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eiya
爱生活,爱成长,改变就趁现在,成长从心开始。meiya,畅销书作家,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 他爱的是玫瑰,而你是蔷薇》《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等书。目前从事心理行业。创立豆瓣小站:鹦鹉螺成长团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完美Excel  ·  使用deepseek自动填写Excel工作表信息 ·  2 天前  
完美Excel  ·  有了deepseek,还学VBA有啥用 ·  昨天  
国家外汇管理局  ·  【总台央视】激情亚冬 逐梦冰雪 ... ·  2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不会Excel公式?让DeepSeek给我们写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meiya

有娃这两年,我被大大改变的5点(一)

meiya  · 公众号  ·  · 2018-10-29 22:03

正文


时间过得很快,下个月我女儿就两岁了,有娃这两年,常常感觉时间不够用,对于时光流逝也变得更敏感。因为每天都在看着孩子长大和改变,所以对改变也变得很敏感,尤其感觉自己改变了很多。


我喜欢总结,所以总结一下,有孩子这两年,我被改变的一些地方。


1、进一步从完美主义中挣脱出来


我个性中一直以来的问题就是对人对己对事都追求完美,常常不满自己,挑剔别人,对不顺和挫折的耐受性差。在生孩子之前我一直在努力减轻自己的完美主义,不是没有效果,但是改变并不显著。


而生养孩子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呢?一地鸡毛,琐碎不堪,问题连着问题,需要长期奋战,且毫无完美可言。


生下孩子的头半年我的完美主义把我修理得很惨。


在月子里,我跟纯母乳喂养死磕。


我不是奶牛,却一直追求纯母乳喂养,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一方面我上网查各种追奶,增加奶量的办法,自己试了各种方法还是奶量不足,因为不能实现纯母乳喂养而抑郁、内疚、焦虑,另一方面又不太接受孩子吃奶粉的事,婆婆要是偷偷给孩子喂奶粉,我分分钟炸毛,但是自己又担心孩子吃饱没吃饱,会一直想要不要给孩子吃奶粉。就这么自己和自己干上了,纠结着、抑郁着。


后来我想通了,在孩子喂养和成长过程中我还要做很多的事情,比如陪玩、哄睡、洗澡、换尿布等,等她大一些我还要教育她,送她上学……纯母乳喂养其实只是养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件小事,而奶粉宝宝也很健康,另外,孩子需要一个快乐、积极的妈妈,为了追求纯母乳喂养,妈妈抑郁了,对孩子来说得不偿失。


当接受混合喂养的现实后,我心情变好,休息变好,奶量慢慢增多了,奶粉反而可以不加或只加一点点了。


出了月子,我又跟孩子的睡眠死磕。


我的女儿从还没有出月子就展现了睡渣的本质。她入睡困难,又高度敏感,对环境要求非常高,一点点声音,一点点光都会刺激她醒来,哇哇大哭。两三个月时因为肠绞痛影响了睡眠,那个时候,天黑就是全家人的噩梦,我和丈夫两个人轮流抱,从6点一直抱着哄睡到11点,期间她会烦躁得大哭,一会醒一会睡,就这样熬到11点过了才能安静得睡过去。然后开始2、3小时一醒的节奏。这其实还算好的,4个月之后睡觉周期转换,她睡得更糟了,睡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就会醒来,只有整夜抱着睡,我抱前半夜,孩子爸爸抱后半夜,她和大人才能连续睡上2、3个小时。


当一个追求完美的妈妈遇到一个睡渣宝宝,那种惨简直酸爽极了。


我控制不住地和自己较劲,“为什么她就不能好好睡觉呢?”“她睡不好,影响身高、体重怎么办?”“如果她一直这样下去,我要怎么办?”因为孩子睡觉的问题,我每天都很焦虑。她的睡觉问题牵扯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我记录她每天睡觉的时间,过分在意她今天是不是少睡了一个小时,半个小时。我开始学习各种睡眠知识,买课程学习,加入睡渣妈妈群,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整,会有一点改善,但是说实话,改善不明显,她还是入睡困难,一两个小时一醒的节奏,有时候半夜爬起来玩上个两三个小时。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不愿意对孩子进行睡眠训练。


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现实 。当我不再期待她睡得好,接受她就是这样:夜里睡一两个小时就要醒来或者要抱抱,或者要玩,或者要喂奶。我调整自己的作息,尽量让自己跟着她一起早睡,就这样,身体上的疲劳缓解了,心理上也轻松很多,后来,她夜里睡三四个小时一醒,把我惊喜坏了。


我的完美主义还体现在孩子的照顾上,一切事情我要亲力亲为,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不堪劳累只能接受别人的帮忙,可是对别人的帮忙又各种控制和要求。 我发现这也是很多新手妈妈存在的问题。不肯放手,但自己又疲惫不堪。


我会不自觉地将丈夫排挤出育儿队伍的行为,总是嫌弃他这做不好,那做不好,经常采用以偏概全的方式说话,“你看,你换的纸尿裤都漏尿了。”(其实人家换了十几次也就这么一次漏尿)。“你给宝宝洗屁股总洗不干净”(其实人家不是没洗干净,只是洗的没有我想要的那么干净)。“你动作怎么这么磨蹭。”(因为我性子急,看人家做什么都慢)。每当这个时候,还好丈夫情商高,会用很幽默的方式回应我,他要么对孩子说:“你看,你破坏我们夫妻感情!”要么他对我说:“老婆,你这样不利于团队建设啊!”


激素水平变化、新手妈妈缺乏睡眠、我和婆婆南北饮食习惯上的差异、加上我性格中的完美主义,一直在跟一些无解的问题死磕,导致我必然会患上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那段时间,我的情绪起伏很大,每天很累很缺觉却会失眠,经常有自罪自责的情绪,有时候孩子一哭我就崩溃,也跟着一起哭,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觉得自己很没有用,甚至绝望到想自杀。


后来,经过一系列自救措施和家人的支持和陪伴,我开始真正放下对完美的追求,放下控制,降低期待,接受现实之后,我的产后抑郁症得到很大的缓解,育儿焦虑也减轻很多。


完美主义的女性对产后当母亲的期望往往容易过高以至不现实,比如要求自己对孩子要百分百陪伴,百分百有耐心,或者要求自己对孩子的所有问题都能解决,或者把这种完美主义放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每个月的身高体重要长多少,运动能力发展要如何如何,结果自己抑郁、焦虑,孩子也跟着焦虑,孩子焦会增加哭闹,妈妈又觉得自己没有带好孩子,结果形成恶性循环。


产后抑郁的那几个月,从长远来看,是上天给我的一份非常宝贵的礼物,让我学会放下完美,也放过自己,接受不完美的现实世界。


养育孩子这两年,不停地提醒我生活没有完美,只有拥抱不完美的孩子,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生活,才能拥有更自由的完美人生。



2、变得更柔软


我本来心肠比较软,泪点也比较低,有了孩子之后,我的心变得更柔软了,看很多东西都有一种为人母的感觉。


昨天老公和孩子一起看一个视频,一只小狗奋力救一只掉进洞穴里的小猫,我经过旁边看了几眼,眼泪就出来了。因为内心的柔软,在生活中就很容易被感动。


无论在网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一些新闻或者是事件,我也很容易带入个人感受。比如有的时候看到有关孩子的新闻,幼儿园虐童,幼儿园饭菜有问题等新闻,我会很气愤,会想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怎么办?有时候看到这类新闻,会感到自责和不安,觉得自己把孩子带到这个糟糕的世界上来。再比如知道有朋友的孩子上高中就怀孕生子了,我会连着想这个事情好几天,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我的女儿身上,我会怎么做?我会同意她生下这个小孩子吗?我想,我会分析做这个选择的利弊得失,如果这样她还坚决要生,我只能尊重她的想法。一起帮她带孩子,也鼓励她完成高中、大学的学业。 最后会得出一个结论:在这件事上其实任何选择都没有对错,也没有哪一个选择的代价是她无法承受,会毁掉人生的。我们的人生不会那么容易被毁掉。


变柔软还体现在我现在看到任何一个人受苦,心里容易感同身受,为ta感到难受。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对于我的来访者,我比以前更容易看到他们的难和不容易,更容易理解和共情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看到别人受苦,我心理也会难受。我们小区有的老人年纪比较大了,但是还带着两三岁的孙子捡塑料瓶、纸箱子之类的,夏天热得满头大汗,或者拖着一堆捡来的垃圾缓缓移动,我就会觉得很心疼。在游乐场,有的孩子,在家里没有得到大人足够的情感关爱和重视,看到我和女儿玩得开心,就跑来和我们一起玩,等到我们要回家了,孩子拉着我的手叫“妈妈”,或者说“不要拜拜”,我心里也会感到一阵难过。


有了孩子之后,我好像更能体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对于他人有了更多的关怀和怜悯。


也许有的人会说这是矫情,但是我却觉得这是当妈后很棒的体验。 一个内心柔软的人,也许会更容易受伤,但是也更容易被感动,被温暖,被治愈。一个内心柔软的人,情感变得更丰富也更深刻。他们知道万物相连,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所以会对父母、家人、身边的人,甚至陌生人有更多的善意和温柔。


人们总用“女子本弱,为母则强”来形容当妈的女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对这句话有说不上来的不喜欢。也许是觉得当妈本来就很累,所以对女人当妈不应该再给更多的要求或者标准。再说,女人本来也不弱,当妈也不必一定就要强。


但是我觉得当妈后,每个女人多多少少都会因此被改变。 当妈后,你有哪些改变?你被改变最大的地方是什么? 欢迎给我留言。


近期热文:

不用等待男人的成全,你可以直接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劝君惜取眼前人,别把拥有视为理所当然

《找到你》让我看到一个女人当妈后最绝望的不是没钱给孩子看病,而是“一个人”的孤立无援

心理学解读|张雨绮“家暴”老公后离婚,为什么迎来网友一片掌声?



微信又改版啦!

大家最近是不是不容易找不到我呢?

所以请你们动动手指将公号“meiya”

设为星标哟。


星标的方法在这里

第一步: 点击文章最上面的蓝色字体:

meiya

第二步: 点击右上角的三个小点点,

就可以设置星标或置顶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