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雨流芳
南无阿弥陀佛!感恩关注“法雨流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蓝钻故事  ·  42年前旧作被扒,这一幕震撼上亿人 ·  昨天  
十点读书  ·  30-50岁投资自己最清醒的方式 ·  4 天前  
蓝钻故事  ·  马云过关了 ·  3 天前  
十点读书会  ·  排队3小时,云贵菜正在血洗北上广CBD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雨流芳

一切皆为因,一切皆是果

法雨流芳  · 公众号  ·  · 2020-12-26 03:15

正文


文|王践


朗读|佛迎



佛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而我们对它却一无所知,甚至有着种种的误解与偏见。


假如你想透彻的了解人生与未来,真实的获得幸福与快乐,那么你未必一定要信仰佛教,但是却不能不去了解它!


好,让我们一起——


走近佛教吧!



人们常说的“ 命运 ”,

实际上就是业因果报。


故事一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一位名叫弗迦沙的商人在进罗阅城的时候被一头母牛触死。牛的主人怕它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就匆忙把它卖了。


买牛的人牵着牛回家,半路上到河边给牛饮水,哪知它突然兽性大发,凶残地将新主人触死了。他的家人勃然大怒,将牛杀死,挑到集市上卖。


一个农夫买下了牛头,用绳子系着牛角要担回家。半路上坐在树底下休息,将牛头挂在树上,哪知系牛头的绳子突然断裂,牛头掉落下来,可怜的农夫当场被牛角刺死。


一头牛一天之中竟然害死三个人! 全城的人都纷纷议论这件不寻常的事。


消息传到国王耳中,他也觉得不可思议,就去请教佛陀。


佛陀开示了其中的因缘:


在过去世中,有三个商人相约到外地做生意,为了省钱,决定不住旅店,就到一位老妇人家借住,并约定付给租金。


但到了第二天,这三个商人趁着老妇人外出,竟偷偷溜走了。老妇人回家发觉此事,非常愤怒,追上去向他们索要租金。


三个商人见老妇人年老可欺,不仅赖帐不还,还用恶言侮辱她。


老妇人无可奈何,愤怒地诅咒说:“你们这些无赖,欺负我年老孤单,以后一定会有报应的!今生我奈何不了你们,来生我一定要你们以命偿还!”


那头凶牛就是老妇人的后世,而同日被牛触死的三个人就是欺负老妇人的那三个商人。


可见,我们此生的习惯和遭遇, 皆是过去业因的果报显现


在承受果报的同时,又种下新的业。 生命就是这种生灭流转、循环不息的业因与果报的相续


我们的身体本来就是一种果报,所以叫“报身”。相貌的美丑、寿命的长短、前途的好坏等属于正报;而物质生活的优劣、亲属的尊卑等属于依报。


这些都是我们过去所作业因的显现,并不是外来的, 都是自作自受


因果规律活泼泼贯穿于一切事理,它是宇宙人生颠扑不破的真理



然而,如果依照佛法修行,

是可以转变

乃至消灭已造业因的恶报。


01


根据因果法则的“果须众缘”的原理,从过去的因,到现在的果,中间尚须具备许多外缘,若外缘不具备,果报便不能显现。如果远离恶缘,合集善缘,或另造强大的善因,则能阻碍恶果的成熟,以此转移业报。


02


业由心造,可由心转 。业力虽大,但不及心力之大。


心具有创造一切、消融一切的神奇能力。


佛法提供了大量对治业障 (累世恶业,障碍正道) 的方法: 念佛 、礼佛、供佛、拜佛、观佛、塑画佛像、读诵经典等,对所犯过错深自忏悔,以实际行动痛改前非。


03


历劫修行的诸佛菩萨, 积聚了能消灭众生业力的无量功德 ,且已发愿救度众生 。众生依愿奉行,以诸佛菩萨的加持为强大增上缘,可以转移、消除已作的恶业果报。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说:重罪之人命终之时看见狱火来迎,至心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 ”名号十声,于念念中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即得蒙佛救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据此,我们可以在知命、安命的基础上,随宜择法,积极修持,掌握自己的未来,改变命运。


故事二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则故事:


明朝有个袁了凡先生,少年时被云南孔先生推算一生运程:功名止于贡生,某年任知县,历时三年半,寿五十三,无子孙。赶考名次、所得廪米 (官府所发粮食补助) 数目多少都说的很清楚。


此后二十余年间,袁先生赶考名次、所得廪米等都得到了印证,与孔先生所推算丝毫不差。袁先生因而确信: 命由前定 ,妄想追求徒劳无益。


一次,袁先生偶然拜访南京栖霞山云谷禅师,与其对坐三天三夜。闻禅师开示, 方知命由心造,可由心转 ,未来可以把握。从此振作,发心改过,随缘济世,广积阴德。


孔先生的预言也从此不灵:袁先生进士及第,官居高位,子孙兴旺,寿过六十九而犹康健。


袁先生集一生心得写成《了凡四训》,成为指导后人修身立命的经典之作。



六道轮回是因果相续的结果


心识,也可称之为性灵或神识,它通过我们的大脑、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感知外界事物、维持自身生命,作种种分别、取舍、爱憎等,并依据自我的心理趣向,做出善、恶或非善非恶的行为。


心识不但给物质身体赋予了感情色彩,还不断地以心力执著着身体,维持着生命体的独特形态与结构。


心识是真正的生命之源 ,生命体要依赖它的活动而成立。


生命从心识而来。当身体坏灭的时候,生命力却仍然存在, 因为心识不会随身体的散灭而消失


身体的败坏并不代表生命的消亡,相反,却给生命带来更多的活动机会,因为生命可以摆脱原来衰弱不堪的旧身体,投向新的生命体。


故事三


看看这则故事:


退休女工玛利亚的故事在美国流传很广,是典型的“生死之间”的经历。


1975年,当她到西雅图探望朋友的时候,心脏病不幸发作。在治疗的过程中,突然病况转危,停止了呼吸。


急救人员把她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以后,她把自己停止呼吸之后的奇怪经历,告诉了社会工作者夏普女士。


玛利亚指着天花板说,她曾待在那里看医疗人员抢救她。她详细准确地说出了房间里当时在场的人,以及他们所站的位置,他们做过什么,讲过什么。


玛利亚后来飘到病房外面,在医院大楼附近飘移。有趣的是,她在大楼某处三楼窗台上,看见一只穿旧了的深蓝色网球鞋,左边小脚趾处已经磨损。她当时对这只鞋注视了一阵。


夏普女士是一位有过生死之间奇妙体验的有心人,听了玛利亚的陈述,她决定马上去验证最后一个情节是否属实。


她开始在医院大楼一间房一间房地搜寻,在三楼第四个房间里,她把脸贴在窗玻璃上往下看。她看见了那只鞋:深蓝色,陈旧,但看不出小脚趾那一边是否磨损,因为那一边是朝外的,只有从外面朝里才能看见。


当她最终将那只鞋拿在手里时,发现玛利亚的描述完全是正确的。


玛利亚出院时,把这只鞋送给夏普女士以作纪念。



(☞ 点击图片 ☞  长按☞  保存高清壁纸)

摘自: 《假如这样生活》






编辑|法雨流芳

制图|法雨流芳

图片素材源于网络

版权归属原作者



精彩 回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十点读书  ·  30-50岁投资自己最清醒的方式
4 天前
蓝钻故事  ·  马云过关了
3 天前
十点读书会  ·  排队3小时,云贵菜正在血洗北上广CBD
3 天前
BiaNews  ·  我在百度医疗事业部的209天
8 年前
人大经济论坛  ·  结构性价格、传导机制与阶层CPI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