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就就TALK
就就,90后新媒体创业者、国家理财规划师、精致生活主义者。在银行工作4年后辞掉稳定工作,从小镇回到广州创业。时刻精进、热爱生活,分享职场干货、理财经验、成长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字母榜  ·  外资又相信中概股了吗? ·  9 小时前  
字母榜  ·  外资又相信中概股了吗? ·  9 小时前  
饕餮海投资  ·  牛市来了 ? ·  昨天  
信息时报  ·  涨幅超过黄金!网友:现在还适合入手吗? ·  2 天前  
信息时报  ·  涨幅超过黄金!网友:现在还适合入手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就就TALK

坚决反对你使用花呗!!!

就就TALK  · 公众号  ·  · 2020-03-12 11:00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把我们置顶/设为星标吧

一起在职场中精进、成长~
- 这是就就的第 190 期分享 -

问大家一个扎心问题,你们的存款有多少了?每个月能存下工资的一半吗?
可能有的人会说,我每个月的工资才几千块,远远不够买房买车,倒不如拿去吃吃喝喝算了。
千万不要这样想,假设你月薪6000,每个月存3000,如果是放进微信的工资理财中年利率为3.0600%的产品,一年就存下36482.10本息了
不要小看金钱的力量,还有时间的复利,越早有理财意识,不管工资高不高,你都能存到钱。
——就就



01
收入高,未必就能存到钱

疫情期间,不仅是对爱情的考验,也是对友情的考验。
前两天,朋友小月在群里问我们借1w,度过这次疫情便还钱。
她的公司还没有复工,莫得工资,但是她得按时交房租,得还信用卡和花呗,加起来得还8000,还得留下2000左右当伙食。
小月在广州工作,月薪1.2w,每个月房租和水电费加起来2000左右。

只要一发工资她还完花呗信用卡就去吃吃喝喝买买买,无论是衣服包包化妆品还是香水,都追求顶尖靓。
到了月尾花光了钱,不是四处蹭饭和借钱,就是哭穷吃泡面,要是逛街看上了喜欢的东西,哪怕得几千块,她照样刷信用卡买买买。
重点是,很多东西她买回来就算了,有些衣服甚至包装都没拆过。
所以她的生活两极分化,月初光鲜亮丽,月末落魄无比,还养着一堆嗷嗷待哺的信用卡。
她的工资收入不低,可以勉强维持她这两极生活的运转,但是疫情一来,工资锐减,而那些房租和信用卡欠的费却不锐减,瞬间让她的生活崩盘。
我和老蔡早就提醒过她,这么高工资应该存点钱,但是她每次都不听劝,依旧我行我素。
小月一直在群里哀求我施以援手,我无动于衷,结果老蔡这厮立马打了1w给她。
我和小月都惊呆了,老蔡的工资才6k,在广州还要房租水电费伙食费,而且她的生活质量并不差,她哪来这么多钱???
结果老蔡说自己每个月都会把一半的工资存起来,毕业两年,加上年终奖存了8万,也有点小利息。
小月这次借钱,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她缺钱,而是因为她过着一种失控的生活。
可见,收入高的人,未必就能存到钱,因为她们会因为收入高自然而言地提高消费。
而收入低的人,未必就不能存到钱,因为她们有存款意识,会想办法存钱。
很多人都会觉得,我工资那么低,还存什么钱。
其实能不能存到钱,和工资高低没有必然关系,主要是看你有没有存钱意识,有没有控制金钱的欲望。
当你能做好金钱管理,理财规划,把生活变得井然有序,你会对生活有一种可控感,哪怕风雨来袭,你也能有一丝底气。
还是那句老话:10000元月薪有10000元月薪的存钱方式,3000元月薪也有3000元月薪的存钱方式。
02
为什么要存钱?
及时行乐,享受当下不香吗?
我们社会发展得太快了,一切事物观念都瞬息万变,导致很多95后和父母的消费观大相径庭。
我师弟是我老乡,他的消费观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哪怕兜里没什么钱,也要追求最新款的手机和球鞋,衣服穿搭必须是名牌,保持光鲜亮丽的形象。
他还大放阙词地说, 花钱都要束手束脚的,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他爸妈的消费观则是能省则省,省到极致。

他们工资不高,上得养父母,下得养孩子,却硬是能存下一大笔钱在老家盖了一栋里外装修的房子。
所以师弟老是被他妈教育: “要不是我和你老爸当年节衣缩食,你和你姐现在的日子能活得那么滋润?能住上大房子?”
事实上,很多90后基本没吃过什么苦,很多人的消费观和我师弟一毛一样,网上称之为—— “新穷人”
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事实上已经负债累累了。
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可谓折射现实: “ 70后忙着存钱,80后忙着投资,90后忙着负债, 60后在忙着替自己的子女90后还债。”
根据新浪2019年11月的研究数据显示:

近6成的90后拥有实质性负债,95后的负债率最高,甚至达到了9成以上,而参加工作的90后中,实质负债人群达到了57%。
90后这一代人背负的债务这么多,难不成都是在还房贷?
非也。
根据数据显示: 90后中,只有12%的人有房贷,工作的90后也仅有25%的人有房贷。
所以大家可以想想, 毕业五年后买房的目标,你还差多远?
可以看出,房贷并不是90后负债的主要原因,除房贷外,90后的信贷资金主要使用在生活与休闲方面。
根据《2019中国“90后”消费金融发展现状监测报告》显示,

超5成“90后”将消费金融用于网购,超五成“90后”选择消费金融是为满足超前消费。
而且,超七成“90后”未来还将继续超前消费。其中,旅游、装修是“90后”期望值高的消费金融应用场景。
对于90后来说,不是钱太太太容易花出去了,而是钱太太太容易借到手了。
为什么90后花钱如流水?
有部分原因是很多人自身自制力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市场机制问题。

如今金融行业快速发展,市面上的“贷款工具”层出不穷,设满坑坑洼洼的陷阱,让年轻人一踩一个准。
当然还会伴随着各种加油呐喊的声音:
“喜欢的人得不到就很难受了,如果喜欢的东西还不能买买买,那得多憋屈啊?”
“年轻人就应该立即拥有你们热爱的东西。”
“会花钱才能赚钱,钱不是攒出来的,是赚出来的。”
“生活不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90后被毒鸡汤和“各种贷款工具”牵着鼻子走,总是负债超前消费,透支消费,只为了及时享乐。
但是从来没有人告诉过她们,如果她们没有存款意识,身上没有现金流,当洪流来时,他们将被淹没。
03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故事。
农夫的鹅会生金蛋,他每天都会把金蛋拿去卖,一段时间下来,他变得很富有。
但是后来农夫觉得一天只有一个金蛋太少了,觉得是鹅太懒惰了,他把鹅劈成两半,想把里面的金蛋全部拿出来。
结果鹅死了,再也没有金蛋能让他拿去卖了。
大家是不是觉得农夫很傻,贪了芝麻,丢了西瓜。
其实,现实中我们很多人的做法和农夫一样,杀鹅取卵。
金鹅就是本金,金蛋就是本金所带来的利息和投资收益。
很多人花完自己所有的钱,却从未养大过一只鹅。
因为他们还没等到鹅能够生蛋,就匆匆忙忙把鹅杀掉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不会有意识把鹅养大,却会有意识地用小鹅去消费自己喜欢的物品。
事实上,这真的是得不偿失。
我举个例子。
假如你有1万,拿来买包包了。
刚买回来,你很开心,自己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满足。
然而,不用多久,你可能就不喜欢包包了。
包包这种物品,只要一买回来就贬值了,无论你什么时候想要卖出去,都是贬值价。
但是呢,如果你把手头上这1万块买入一些便宜的基金产品,哪怕是不懂基金,你放进余额宝,它都可以一直为你带来收益。
从长远来看,是不是更划算?
这个道理和买房买车是一样的。
买房除了可以自住,还可以投资,放几年还可能会升值。
买车的话,只要一入手,就立刻贬值,哪怕第二天立刻转手,也是二手车,马上被压价。
所以就就一直强调一个观点,除非车是你的必需品,或者是你真的有闲钱,不然就就不建议你们先买车。
手头上有点余钱的话,还不如去学学理财,捣鼓一下基金,把你的小鹅好好养大,让鹅生蛋给你带来更大的回报,不香吗?
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现在对自己抠抠搜搜,是为了未来的潇潇洒洒,快快活活。延迟满足,是更能成就人生的方式。
04
关于存钱,我有几点小建议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 “如果我有200万,把钱存在余额宝里,每天有100多块的收入,是不是不用干活了?”
有一个回复很有趣: 有这种思维的人,根本不会有200万。
虽然是一个段子,但还是有它存在的道理。
很多人都会有个错误的思维,就是说钱会越来越不值钱,一直在贬值,最好尽早花光最划算。
其实这和享乐主义没什么区别。
你要是把钱花光了,那你就是鹅刚出生,你又把它卖掉,一直吃不到鹅蛋。而且越来越穷。
理财理财,你得先有财,才可以理。
只有把小鹅养大,你才有资格去说什么抵抗通货膨胀。
只要把小鹅养大,存好了本金,你才可以钱生钱。
那么应该如何存钱呢?
我有几个小建议。
①消费时分清哪些是必需品,哪些是非必需品,只允许自己买必需品。
一些非必需品,能不买就不买,更别为了贪便宜而去买。
大家会不会经常出现一种情况,用用贪小便宜的心态去让自己花更多的钱,买了一堆根本用不上的东西。
很多淘宝店家要求你加她微信,她会给你发个小红包。
然后这些店家每天都在你的朋友圈发优惠券,一些东西你明明不需要,但是因为便宜,驱使你去买了。
还是那句经典老话: 常用的东西,再贵也是便宜的;买了不用的东西,再便宜也是贵的。
我强烈建议,不是你需要的东西,再便宜也别要,买了就是浪费钱,说句不爱听的话,没事少看那些淘宝优惠券,这样可以省下不少钱。
②不建议“理财新手”使用花呗和信用卡。
很多人都认为用花呗和信用卡,贼好!
一是有积分可以兑换很多东西,二是可以把钱放到理财里面攒多30天的收益。
大家还记得支付宝年度账单出来的时候,每个人都在感叹: “我哪来这么多钱?”
我朋友说她用花呗买买买,就好像不是自己的钱一样,刷的时候特爽,毫无疼痛感,还钱的时候鬼哭狼嚎。
有研究表明, 花纸币的时候会比较容易让人止得住消费的欲望;当消费的时候使用电子货币,会产生阔绰的心理。

很多人在淘宝付款的时候,都会潜意识认为,花呗额度就是自己的存款余额。
所以,我不建议“新手”使用信用卡和花呗。

真正能把这些运用好的人,要么是有资金需求,可以利用多张信用卡和花呗进行“短期融资”的人,要么是经常帮公司采购的人,可以获得大量信用卡积分和资金时差。
“新手”的问题在于,定力不足和理财渠道不足,只会形成超前消费的习惯,很难刹车。
别为了一时快感,把自己的小金鹅都卖了。
③如何逼自己强制存钱?
可以根据你自己的情况,把日常消费、应急、定期分成三个比例存钱。

刚毕业不久,工资还算可以的读者们可以 把你的工资分成三个比例:日常消费30%,应急20%,定期50%。
当然,也可以使用网上广为流传的十二存单法。
假如你每个月固定购买一笔一年期的理财,每笔理财2500元,一年后,你每个月都可以获得一笔到期的理财本金和收益了。
假设年利率为4%,5年后你就拥有162489.7元本息。
我简单地研究了一下支付宝和微信的理财产品,发现里面的理财产品非常适合刚毕业出来的小朋友。

我个人建议,把你自己每个月一半的工资,买定期1年的理财产品,当是一年内的不动产。
然后把自己的应急资金放进微信的理财通——工资理财或者支付宝的攒钱计划。
- 微信理财通 -

- 支付宝 -

年利率既比余额宝和零钱通多,急用也可以随时取出来。
日常消费的资金则可以放在支付宝的余额宝或者微信的零钱通,相当于是你行走的钱包,每日还有点小钱收入。
④推荐大家看看关于理财的入门书籍:

  • 《小狗钱钱》——(博多·舍费尔)

  • 《富爸爸穷爸爸》——(罗伯特·清崎)

  • 《救救你的钱包——如何在未来10年保护你的财产》——(马克·费奥伦蒂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