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立志
「一师时期」
潘天寿1897年出生于浙江东部宁海县回浦乡冠庄村。
时华洋冲突中多舛的家国命运,
在童年潘天寿心中投射下最初的国家和民族情怀。
潘天寿家乡雷婆头峰
雷婆头峰是潘天寿家乡的一座小山,他在此放牧嬉戏,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他曾说自己就是雷婆头峰的一块石头,后更以「雷婆头峰寿者」自号,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恋
潘天寿出生地宁海冠庄「又新居」东大房
1897年3月14日(丁酉二月十二日亥时)潘天寿出生于此。父亲潘秉璋,人称达品先生或达品公,26岁考取秀才,被推举为冠庄乡董、乡长长达三十余年,并被推举为县参议员。母亲除操持家务外,还能被古诗,将故事给孩子听。心灵手巧的母亲还会自己量体裁衣,剪纸绣花。潘天寿从父母身上得到了最初的为人为艺的启蒙
潘天寿就读的私塾中堂上的匾额
7岁,潘天寿开始在私塾接受旧式教育,当时就喜欢写字、画画、刻图章。潘天寿在此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这是他以后理解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基础。
宁海正等高等小学旧址
1912年,16岁时,潘天寿初小毕业,入宁海县立高等小学堂读书,成绩优秀。该校为辛亥革命前宁海县的最高学府,前身「文昌书院」。后为纪念方孝孺而改名为「正等高等小学堂」,也称「正等高等小学」
1915年潘天寿入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在这个「五四」时期浙江新文化运动的重镇,
潘天寿接受新思想、新文化,
也受到校长经亨颐提倡的「人格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
在革故鼎新的历史时期,青年潘天寿目睹新文化运动的浪潮,
也在飘摇动荡的社会环境中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
他觉得自己「无干事之才,只有画画尚能胜任」,
因而一心一意想通过振兴民族艺术来振兴民族精神。
这个思想后来成为他一生艺术道路的精神动力。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钟楼及庭院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前身为杭府太守林启于1899年创办的养正书塾。「一师」的校长和教师旧学根底深厚,又提倡新文化,因此这是一所学术活跃、中西并融、宽容开放的学校。它所提供的氛围,造就了一批敢为人先的莘莘学子。
「一师」校长经亨颐是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主张「人格教育」,以身作则,对学生因材施教,重启发和感化,反对压制和约束。着重培养学生的德育,以「勤、慎、诚、恕」四字为校训;同时注重美育,并将此与德、智、体结合为「四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目的在于培养德行与学识兼备之人才
「一师」上课的内容全是西画系统,从日本专学西画回国的李叔同在「一师」首开人体写生课。潘天寿觉得自己的性格粗放,兼之受了中国写意画的影响,觉得西画要求形象的准确,光线阴暗的真实,是自己感到拘束、不痛快,因此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故仍以自学为主。但李叔同的眼界和艺格对其影响很大。1920年夏,潘天寿从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李叔同赠偈语一首:「学无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着我?」后来,潘天寿因不堪世俗而萌发过出家的念头。后经老师弘一大师的劝阻,才免于削发为僧。
潘天寿24岁时所书「五叶流芳」匾
潘天寿在「一师」参加了篆刻研究组织「乐石社」(后改名「寄社」)。三四年级时,潘天寿已是篆刻小组的主要成员了。他也以擅长书法见重全校。同学买纸求作屏、条、对联者,日有数起。
1917年 潘天寿「浙江一师」时期作文《时势造英雄论》手稿
▌中西视野
上海时期
上海时期的潘天寿
1924年,潘天寿辞去上海民国女子工艺学校教职,受聘为上海美专教授。他教授中国画技法和中国画史课,从此未曾离开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
1923年,潘天寿经师友介绍来到上海。
翌年,由于潘天寿画画好,又是师范出生,能讲课,
故被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聘为教师,
讲授中国画技法与中国美术史课程。
他还与褚闻韵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国画系,
正式开启一生的中国画教育事业。
潘天寿作为中国近代较早参与传统书画教育模式转型的教育家,
为现代中国书画教育体系的建立做出了重要的探索和实践。
《秃头僧图》
潘天寿1920年夏从「一师」毕业后,回到老家宁海,先后在宁海和孝丰(今安吉)任教。偏僻和闭塞的乡村不利于艺术眼界和水平的提升,潘天寿在其1922年所作的《秃头僧图》中,题曰:「一身烦恼中写此秃头」,流露出在乡间无名师指点,艺术无从突破的苦闷。
1923年潘天寿由褚闻韵引见,与吴昌硕相识,此后经常到吴家请教。吴昌硕的诫勉和点拨,让潘天寿意识到中国画光靠天份纵横挥洒终不能长远,因此他老老实实收敛自己早年较为粗阔雄恣的画风,而从吴昌硕画法入手,从笔墨、构图、意境各方面加以揣摩。这种深入传统的努力,为他几年后最终跳脱吴风影响,寻找并确立自身艺术面貌奠定了坚实基础。
「阿寿的画有自家面目,这就好......阿寿学我最像,跳开去又离开我最远,大器也。」
——吴昌硕语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课堂教学
新华艺专旧影
1927年春,潘天寿与褚闻韵一起转入上海新华艺术学院(次年改名为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任艺术教育系主任,任教国画花鸟、山水以及绘画史,但同时依旧兼着上海美专的课
为了教学之需,潘天寿编撰了《中国绘画史》教材,
在此书的自叙中,他对中西文化交流进行了理性思考。
梳理本国的美术文化材料,
以充分了解自己的文化,进而建立文化自信,
是他撰写这部绘画史的更深层目的。
正式在这样的读史著史过程中,
潘天寿形成了对历史的整体性观照,
对传统艺术的走向也有了较为确定的认识,
并进一步坚定了自己从事民族艺术和教育事业的决心。
1926年 潘天寿《中国绘画史》
「艺术每因异种族的接触而得益,
而发挥增进,却没有艺术亡艺术的事情。
这是征之史册上,历历皆然的。
不是么?
罗马、希腊虽亡,罗马、希腊人的艺术,
却为东西各国的艺术家所尊崇推仰;
这正是为艺术的世界,是广大无所界限。
所以凡是有他自己生命的,
都有立足在世界的资格,
不容你以武力或资本等的势力屈服于排斥。
但一般神经过敏的人,
常常碰见异种族输入来的新奇东西,
他们便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去奉行拜接他;
艺术也当然不在例外。」
——潘天寿《中国绘画史》自叙
▌艺术救国
艺专时期
20世纪30年代的潘天寿
1928年,潘天寿受聘为国立艺术院
——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的中国画主任教授,
兼书画研究会指导教师。
罗 苑
1928年4月,国立艺术院在杭州成立。这所学校的建立,是为了团结全国的艺术家,从事美育的理论宣传和艺术创作,同时培养青年艺术人才,开展艺术运动,以艺术换气民族性,达到社会美育的目的。
蔡元培书「国立艺术院」校名
国立艺术院校友录
国立艺术院建院伊始,面对千篇一律、因循守旧的中国画界,校长林风眠选定极具创作个性和创新精神的潘天寿担任国画专任教授。
潘天寿(右三)与国立杭州艺专同仁赴日本考察
1928年夏,潘天寿参加学校组织的「美术教育考察团」赴日本考察美术教育,了解日本艺术教育情况。
潘天寿(前排左四)与国立杭州艺专早期教师合影
在「中西融合」办学理念的指导下,
国立艺术院西画系和国画系合并为绘画系,
且西画课时远超国画课时。
课时的不均等,
反映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激进的反传统思潮的普遍影响。
中国画的教学问题,
实质就是中国画的发展方向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
潘天寿一直对中国绘画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忧心忡忡。
1936年 潘天寿《中国绘画史》
1936年他重新修订《中国绘画史》,
书后收入论文《域外绘画流入中土考略》。
文中强调中西绘画基础不同,发展道路不一,
「若徒眩中西折中以为新奇,
或西方之倾向东方,
东方之倾向西方,
以为荣幸,
均足以损害两方绘画之特点与艺术之本意。」
体现了他对当时文化界、艺术界「全盘西化」「中西融合」等思潮的深刻反思。
抗战时期,他临危受命,出任国立艺专校长,
克服现实困境,整顿校风,规范教学,
排除各种人事关系,聘请不同观点的教授,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渐有起色。
他还勉励学生文化救国,努力攀登高峰,
体现了有强烈担当的知识分子忧时忧世的大丈夫情怀。
1936年潘天寿(右二立者)与国立杭州艺专书画研究会会员合影
潘天寿担任专业国画课程外,还担任了由绘画系以外的国画爱好者组成的社团「书画研究会」的导师。1930年绘画系西画比中国画的课时比为20:4,1934年为24:9。课时既少,学生学习时间不够,就无法深入了解中国画之堂奥,上课也就变成应付了,所以有所谓「磨墨派」的,上课时间只用来磨墨,墨磨好,正好下课。对于中国画教学的这种情况,潘天寿很是着急和担忧。
白社国画研究会(左起张振铎、潘天寿、诸闻韵、张书旂、吴茀之)
潘天寿(左三)与诸闻韵、诸乐三、张书旂、吴茀之等合影于西泠印社
1932年4月,潘天寿与诸闻韵、吴茀之、张书旂、张振铎等五人组织成立国画研究会——「白社」。「白社」作为20世纪30年代的书画社团,在抗战前的五年中,先后在沪、宁、杭、苏等地举办画展,甚获好评。并出版二期《白社画集》。
20世纪30年代潘天寿(左一)与国立杭州艺专学生
20世纪30年代,林风眠、潘天寿(后排左一)、李苦禅、李超士等在国立杭州艺专
潘天寿(右二)、钱君匋等人在西泠桥上
潘天寿在杭州艺专杂志《亚波罗》上发表的文章。《域外绘画流入中土考略》后收入他1936年修订再版的《中国绘画史》。
国立艺专抗战时期西迁图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杭州危急。杭州艺专全校师生内迁。经浙江诸暨,于江西贵溪上课一月,即放寒假。学校复转湖南长沙、沅陵。潘天寿随校内迁。
潘天寿与国立艺专师生在湖南沅陵
1938年,奉教育部命,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在湖南沅陵合并为「国立艺术专业学校」
潘天寿与张振铎合影
1938年10月,湖北告急,长沙大火,国立艺专决定由湖南沅陵内迁至昆明。潘天寿因夫人生病,遂将家属先送回浙江岳父处(缙云),随即与张振铎追赶返回学校,途中遭遇空袭,只能绕道河内至昆明。1939年冬,国立艺专奉命疏散,从昆明前往滇池之滨呈贡县安江村,借村中五古庙为校舍。潘天寿与吴茀之、张振铎同居一室。
抗战时期潘天寿在湖南沅陵的住所
昆明呈贡县安江村,1939年国立艺专曾迁居此地
抗战期间,社会动荡,学校流离,潘天寿跟国立艺专同仁一起克服现实困难,尽心投入教学工作。1939年2月,在潘天寿的提议和坚持下,滕固校长呈教育部批准中西画分两科设置,成立西画组和国画组。潘天寿任国画组主任。中西画分科教学后,学生第一年普遍学习中国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兼习山水、花鸟、人物,第二、三年分成山水、花鸟二专业授课。至此,国立艺专中西画合系十年教学始告结束
20世纪40年代的潘天寿
1940年国立艺专再掀学潮,教务主任方干民解聘,潘天寿任教务主任。7月,滕固校长因病辞职(次年病故),教育部任潘天寿为代理校长,经月提出辞职,由他人接替。
抗战时期潘天寿在浙江缙云的住所
1941年2月,潘天寿向学校请假回浙江缙云探亲。教育部电示请任国立艺专校长。但潘天寿自认缺乏干事之才,坚辞不就。1942年初春,教育部再次来电催促,因途中病倒,无法就任,仍折回浙江。1942年冬,潘天寿赴福建建阳,任东南联合大学和暨南艺术专修科教授。1943年初夏,东南联合大学与英士大学合并,潘天寿随校迁至浙江云和小顺,任艺术教育课绘画组主任。1944春,陈之佛辞国立艺专校长。夏,教育部再次来电,国立艺专师生亦一再来电请求「救救孩子」,推辞不得,乃出任校长一职。
1944年,潘天寿出任国立艺专校长,离开云和前同国立英士大学艺术专修科的师生合影留念。此前潘天寿在英士大学担任教职。(前排左四为潘天寿,左三为潘夫人何愔)
国立艺专复员文件
1946年3月初,国立艺专迁回杭州,潘天寿先行从重庆赴杭参加接收、添置设备、筹建校舍,添建办公楼和教室。8月,艺专第一批师生到达杭州。10月择国庆双日节,国立艺转在杭正式复员开学。
潘天寿为国立艺专专科学校创立二十周年纪念所写《校史》
担任国立艺专校长时的潘天寿
20世纪40年代,是潘天寿个人创作风格初步确立的时期。他在教学之余,始终不懈地进行艺术的探索。他的化繁为简的取象方式,骨架组合的构图方法,凝练苍劲的笔墨处理,构筑起鲜明的个人面貌。抗战胜利后,潘天寿辞去校长职务,专心于学术和创作,迎来了1948年他个人创作生涯的第一个高峰。
▌高峰意识
美院时期
1949年全国解放后,中国画教学坚持「三个为主」的方针,
即以人物画为主,工笔为主,写生为主,
强调中国画的写实能力,
以艺术描写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斗争,为工农兵服务。
传统文人山水、花鸟画因不能表现现实生活而遭贬抑。
潘天寿等老先生在教学中受到冷落,只有少量课时。
1953年还被安排到民族美术研究室担任研究室主任。
在这样的境遇中,
他们仍然不忘专业的建设和学术研究工作。
教学人员名单中,潘天寿等被划去名字
1949年国立艺专国画科与西画科合并为绘画系。1950年11月,国立艺专改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由于建国初期对传统中国画的认识片面、过激,传统山水、花鸟画因此备受冷落,潘天寿曾一度失去授课权。
1950年,潘天寿(后中)在杭州市郊三墩区义桥乡体验生活
民族美术研究室名单
1955年潘天寿在彩墨画科担任28课时的书法课程
1954年绘画系分为油画、彩墨画、版画三科。1955年9月三科独立成系。中国画被「彩墨画」代替,素描加水墨成彩墨画系最初之教学状况。据1955年教员全年任课总时数表,当年上半年,潘天寿教授二年级绘画系彩墨画科的书法课程,任课总时数为28小时,下半年未任课。
1956年对潘天寿等老先生重新安排的文件
1956年6月,文化部发函督促学校改变对潘天寿等人的不公平对待。
1957年后,潘天寿先后出任
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务。
他开始进行一系列的中国画教学改革,
为中国画的独立发展争取名和实。
同时提出「两大高峰」「拉开距离」等重要观点,
铿锵有力地表明了中国画应该坚持走自己独立发展道路的主张。
中国画系教员及授课安排
取消明暗素描,改为白描、速写、结构素描等。潘天寿教授山水、花鸟、题跋、书法。
潘天寿授课计划
1959年11月1日,潘天寿进行「中国历代绘画流派」问题的学术讲座。
书法讲授提纲审查会议
1962年6月12日,潘天寿出席文化部「全国美术教学会议」时指出书法后继无人,应设置书法专业,以便迅速继承。此建议收到文化部重视,随即批准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增设并试办书法篆刻专业。这是中国书法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也为中国现代书法教育事业奠基。书法篆刻专业筹备组:潘天寿、吴茀之、陆维钊、诸乐三、沙孟海、朱家济、刘江共七人。委托陆维钊负责主持筹办。此为1962年12月13日举行的书法讲授提纲审查会议记录。
成立书法篆刻专业座谈会
1963年7月,潘天寿参加成立书法篆刻专业座谈会。1963年夏,浙江美术学院成立书法篆刻科,是为全国第一个书法篆刻专业。
潘天寿书法课时间
潘天寿在百忙之中为学生开设书法课程
潘天寿的个人创作也在这一阶段迎来转折和高峰。
他结合鲜活的现实生活,
以雄健劲拔,奇崛奔放的笔墨,
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
磅礴阔大的气势,
创作了一大批表现时代的作品,
引领了现代中国画「传统出新」的创造之路。
「东西两大统系的绘画,各有自己的最高成就。
就如两大高峰,对峙于欧亚两大陆之间,
使全世界‘仰之弥高’。
这两者之间,尽可互取所长,
以为两峰增加高度和阔度,这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绝不能随随便便的吸取······
否则,
非但不能增加两峰的高度和阔度,
反而可能减去自己的高阔,
将两峰拉平,失去了各自的独特风格。
······中国绘画应该有中国独特的民族风格,
中国绘画如果画得同西洋绘画差不多,
实无异于中国绘画的自我取消。」
——潘天寿1957年《谈谈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1958年,潘天寿在杭州接受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1959年,潘天寿为鲁迅美术学院学生示范
1959年11月1日,潘天寿进行「中国历代绘画流派」问题的学术讲座
1962年潘天寿与郭沫若相聚于杭州,切磋画艺
潘天寿为学生示范指画
潘天寿曾言:「我这一辈子,是个教书匠,画画只是副业。」足见他对自身的定位和对美术教育事业的看重。他1928年被聘为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中国画主任教授,自此一生都未曾远离这所高等学府。他人生中的半个世纪都奉献给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
在西风东渐,中国传统艺术遭受严重质疑的关键时刻,潘天寿总是以艺术史家的宏博视野和高度,以实践家的非凡勇气和自信,固守中国画教学的独立性。他是现代中国画教育体系的奠基者,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画争取世界地位,他希望新时代的中国绘画,依然能够毫无愧色地作为东方绘画的代表屹立于世界艺术之巅。
潘天寿为人正直,生活简朴。他的旺盛的创造力在「文化大革命」中戛然而止。被押回老家宁海批斗,返杭途中他在一张捡到的香烟壳背面写下了最后的诗篇:
「入世悔愁浅,逃名痛未遐。
万峰最深处,饮水有生涯。」
潘天寿一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始终以践行的姿态投身到民族艺术事业,不逐名利,不计个人得失。在遭受冤屈之际,他超越了孤独、痛苦的个人存在感,而指向超脱、阔大和自由的自然观照。他留给后人的是一部值得深读的人生大书!
编辑|方舟 廖垣 张同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