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财富
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新财富杂志官方微博 @新财富杂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公司官微  ·  刚刚!腾讯元宝超豆包!仅次于DeepSeek ·  23 小时前  
洪灝的宏观策略  ·  昨夜,美股经历了2025年以来最差的一天 ... ·  昨天  
华尔街见闻  ·  福建按摩大佬,9个月“躺赚”1个亿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深夜,中国资产大爆发! ·  2 天前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  【新商业文化洞察】以春节营销为例,从烟火气到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财富

他17年熬到22亿,却半路被截胡,拱手将8000亿财富让出!

新财富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3-06 22:43

正文

来源: 硕士博士圈(ID:phdmaster)关丹丹


他是我国第一代网民,误打误撞建立了全球华人第一大社区,可惜随后赶不上发展的节奏,错失了登顶珠穆朗玛的最佳时刻,他就是那个日渐被人遗忘的天涯大叔— 邢明



1967年7月,刑明出生在河北沧州农村。赶上文革第二年,农村根本无人生产,玉米饼子成了稀罕物,刑明家里一年都见不着一点油星。


2岁那年,家里什么吃的也没有了, 刑明 饿得整天哇哇大哭,“活人不能被尿憋死”,父亲看着娃娃饿得实在可怜,就抹下面子带着全家老少投奔了远在海南文昌的亲戚。


在“宋氏三姐妹”的故乡待了5年,邢明一家才渐渐有了起色。1974年夏天,父亲领着邢明去宋氏故居参观, 听完宋氏三姐妹的故事,没有进过一天学堂的 父亲只对刑明说了一句话 “孩子,爹一辈子就吃了不识字的亏,你要多读书,将来上大学!”


孝顺的邢明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1987年更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广州中山大学的中文系。


读好书、好读书是邢明大学四年的写照。他尤其偏爱哲学,李泽厚的那本《批判哲学的批判》被 邢明 翻得面目全非。


业余时间,邢明弹得一手好吉他,他还在广州大学生音乐节中拿过三等奖,此后隔三差五总能收到姑娘寄来的情书。


1991年,大学毕业后,邢明在海南政府信息中心谋得一份闲差,虽然没有多少油水,但是没什么繁杂的工作,日子过得很清闲。


也就在那年,上海股市开始走进中国人的生活。 一年以后的春天,股市开始火爆,“万元不算富,十万才起步。”邢明也加入炒股大军。


虽说邢明是学中文的,但是脑袋不糠,三个月就赚了十几万,他扭头就买了一辆本田雅阁,5分钟的路程也要开车上下上班。


有一天,他碰见骑自行车的领导,“小邢,车不错啊!”于是,整个办公室的人都知道“刑明炒股赚翻了”,“股神”的名号不胫而走。


1995年,互联网开始普及。当地政府出资建立了一个公共信息网,邢明担任负责人,他成了第一代站长。


不久就流行聊天室。为对得起“股神”的称号,邢明不惜每个月交1000块的话费,下班后就泡在聊天室和各路股民讨论赚钱大计。


1999年初,邢明在31元吃进海虹控股,刚好刚上5.19网络股大爆发,最后他以84元全部抛出。几轮炒下来, 邢明 账户的几十万变成了两千万,他第一次意识到“网络是个好东西”。


淘到了第一桶金, 邢明底气大增, 2000年春节后,他干脆放弃了铁饭碗,辞职出来创办了“海南在线”。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2000年秋天政府就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很多聊天室被迫关闭。于是,邢明就在自己的网站上成立了一个股民论坛,供大家交流。


论坛上线的时候,正好赶上四通利方改为新浪,网站变成了门户,几十万老网民就孔雀东南飞,投奔了邢明这个不起眼的论坛。


要知道那个年代的老网民,不是高校老师,就是政府官员。起个什么 名字才能配得上这么高端人群呢?邢明想到了三亚的“天涯海角”,于是2000年11月,天涯社区就此诞生。


栏目呢?也是跟着用户的感觉走,什么股票论坛、关天茶社、煮酒论史、文学小说……就连每个版块的版主都是网友选的。


天涯社区没有运营团队,邢明自己注册了一个ID“968”,他经常在天涯社区里和网民互动,最爱聊的还是炒股那点事。


2000年-2001年的那场互联网泡沫,邢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既没有拉风投也没有拉广告,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控制成本。


当时,整个天涯社区就两个技术,他们采取两班倒,全天候处理网络故障,确保天涯社区保持着原生态的论坛模式。


不融资、不拉广告,天涯就这么奇迹般的在互联网寒冬中活了过来。


2002年4月,慕容雪村开始在天涯连载网络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短短几日,阅读量超过20万。于是, 慕容雪村火了,天涯也火了。

紧接着2004年,邢明在天涯办了一个“金乌鸦奖”,主要的内容就是恶搞演员。几百万网民积极参与其中,有海报,有主题歌,还可以拉票,比奥斯卡还热闹。


历时4个月,最终榜单出炉,男一号是张某某,女一号是李某某,天涯让草根阶层彻底做了一把主人。


很快,天涯的影响力上来了。到了2004年秋天,一个名为《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帖子,把CCTV的记者都引来了。


帖子讲的是华中农大的学生徐本禹放弃读研,到贵州山区支教的故事。短短三天时间,跟帖就达到300多万,光看网友回帖就需要三个多小时。 徐本禹一下子人气爆棚。


后来,徐本禹被评为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背后的“天涯”被网友扒了出来。有了央视的站台,“天涯”就彻底在社区界站稳了脚跟。


当年明月、十年砍柴、芙蓉姐姐等从天涯走向网红, 《鬼吹灯》、《黑道风云20年》、《滚蛋吧肿瘤君》、《明朝那些事》等网络小说从这里走向荧屏, 朱令被毒案、山西黑砖窑、方韩大战 等社会热点事件在这里越辩越明。


2004年中国bbs社区100强评选,天涯与西祠、网易一起进入前三甲,综合排名第一,并获得了“最具投资价值第一名”。


得奖的第二天,IDG的王功权就找到邢明,二人针对天涯的商业模式展开强烈讨论。王总前脚刚走,新浪和搜狐的人立马赶来,两大门户网站坚持并购,而邢明坚持入股,最后没有谈拢,就此作罢。


事后,王功权曾公开表示“如果完全不谈商业化,从一个社区角度,我特别喜欢天涯。”


到了2005年,Web2.0概念兴起,社区的价值被重视起来。一年以后,联想、谷歌给天涯包了一个1000万的大红包。


有了大资金的支持,又有了谷歌流量背书, 邢明花力气 创建了来吧和问答两个产品,导致社区用户很快突破500万。


高情商的用户和高质量的内容,导致天涯在国内外声名大噪。


那段时间,政府盯着“天涯杂谈”堵上访者,图书编辑盯着“舞文弄墨”找书稿,企业盯着“投诉版面”看负面新闻,成千上万的网民日夜疯狂跟帖,天涯口碑达到了历史巅峰。


一开始,其他网站疯狂做彩铃和彩信等增值业务的时候,邢明根本不屑一顾。不过,拿了大佬的钱,邢明不得不“委曲求全”,他开始走商业化道路。


首先是推出广告栏目


邢明在网上浏览了几十个社区,“汽车广告看花了我的眼”一个网友在汽车社区的留言让刑明有了灵感,“天涯是综合性社区,完全可以单独搞个广告栏目。”


于是2007年7月,天涯推出平台广告“推荐话题”。从商业用品到家具生活,推荐话题栏目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广告。把所有的广告都放在一个栏目里,给了天涯网友一个清静的环境,尽管这个单独的广告版点击率不高,却让刑明很满意。


当年, 邢明还 在北京成立了运营中心,把大部分技术、产品的研发包括互动媒体放在了北京。到了2007年底,天涯员工人数已经达到300,注册用户突破了2000万。


其次是推出诚信认证


从2008年4月开始,新用户注册天涯论坛时,会弹出一个新界面“您的天涯账号已经建立,但还没有经过“诚信认证”,只能浏览,不能使用发帖、回帖等其他功能”。说白了想成为天涯用户“要花1块钱!”


邢明的解释是 “用户注册提供手机通道需要成本,天涯只是收回这部分的成本”不过,网友却炸了锅。1块钱是不多,但是上亿网民吃免费午餐吃习惯了,怎会轻易买账?


早在2003年,西祠胡同就推出过VIP服务,每月缴费5元,不过2年不到就取消了,“虽然收费能带来直接收益,但与因此流失的用户比较起来,得不偿失。”


最后就是狠抓营收


邢明 从百度挖来架构师,从谷歌中国挖来营销总监,从IBM挖来财务总监,组成了一只强大的产品研发队伍。2008年10月,天涯推出新项目ADTOP广告系统“企业只需按年支付基准费用,便可以通过天涯虚拟社区平台,进行精准互动营销。”


七天连锁酒店率先和天涯达成合作,实际收益较之前增长了42%。随后,百事可乐、海南航空、京东商城等数十家知名企业纷纷入驻。


这一年,诛仙、梦幻西游、地下城与勇士等游戏开始活跃, 邢明熬了5个通宵尝试了一下诛仙“有点意思” 。其实早在2005年,萧鼎在天涯上发表《诛仙》网络小说时,刑明就是他的忠实粉丝。


于是2009年底,邢明带领团队尝试搞网游,结果一小试牛刀就赚了30万。“又发现一个新大陆”,邢明马上从外部引进60个人的团队,正儿八经进军网游。


非常遗憾的是,外部团队并不了解天涯用户的特点,导致有一款游戏中出现了只有1人在线这种乌龙事件。就在刑明犹豫不觉之间,游戏损失了几百万。


雪上加霜的是,原本天涯来吧和问答这两个产品在谷歌的流量十分可观,没有想到2010年谷歌自断手脚,意气宣布退出中国内地。谷歌这一退不要紧,站错队的天涯从此遭受重创。


刑明本想让 天涯去美国上市,他在2006年融资时采用的就是VIE结构。谷歌退出中国后, 刑明不得不 谋求变回国内上市。


2009年5月26日,深交所召集多家创业企业和创投机构进行座谈, 刑明 就名列其中。当年9月,天涯完成二轮融资,业内人士分析有2个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