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家-腾讯新闻
精选大家文章,畅享阅读时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大风降温,为什么系上围巾就不觉得冷了 ·  2 天前  
读书有范  ·  九言 | ... ·  2 天前  
读书有范  ·  九言 | ... ·  2 天前  
青年文摘  ·  丰子恺:若爱,万物皆可爱!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家-腾讯新闻

徐元: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爱《速度与激情》

大家-腾讯新闻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4-26 13:01

正文


文 | 徐元


▍一


“往后三年有20多部超级英雄电影,我很高兴看到我们不在其列”,这句话出自美国环球影业(Universal Pictures)董事长杰夫·谢尔(Jeff Shell)之口。两年半前,环球的中国办事处在北京开张,面对记者,这位老板一语道破了公司的经营策略。


既能赚票房又能卖玩具的超级英雄电影,几乎就是好莱坞今天的印钞机,谢尔先生为什么瞧不上?奥秘在于,其一,在很长的时间里,环球只是好莱坞八大制片厂里的老幺,他们买不到或者买不起各路超级英雄的改编版权(仅有的例外是前些年那两部不成功的《绿巨人》)。其二,环球几十年来都在炮制僵尸狼人木乃伊外星人电影,虽然当年是些不上档次的B级片,可世易时移,如今这些怪力乱神已然成了主流,他们只要专心“做自己”就够了。其三,环球手里握有《速度与激情》这一把横冲直撞、开源滚滚的王牌。


▲ 环球影业董事长杰夫-谢尔


就在谢董说完这番话之后不久,《速激7》登场,马上热遍全球,特别在中国,该片创下了24亿元的卖座纪录(后被《捉妖记》和《美人鱼》超过),成为“美国大片”入华20年来的最好收成。


时隔两年,最新一集《速激》飞驰而来,有如点燃了氮气加速泵,再一次在中国红得发紫:第一天3.9亿、第二天4.7亿、第三天3.6亿,《速激8》在开画后的首周末,中国内地票房就达到了破纪录的13亿。而同期,该片的北美首周末票房是97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6亿,只相当于中国市场的一半。此后一周,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中国票房每一天都高于北美——这样连续而且大幅领先的局面,在中美两国的电影市场上,还是破天荒第一回。


虽然在2016年年底,中国内地银幕数达到4.1万块,超过了美加两国合称的“北美市场”,跃居世界第一。然而,无论是单影片的总票房,还是整个市场的票房总量(无论单日或全年),中国影市的差距还不小,关键在于我们的平均票价只是他们的一半,再加上人均观影频次远逊。所以,《速激8》的爆红确实非同一般。依照当前势头,该片的北美票房,基本落在2.5亿美元之内,而中国票房则至少30亿人民币起价(约合4.4亿美元)。


那么,问题就是,为什么中国观众如此热爱《速激》呢?


▲ 《速度与激情8》海报


▍二


在美国电影的历史票房榜上,《速激》系列至多算是中等生,其最卖座的第七部只排到了30名开外。而《星球大战》、《复仇者联盟》、《蝙蝠侠》、《侏罗纪公园》之流,才是真正的高产田。


这些老牌“IP”,伴随了几代美国观众的成长,不夸张地说,它们已经是美利坚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了。而2001年才问世的《速度与激情》,一开始只是两个年轻的动作明星担纲的中等成本警匪片,虽然票房反响不俗,可在美国国内,还远谈不上是现象级。


不过,从上世纪80年代起,简单粗暴的好莱坞肌肉动作片就开始在中国内地走红,史泰龙、施瓦辛格,连同成龙、李连杰,绝对堪称一代人的银幕偶像。


▲ 1984年的《终结者》,施瓦辛格扮演一个被称为“终结者”的电子人杀手


在那个盗版录像带、VCD、DVD最为繁荣的时期,诞生于新世纪元年的《速度与激情》,在老一套的警匪片里加入了地下赛车这道新作料,于是有破有立地接过了老兵们的枪,进而和《变脸》《空中监狱》《勇闯夺命岛》等尼古拉斯·凯奇动作片一起,成了众多中国影迷的心头好(这也同时解释了,为什么凯奇先生始终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各种他主演的二三流电影都能引进到国内)。


而等到中国电影市场从2003年起“复兴”,影院越开越多、票房越来越高之后,《速激》恰好也自我进化成了一个007式的系列片,一大批60后、70后、80后的观众,在影院里体验到了类似大洋彼岸的星战粉丝遇上《星战》续集时的好心情。


比起那些飞天遁地、奇技淫巧而且典故一大堆的漫画英雄电影(以及《星战》),遵守地心引力的《速激》系列,继承了1990年代美国动作片的爽快直接,大体上还可以归类为“现实主义流派”,所以,这个飞车警匪故事对绝大多数的非美国观众而言,是没有什么接受障碍的。


相反,“漫威宇宙”之流冗长、矛盾的各种时间线、人物关系,除非有幼功积累,否则大多数的吃瓜群众根本理不清头绪——何况说到底,不管什么漫威、DC,那些穿着紧身衣的超级英雄,天生就有一股小朋友过家家的可疑气味,“真·直男”们、尤其那些有消费实力的中年汉,本能上就难以领教(其实,大量钟情于小鲜肉的女同胞亦是如此)。于是乎,好莱坞最下本钱打造及营销的超级英雄电影,在中国却是始终不温不火。


而更有趣的是,比起星战、蝙蝠侠这些刻意模糊了美国印记的“美国当代流行文化”,《速激》对于美国之外观众,才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美国味——洛杉矶、迈阿密的街头赛车、拉美毒枭大战FBI、层出不穷的改装车、饶舌歌、吊带辣妹、电脑黑客……再到《速激》的后几部,战场扩大到了巴西、德国、英国、古巴、俄罗斯,种种名贵豪车逐一登场,可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又总是那辆十足美范儿的1970年代款道奇牌的肌肉车。



所以,墙里开的花,总在墙外香。《速激》满足了我们对美国的各种想象,特别是片中那些呼啸、奔腾、马力十足的钢铁怪兽,正好又赶上了中国汽车时代的降临,连同片中角色的独栋大房、后院烧烤,它们一齐构成了一幅物质富足的资本主义生活图景,悄悄地撩拨着新富的中国人的心弦。


在大大小小的中文互联网论坛上,那些兴致勃勃聊着汽车扭矩、枪械射程、女优罩杯的老爷们,正是《速激》系列最坚定的拥趸。


▍三


实际上,就在《速激8》上映的两个月前,还有一部风格类似的美国大片在国内卖座不俗。最神奇的是,这部《极限特工3》,也是《速激》“光头一号”文·迪塞尔领衔主演,而且两部影片的情节几乎是一样的:一位蛇蝎女子是为最大的恐怖分子龙头,她抢来了极度高科技的遥控武器装备,妄图造成文明世界的大规模杀伤,幸好,我们混不吝的光头大侠,得到了一个功夫高手的鼎力相助(分别是甄子丹和杰森·斯坦森),在一架遍布打手的飞机上大开杀戒,从而粉碎了阴谋,拯救了世界。在这两部片里,迪塞尔贡献了毫无二致的猛男造型和面瘫演技,如果只是看剧照和片段,我们根本分不清两者的区别。


▲ 《极限特工3》剧照


不过,虽然《特工3》的制作成本、演员阵容略逊一筹,但它和《速激8》之间,还远远算不上是李鬼和李逵的关系,大略和从前的《天地大冲撞》对阵《世界末日》、《白宫坠落》碰上《奥林匹斯陷落》相当,是好莱坞大片题材撞车的又一笔新案例。然而,文·迪塞尔还身兼两部影片的制片人,情节雷同的问题,具体到他身上,显然还是难辞其咎的(所以,好莱坞业内不时有指摘他懒散任性、甩大牌不敬业的言论,恐怕并非空穴来风)。


实则迪塞尔已经受到了一定的惩罚,《极限特工3》的美国本土票房相当低迷,4000万美元的收入,还不及制片费用的一半,算是近况不佳的派拉蒙影业的又一次惨败。此外,比起叫座又叫好的《速激7》,《速激8》在北美的反应也平淡了很多。


可是中国市场实在太给面子了,没有多少宣传营销和前作积累,《特工3》也拿到了11亿票房——开胃菜都如此受欢迎,作为正餐的《速激8》更是赚到盆满钵满。这背后,其实倒能看出“中国观众”的一个共性:1980年代好莱坞肌肉动作片美学,最对我们的脾胃。


就和尼古拉斯·凯奇成为中国影迷的老一代传奇差不多,英国跳水运动员出身的杰森·斯坦森(如今我们昵称为“郭达·斯坦森”)则是新一代旗手,他和他主演的大量B级片,在中国有着一个稳定长期的观众群。而“光头二号”岩石·强森,被誉为“新施瓦辛格”,虽然在中国人气略逊,但也不愧是动作片的一大符号。当他俩加入到文·迪塞尔的战队后,三大光头猛男确实集合了三山五岳的动作片迷。


所以,《特工3》和《速激8》的情节几乎一样,我们并不太在乎。重要的是,当我们看动作片时,我们关心的可不是剧情、表演、逻辑、情感这些劳什子,而是欣赏种种有创意有执行的爆破、飙车、枪战、肉搏——就是啊,都来看汽车了,“还要啥自行车呀”?


《速激8》的制作成本高达2.5亿美元,可是影片的画面也切实地告诉我们,这钱花得实在。从第一集的《速激》里的丰田、本田、三菱改装车,到最新两部的飞机、坦克、潜艇齐上阵,从最早的“飙车”到最新的“反恐”,《速激》系列其实已经完全脱胎换骨了。所以,也不必纠结它和《极限特工》的撞脸了,如果没有打算毁灭世界的超级恐怖分子团伙,好汉们哪能上天入地无所不为地打砸抢烧呢?电影公司怎么能拍出土豪任性的动作猛片呢?


何况,《速激8》的各种动作场面,原创性虽然欠奉,然而“完成度”的确惊人,尤其是它们还一一叠加在了一起,特别有一种加大加量豪华海鲜拼盘的气概,于是也就特别的对我们这个爱吃自助餐爱吃到撑的民族的胃口。


看一部《速激》,就相当于了看了一部《碟中谍》加一部《极限特工》,外加一部《非常人贩》。其实,就和《阿凡达》《2012》《变形金刚》的火爆一样,《速激8》(其实还要算上《捉妖记》和《美人鱼》)“太超过”的那部分票房,很多来自于一年进不了几次影院的外围观众的捧场。


这也说明了,随着中国市场的入局,世界电影又开始了一种新变革。那就是电影又部分地回到了它最初的原生态:记录奇观。在电影问世之初,硕大的银幕上播映出了火车进站的实况,于是让在场的观众大为震撼,而爱迪生主导的“西洋镜”,功用也与之接近,其本质和街头杂耍、马戏团相差仿佛。而电影和戏剧联姻,变成“叙事文艺”的一类,则是后来的事了。



《变形金刚》《极限特工》《速度激情》在中国都取得了超过其本土的收益,而且中影、上影等中国电影资本,也都逐一变成了这些影片最新版本的联合出品方,不难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剧作上完全放弃追求,而动作特效上愈发奢侈的“美国大片”,会逐渐变成新的“天朝特供”,成为世界影坛的蔚然一景。


马戏团没有了,于是我们都去看《速度与激情》了。


【作者简介】 

徐元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媒体工作者

【精华推荐】

中国电影里,没有妈了

美国公司英国演员法国童话中国制造联手编织的大买卖

电影拍得烂,还不让人骂?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