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菠萝斑马居住指南
菠萝斑马,中国人自己的家居审美指南。同时致力于提供令人怦然心动的原创家居产品,为中国家庭带来更多欢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单  ·  这 23 种火锅太香了,不信你都吃过! ·  2 天前  
羊城晚报金羊网  ·  废弃年花年桔别乱扔!广州市713个临时收集点 ... ·  昨天  
手艺门  ·  你的收纳小能手,让家不再凌乱~ ·  昨天  
手艺门  ·  你的收纳小能手,让家不再凌乱~ ·  昨天  
物种日历  ·  长辈们的没苦硬吃:冬天不开暖气,靠硬扛 ·  2 天前  
物种日历  ·  长辈们的没苦硬吃:冬天不开暖气,靠硬扛 ·  2 天前  
清单  ·  开工大吉,收下这 6 件转运好物!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菠萝斑马居住指南

日本硬核流感实验,结论只有三个字

菠萝斑马居住指南  · 公众号  · 家居  · 2020-02-06 10:30

正文



   
太难了。 昨天我们上架了一波清洁消毒类产品,发文才1个小时,好几款都快断货了。

晚上买手小姐姐又加班加点,联系到2款消毒类新品,都放在今天二条里了,昨天没买到的朋友赶紧先去看看。

菠萝斑马会尽全力为大家寻找科学的防护产品,保证货源和价格,不定时上架,最近大家可以多留意一下我们每天早上10:30的更新。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日本的硬核流感实验。


这档节目叫『差距在哪里? 』(この差って何ですか?)。 在疫情肆虐的时候,为什么有的人感染了,有的人却没有感染?

这个实验就特别直观地模拟了 流感病毒的传染路径 ,告诉你什么样的行为容易被传染,反正看完之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1.飞沫感染


飞沫感染,这个专家已经科普过无数遍了。


通常来说,咳嗽人士喷出的飞沫,有一个1米的安全距离。 但是在这个实验里,飞沫比我们想象得要更可怕。

在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飞沫的污染半径最大能有3米


也就是说,如果患者站在拥挤的地铁里打喷嚏,几乎同一车厢的10多位乘客都有感染风险。


韩国电影“流感”里,也有一个镜头,直观地演示了飞沫的传播。 隔着屏幕我都觉得自己快被感染了:


结论是什么,就是专家反复强调的: 戴口罩!


2.接触感染


接触感染的威力,比飞沫要更可怕,尤其是在家中,家庭人员密集交流的情况下。

在医生的指导下,节目组请到了小阪的一家7口人来做这个实验。 除了爸爸妈妈,还有80岁的奶奶,2位中学生姐妹和5岁的双胞胎。


在其他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爸爸池也的手上,被涂上了 看不见的荧光剂 来模拟病毒,只有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才会出现荧光。


一家人以往常的状态,在家中生活两个小时。 最后结果谁粘上了病毒呢?

毫无意外, 和父亲的手有直接接触的双胞胎儿子


完全感染,手上和脸上都沾满了涂料。

注意了,家中的小朋友,会经常不经意触摸自己的眼睛和嘴巴周围,所以非常容易把病菌搞得满脸都是,尤其是眼睛和嘴巴这样的黏膜部位!

除了这两位小朋友, 家里的另外4人,都和爸爸没有直接接触 ,他们的感染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妈妈、姐姐、妹妹,都感染了!

为什么根本没有接触到爸爸,她们依然搞得满脸都是呢?

首先是姐姐,碰到了爸爸开过门的 门把手


然后,长头发的姐姐,经常有 整理头发的小动作


通过触摸头发和脸颊,涂料就像粉底液一样无死角地附着在了她的脸上!

妹妹,在和两双胞胎兄弟玩耍的时候,通过 传递皮球 ,把皮球表面的病菌带到手上。 然后和姐姐一样用手触摸了脸颊,OUT!


妈妈呢,则是在抱起弟弟的时候,弟弟的手直接触摸到了她的脸上。


真的太可怕了。

看到这里,就可以得出这个特别硬核的结论,想要阻止病毒传播:

别! 摸! 脸!

我们在不经意间,都会出现揉眼睛、整理头发、擦嘴角、挠痒痒这些动作。 而脸上,正是最容易感染的黏膜细胞的集中地。

我们的嘴唇、眼皮、鼻腔和口腔里都有大量的黏膜细胞,当病毒以某种方式接触到你的黏膜,与受体结合,感染就开始了。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减少触碰脸部的无意识小动作。

比如: 把刘海夹上去、眼睛痒了不要用手揉、不要直接用手挖鼻子、擦嘴巴。

如果实在控制不了你的手,可以强制性地给自己戴上一个这种淘宝上到处都能买到的防晒面罩:


这样每次用手触碰脸部的时候,就会被挡住。

家中唯一没有被感染的人,是奶奶。


但她也和其他人一样,触碰过爸爸碰过的地方,比如冰箱、桌面等等啊。


她是怎么避免脸上粘上无处不在的荧光剂的呢?

因为 奶奶全程都站在水池边洗碗洗菜,长时间流动的水冲走了她手上的染料


没错,预防的办法就是这么粗暴、简单:

勤洗手

因为在家里,几乎不可能避免接触,病毒细菌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比如遥控器、零食袋的内部、楼梯扶手、门把手……


勤,意味着当你触摸到家具玩具前后、吃饭前后、上厕所前后、和家人有肢体接触的前后,最好都要洗洗手。


3.洗手容易忽视的地方


既然洗手这么重要,大家都洗对了吗?

并没有。

另一个节目,同样用荧光剂的方法,检查了3位女性的洗手效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