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事记
新浪科技旗下专栏,创业创意报道、犀利观点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董宇辉带货艾草贴是否为香港研发# ... ·  昨天  
新浪科技  ·  【#赛力斯前三季度营收1066.27亿##赛 ... ·  2 天前  
爱范儿  ·  AI ... ·  4 天前  
36氪  ·  巨亏1700亿,孙正义压力山大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创事记

京沪网约车细则落地,我们还能愉快约车吗?

创事记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2-22 17:02

正文

12月21日下午,北京市《网约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细则》正式对外发布。


尽管之前的征求意见稿反对意见很大,但是最终版本的细则还是保留了普遍被吐槽的“京车京人”,但是细则对车型有所放松。


细则规定,网约车平台经营期为4年,到期经审核合格后可延期,网约车平台要依法承担承运人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和相应的社会责任,承担车辆、驾驶员的安全管理职责以及为人员和车辆购买相关保险。


北京网约车辆需在北京市登记,要满足北京市公布实施的最新机动车排放标准,即,5座三厢小客车排气量不小于1.8L,车辆轴距不小于2650毫米,含新能源车;驾驶员准入方面,要求驾驶员需具有北京市户籍,也就是在车辆和司机准入方面,北京市依旧延续了此前“京车京人”的规定,此外细则还规定网约车司机的驾驶证件需为北京市核发,接入网约车平台的个人和车辆必须经过审核,具备相关资质后方可上路参与营运。


相比以前的征求意见版本,车辆轴距要求缩短,基本上所有现在的A级以上汽车都可以运营,同时排量从1.8T、2.0降低到1.8。7座车5100mm长的规定也被取消。


北京还保留了5个月的过渡期,允许网约车公司在过渡区间办理相关手续。


同样是12月21日下午,上海的网约车细则也落地,同样把轴距降低到2600mm,放松了对网约车车型的限制。


从征求意见稿到细则落地,新政会对网约车产生什么影响?我们还能愉快的约车吗?

一、政策松动说明网络车定位变化

在中国的政策体系中,中央制订大的政策,各地落实细则。而北京上海的细则往往具有标志性的作用。北京上海的征求意见稿出来,其他地区的征求意见稿基本都是北京上海的缩水版(条件更放松),北京上海的正式版放松了网约车的限制,其他地区也会相应放松。


当北京要求轴距2700mm以上,排量1.8T以上中级车的时候,二线城市就可以要求2650mm的A级车,当上海也把标准降低到2600mm,不做排量门槛的时候,二三线城市很可能就放松到2550mm或者2500mm了。


把网约车的车型要求降下来,除了反对意见起作用,也说明政府对网约车的定位有所调整。


原本车型要求是让网约车成为高端产品,和出租车错误。而放松要求,说明政府已经把网约车定位到普通人出行的层次。


高端租车虽然价格高,但是数量上,如果高端定位会减掉网约车公司一大半客户,而定位在普通人出行对消费者和网约车公司都是利好。

二、户口未取消仅影响京沪市场

之前被炮轰了很久的京人京车,沪人沪车还是保留了。其实这种看起来非常不平等的政策关系到大城市人口规模控制,要取消是比较难的。最终细则保留也是意料之内。


“京人京车”“沪人沪车”门槛高,主要高在北京和上海户口的难度,外地人要在北京、上海落户难度很大,买车要摇号或者买牌照,而能落户的,能拿到牌照的一般都有比开网约车更好的工作。


“京车京人”京人京车”、“沪人沪车”实际上堵塞了外地人进北京、上海开网约车的道路。


既然,北京、上海的政策带有指导性,那么其他城市会不会也有影响呢?


答案是不会,一方面其他城市没有北京上海控制人口规模的压力,另外一方面,其他城市的户口也远没有北京上海值钱,除了天津等少数城市,落户还是比较容易的,车辆也没有限购。


所以,户口未取消仅仅会影响京沪市场。


不过,北京给网约车公司留了5个月的过渡期,在此期间,网约车和司机可以逐步替换。网约车公司会主动做这个工作。


北京、上海虽然外地人办户口难,但是土生土长从事低收入职业的北京、上海本地人还是不少的。这种规定给北京、上海本地人留出来就业机会。


以前从事一些低收入职业(譬如保洁、服务员、保安)的本地人,北京、上海郊区农村的打工者,可以学车接替外地人从事网约车。而外地司机只能找其他工作了。京沪网约车司机会出现一次大换血。


专职车辆的限牌问题,可以通过新能源汽车牌照来解决。网约车公司可以自购车辆或者补贴从业者买车。


而节假日、晚上,还是会有很多“京人京车”“沪人沪车”出来兼职。


最终市场可以满足需求,但是这种转换折腾一定会提高北京上海网约车的叫车价格。


北京、上海的政策最后会让北京、上海消费者来买单。

三、政策靴子落地,运行还有变数

从政策角度看,北京上海最终政策出台,会带动全国其他政策出台政策细则,网约车基本尘埃落定了。


但是,真正到了执行,还会有很多变数。网络规定什么车什么人可以注册,真正去注册的时候会不会有什么障碍?主管部门会不会像出租车一样要求强卖统一服装?或者强卖其他东西?


理论上的监管,事实实施起来是不是能监管的住?毕竟网约车是在不合规的情况下发展成巨大规模的,完全不合规的政策最后都执行不了,况且是已经有了合法身份的监管政策。


所以,从政策靴子落地到真正的执行情况还会有差距,需要过个一两年才会看到均衡运行的状态是什么样子。


对消费者来说,网约车需要规范,但是不要太多的管理成本。像出租车一样,打车费大部分都交了管理费,那是消费者不喜欢的。


从目前的情况看,新政实施对全国网约车公司、司机、消费者总体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北京、上海地区的消费者会多花钱,司机会大换血,网约车公司的业务也会短期波动但是长远看还是平稳发展。


我们还会愉快的约到车,只是北京、上海的用户要多花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