍很低的行业中的二线公司或细分龙头
(但不能长期低于8%)。
这一类公司受商业模式、毛利率、竞争地位的限制,无法达到较高的资产回报水平,但可以通过较低的估值水平和较高的分红率来达到合理的股息率,大部分传统制造业、公用事业的二线公司都是属于这一类,可以设置为5~6%的最低股息率要求。
第四类是阶段性遇到经营问题的优秀公司。
比如受下游影响现金流水平一般(比如建材)、逼于竞争压力近几年有大额资本开支(比如部分TMT及高端制造),但长期不受影响,可以阶段性的提高股息率的要求到5~6%,管理优秀的公司可以放宽到4~5%。
第五类是“红利贵族”
,即从上市以来或持续至少五年以上,每年的股息都在增长,这一类公司即便增速低也可以放宽到4~5%的股息率要求。
这一档作为大部分优质红利类公司的最低股息率要求,往往
需要同时具备较低的估值和相应的分红水平
,比如一家4%股息率的公司对应的分红与市盈率要求分别为:
假如公司拿出一半分红,意味着公司的最高市盈率是12.5倍,对应一些公用事业股和一般制造业公司;
假如拿30%来分红。对应的最高市盈率为7.5倍,对应一些基建和银行股;
假如拿70%来分红,对应的最高市盈率是17.5倍,对应一些高分红的消费股。
股息率并非越高越好,美国股市历史数据显示,
股息率最高的公司,长期回报水平却低于次高股息率的公司
,所以,6%以上股息率的公司,首先需要剔除“价值陷阱”。
跟低市盈率的公司一样,高股息率公司中也有很多的“价值陷阱”,特别是ROE水平一般的公司,:
1、出于各种目的过度分红
(比如恒大),红利持续超过了经营性现金流;
2、低PB导致的高股息率
,通常是经营水平低下、分红水平一般甚至资本开支过高造成;
3、未来将长期陷入衰退
,市场给予较低估值
4、财务上有重大造假嫌疑
,市场给予极低估值。
特别是第二种,现在把红利股投资等同于国央企中的“中特估”板块,其实两者的投资逻辑完全不同,前期是价值重估,后者是估值修复。
应该说,红利股的选股方法跟成长股的价值投资基本上没有区别,同样是看行业空间、竞争格局、发展战略、管理能力等等,只不过更注重基本面的稳定性而非成长性。
但红利股在投资方法上有较大的区别,
更类似于低风险投资和套利投资,以轮动为基本方法
,包括两类轮动:
一、定期调仓类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