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寿光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如何通过“寿光模式”推动蔬菜产业向全国乃至全球扩展。特别是利森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植物工厂”项目,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并成功在多个国家建立种植园区。同时,寿光农业的合作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品牌蔬菜畅销全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寿光蔬菜大棚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冬暖式蔬菜大棚在寿光试种成功,结束了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寿光模式”不仅在国内开花结果,还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向海外输出,走上了“播绿全球”的道路。
关键观点2: 利森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植物工厂”项目
该公司通过智能控制温室环境,实现了集装箱种植生菜等蔬菜的生产模式。这种技术摆脱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占地面积小,方便移动,适合在自然恶劣条件下进行生产。目前已经出口到中东地区多个国家。
关键观点3: 寿光农业的国际化合作及成果
依托“寿光模式”,利森特公司已经成功在全球40个国家建立种植园区。企业不仅在硬件上创新突破,还通过精准服务和技术人员输出,实现全球化布局。寿光农业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品牌蔬菜畅销全球。
正文
36年前,冬暖式蔬菜大棚在寿光试种成功,结束了我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开启了蔬菜生产“绿色革命”的序幕。多年来,随着蔬菜产业的迭代升级,“寿光模式”不但花开全国,还沿着“一带一路”不断向海外输出,走上了“播绿全球”的道路。
在利森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内,智能焊接机械臂挥舞,将镀锌钢材焊接成标准件;车间外,一辆辆卡车满载温室材料整装待发;还有一旁正在调试的集装箱植物工厂,它们也将在几天后发往中东地区。
“它是全封闭的,可以人为地去调控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一个集装箱,配上一套物联控制系统,就能28天种植一茬生菜,每个月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
这种“植物工厂”不仅可以让蔬菜生产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同时占地面积小,方便移动,适合在自然恶劣条件下进行生产。目前已经出口到中东地区的多个国家。自2016年以来,利森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不断与国际农业企业深入合作,为海外客户提供选址、建棚、种植、销售、培训的全链条服务。
“我们不仅仅是帮助他们种植蔬菜,而且可以把寿光非常先进的种植技术带到国外,像在非洲的几内亚,现在有十六七个人员在进行蔬菜的种植技术服务,温室建设好之后,人员跟当地的工人进行合作,指导他们种植蔬菜,产生更好的经济价值。”
依托“寿光模式”的卓越优势,利森特已经将寿光温室大棚“建”到了全球40个国家,打造了294个种植园区。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企业还在“硬件”上创新突破,其自主研发的弧形钢梁,能让温室抗风等级提升至12级,在中亚多风地区深受欢迎。
“我们会根据种植作物的季节、品种
以及各地区的气候条件
的不同,会对温室进行一些设计上的提升改造,现在有30项专利。”
“硬基建+软服务”,让寿光温室大棚在海外扎根。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畔,借助利森特公司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西红柿亩均收入是过去的6倍;在沙特新未来城,利森特公司建造的智能玻璃温室为当地输送90%的有机蔬菜。今年,企业还将在东南亚建设种植技术共享中心,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建农业合作中心,真正让“寿光模式”“绿”播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