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的一个美国沿海小镇,八岁小男孩Pepper(雅各布·萨尔瓦提 Jakob Salvati 饰)天生矮小瘦弱,为此没少受同龄人欺负,还被取绰号为“小男孩”(little boy)。
他最好的朋友兼搭档,就是自己高大魁梧的父亲詹姆斯(迈克尔·拉帕波特 Michael Rapaport 饰)。在父亲的教导陪伴下,Pepper渡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直到父亲应召入伍,投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中去。
就在Pepper期待父亲回家时,噩耗传来,他的父亲在菲律宾被日军虏为战俘,生死未卜。而此同时,Pepper和他哥哥London(大卫·亨瑞 David Henrie 饰)将战争仇恨发泄在镇上的一个日本人桥本身上,为此兄弟俩都接受了相应的惩罚。
神父为了教育Pepper,将一个“古老的清单”交给他,
只要他把清单上的任务都完成,他就能拥有可以移动大山的信念和力量,从而就能把他的父亲从二战战场中带回来。
这个清单的其中一项,就是和日本人桥本成为朋友……
有时候我们相信,是因为我们选择相信,相信所希望发生的事情终归会发生。因为对父亲的爱,
所以小男孩相信‘荠菜籽大小的信念能撼动大山’,
他相信完成牧师的清单能让父亲回来,他相信对着大海那端日本的方向发功,能帮助结束战争。因为是他唯一能为远方身处险境的父亲做的事情,他满怀着爱和希望,倾注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想做到最好。
爱的对立面是恨,那么对于伤害我们所爱的人的‘敌人’,我们应该怎样表达‘恨’呢。
最容易的宣泄方式是暴力相向。桥本是日侨,尽管他没有参加过战争,他在美国已经40多年,早已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了,但由于自身难以改变的日本的种族,在小镇居民眼里,他就是‘敌人’,大家都有权利向他表达恨意。
也像近些天因为疫情的缘故发生的地域性歧视,武汉人在国内其他地方,甚至中国人在外国,常常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尽管这些人是无辜的,但他们却很容易成为许多人表达仇恨的目标。
在施暴者的眼里,恨意一旦得到了宣泄,正义就能得以伸张,或人格得以提升。
里面的日本人告诉小男孩说,
不要测量从地面到头顶的距离,而是测量头顶到天空的距离,
那小男孩就是这个镇子上最高的人。
恨能挑起纷争,爱能遮掩一切过错。
拥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但是信仰总会在慢慢渐长的过程中变的不再那样笃定。因为我们不再是小孩子的模样,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总是限定在自己理性的范围之内,越来越难有单纯,纯粹的信念去相信。
孩子多么纯真,他们的眼里相信一切都是可能的。
电影做到了以轻松的基调讲述一个本来乏味的故事,如果信念不够强烈,估计小男孩也不会想方设法完成神父给的“任务单”。在小男孩日复一日的对着太阳的方向使用“信念”时,怎不叫人动容为他那份执着,
在小小的身体里,面对嘲笑,他始终坚持相信可以,就是这么简单。
难道众人都不相信吗?不,他们是不敢相信,因为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就算发生,也只是巧合,结果还是不信。当所有人看着小男孩对着大海“吼”时,他们其实也希望战争能够停下,亲人早日回家,只是他们不敢相信。
特别感动的就是他们的这两句台词:
“Do you believe you can do this"
“Yes farther , I believe me can do this"
父亲告诉他的这句话一直支撑着他的信念,移动瓶子、移动大山、让战争结束,这些偶然似乎成了必然。让人相信强大的信念可以战胜一切。
故事其实很简单,但是简单的故事深深打动人心,在这部电影里有伤心的眼泪,有开心的眼泪,也有幸福的眼泪,也有撕心的痛
。
或许,你我要像故事中的小
男孩学习,简单地相信:
山也是可以移动的
战争是可以结束的
父亲最终是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