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Will的粮厂研究
野生小米学家,专注研究小米的一切。(雪球ID:粮厂研究员Will)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能源观察  ·  《南方能源观察》电子刊上线!订阅方式戳→ ·  17 小时前  
南方能源观察  ·  试点碳市场仍需继续试验 ·  2 天前  
华夏能源网  ·  谁是2024风电“签单冠军”?金风第一,运达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Will的粮厂研究

粮厂研究员Will:近期小米股价的一点分享

Will的粮厂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7-10 16:47

正文

粮厂点评 ”频道致力于点评粮厂的季度财报、产品发布会、市场表现或其他重大事件,不追求信息即时性和效率性,主要为读者提供粮厂研究员的观点。



过去数周,小米集团股价从Q1财报前的20.35港币高点有明显回落,今天盘中差点重回15元区间。 很多朋友希望听听我的想法:
1. 基本面 :过去一周,我和数十位员工、股东、基金经理、研究员进行了沟通, 并没有听到任何小米基本面角度的显著利空消息 。大家对于6/27的大跌也基本是猜测,包括内存涨价带动的BOM上升、境内公募出于流动性需要减持、SU7订单回落、下半年家电排产数据低于预期等,但单独来看都不具有明显的说服力。
我想说,对于短期股价的归因分析,除了提供情绪价值,意义是相对有限的。 一方面,短期股价波动的原因实在太多了 ,有的时候单一股票的下跌仅仅因为基金整体组合的爆仓。真正的答案,从我们外部视角可能永远无法获得。 当然 对于小米,我觉得除了内部员工和关联方,也没有人比我知道的更多
另一方面, 即便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做空者想卖出总能在短期找到新的理由 。SU7就是很好的例子,最早投资者质疑牌照,牌照搞定了就质疑产品力,产品力拉满了就质疑首销数据,首销数据爆了就质疑产能,产能提升了就质疑交付,交付过万了就质疑毛利率,毛利率满足了还可以质疑第二台车和第三台车,周而复始。
所以,面对大跌我的逻辑是确定有没有明确的利空消息(例如21年的军事清单),如果没有,那就重新关注基本面,从中长期的角度看是否是你睡得着觉的标的。当然,我也完全不否认近期的持股体验不好,毕竟SU7发布会前的股价也是15块。
下面简单分享下和大家沟通的总结:
2. 汽车业务: 今年的汽车业务指引(交付、ASP和毛利)已经基本消化,大部分投资者取得了相对一致的预期,Q2将迎来首个披露汽车业绩的财报(时间点是8月下旬)。 对于未来预期的(1)小分歧 在于今年交付超过10万台能否也进一步带动毛利率提高,形成双击; (2)大分歧 在于SUV能否延续成功(即SU7是否是偶然),以及未来2-3年的汽车业务规划(车型、产能、出海等)。
很多汽车员工都和我谈到,大家低估了雷军对于造车这件事情的决心, 从很多细节上都可以看出他真的是奔着10-15年在规划;另外,造车是一个复杂体系,雷军已经看到了很多可以“ ”和“ 颠覆 ”的方向,分别对应成本和差异化优势。
3. 手机业务: (1)投资者关注SU7能否带动国内手机(也包括其他3C)市占率和ASP提高,目前从BCI数据来看效果不明显;(2) 中国区整体Q2出货量数据比较理想,全球Q2出货量也可以和苹果掰手腕 (至于谁是老二,应该很快就知道了)(3)虽然Q2手机业务的毛利下降是必然,但能否落在可接受区间(例如12-14%)—— 这个问题背后的本质是小米手机的定价权,对于每季度的毛利率是主动领导还是被动接受,能否把手机毛利率波动稳定在更窄的空间里 ;(4)苹果近期的AI手机热点,对股价提振较大,投资者关注小米的“真实”投入和对策如何。

4. IoT业务: 近期热点是空调,投资者期待空调为代表的大家电能否帮助IoT有新的增长曲线并支撑毛利。Q2是空调的peak season, Q2业绩会决定投资者对于空调全年的预期(例如今年出货量是否达到6-700万台);部分研究员对于Q2的IoT营收预期已经达到250亿元 。核心关注是空调的研发投入如何,有机构研究员认为,大家电区别于其他IoT小家电,持续研发投入是必须的,例如通过空调压缩机获得成本优势 ;同时渠道投入也很重要,这是格力成功的关键因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