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Global PI Talk 胃癌环球视角 | 第四期"圆满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球的顶级肿瘤学专家,围绕HER2阳性胃肠肿瘤的最新治疗进展深入探讨,特别聚焦T-DXd在相关领域的最新临床成果。大会特别邀请英国皇家马斯登医院的Ian Chau教授以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徐瑞华 教授、王峰 教授等多位中国专家,共同交流与分享。与会专家重点分享了基于精准治疗与免疫治疗结合的新策略,进一步推动了HER2阳性癌症治疗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创新发展。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致欢迎辞,向远道而来的皇家马斯登医院Ian Chau教授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同道表示热烈欢迎。适逢新春佳节临近,徐教授指出,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学术交流搭建了平台,更为新春佳节增添了一份浓厚的学术氛围。
随后,英国皇家马斯登医院Ian Chau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他对主办方的盛情邀请表示感谢,并分享了再次来到中国的喜悦之情。他表示,能够与全球同行共同探讨消化道肿瘤的诊疗经验,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体系和理念,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和荣幸。
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功教授的主持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帆教授为与会者介绍了中山大学肿瘤中心的历史与成就。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发展为华南地区最大且综合性最强的癌症治疗中心之一,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排名前列。肿瘤中心的医学肿瘤学科由管忠震教授创立,至今已有超过50年的历史,致力于为癌症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陈教授详细讲解了胃肠癌团队的组成与发展情况。该团队由多位资深专家领衔,拥有88张专门用于胃肠癌治疗的病床,2024年度接诊超过5000名患者,并开展了多项注册性临床试验。研究成果也在国际顶级期刊中发表,包括Nature Medicine和Cancer Cell等,获得了全球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在研究方面,陈教授重点介绍了胃肠癌领域的多项创新研究,特别是在免疫疗法和化疗结合疗法的探索。团队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胃肠癌患者进行精准分型,开发了多种针对性治疗方案。例如,他们通过优化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方案,发现将抗PD-1抗体与化疗药物相结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和反应率。此外,研究团队还在试图通过分子标志物的筛查,找到能够预测免疫疗效的关键因素。
陈教授还分享了他们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突破,特别是在结直肠癌和胃癌的免疫治疗方面的成果。他提到,针对不同的基因突变和肿瘤微环境的特点,团队已经开展了多个免疫治疗临床试验,并取得了积极的初步结果。尤其是在一些难治性胃肠癌患者中,通过免疫治疗结合靶向治疗的策略,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望未来,陈帆教授强调了胃肠癌研究中心在推动全球胃肠癌研究和治疗方面的愿景。他表示,中心将继续扩大其临床研究的规模,并深入开展基础与转化研究,力求为全球胃肠癌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他还介绍了中心未来的发展计划,包括在广州和甘肃等地的多点布局,进一步推动癌症治疗技术的创新与临床应用。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帆教授
结直肠癌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居高不下,而HER2阳性结直肠癌作为一种相对较少见的亚型,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HER2阳性在结直肠癌中的发生率较乳腺癌和胃癌低,但研究表明,HER2靶向治疗在改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潜在的治疗优势。近年来,随着精准治疗的迅速发展,HER2靶向治疗已逐步成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
英国皇家马斯登医院的Ian Chau教授分享了一例53岁男性患者的治疗案例,该患者在术后化疗后出现肺转移及肾上腺转移,基于HER2阳性状态,团队选择了HER2靶向治疗。Ian Chau教授指出,HER2阳性结直肠癌在转移性病例中的发生率约为3%[1],常出现在RAS野生型患者中,RAS突变患者中则较少。此外,他提到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差异可能影响HER2诊断结果,其中FDA批准的方法更具优势。
关于HER2阳性结直肠癌的预后,Ian Chau教授提到,尽管部分研究认为HER2阳性预后较差,但也有研究显示HER2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期优于HER2阴性者。这种分歧可能与检测方法和患者分型有关。针对治疗选择,他推荐T-DXd)这种ADC在多项研究中表现出优异疗效。在DESTINY-CRC01研究中,T-DXd显示出45.3%的客观缓解率(ORR)和15.5个月的中位总生存期(OS),显著优于传统治疗[2]。
此外,Ian Chau教授还探讨了不同检测方法对T-DXd疗效预测的影响,尤其是液体活检(如ctDNA检测)可能与组织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他强调结合多种检测手段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优化HER2阳性结直肠癌治疗至关重要。
Ian Chau教授最后总结,HER2靶向治疗尤其是T-DXd的应用,为HER2阳性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尽管仍面临耐药性和治疗方案优化等挑战,但精准治疗的发展为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
英国皇家马斯登医院Ian Chau教授
讨论环节1·Global Top Talk CRC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涂水平教授的主持下,与会嘉宾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Q1:在肠癌患者中,是否常规检测HER2状态,选择何种检测方法,且ADC药物在HER2阳性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如何?
专家们强调,HER2状态检测对肠癌治疗决策至关重要。常用方法为IHC和FISH,NGS则适用于复杂病例。尽管NGS提供更多分子信息,但IHC和FISH仍是首选。针对HER2阳性肠癌患者,尤其是HER2高表达者,ADC药物如T-DXd展现了显著治疗潜力,为传统疗法无效的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Q2:T-DXd在合并RAS/RAF突变的肠癌患者中有效,如何看待其在该人群中的治疗价值?
对于合并RAS/RAF突变的HER2阳性患者,专家指出,尽管RAS突变会影响标准治疗效果,但DESTINY-CRC02研究显示T-DXd在这一人群中仍具有一定疗效(ORR为28.6%)。ADC药物展现了在多种分子背景下的潜力,能够绕过传统疗法的耐药机制,为RAS突变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专家认为,随着临床数据的积累,ADC在该人群中的应用价值将进一步明确。
随后,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风华教授的主持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邱妙珍教授分享了晚期HER2阳性胃癌的治疗进展,特别是关于HER2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ADC药物研究成果。她指出,精准选择治疗方案是当前的关键,尤其是如何将免疫治疗与靶向药物结合,以提高疗效。针对HER2低表达和合并其他基因突变的患者,仍需深入探索其治疗潜力。
随后邱教授介绍了多个临床试验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在KEYNOTE-811研究中,帕博利珠单抗(PD-1抑制剂)与HER2靶向治疗的联合使用显著改善了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OS[3]。然而,该研究也发现,对于PD-L1 CPS评分低于1的患者,免疫治疗并未带来预期的获益。此结果强调了PD-L1表达水平在免疫治疗中的重要性,并为将来免疫治疗的应用提供了指导。
此外,邱教授重点介绍了T-DXd作为一种ADC在HER2阳性胃癌中的应用。T-DXd已经在多个研究中展示了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在DESTINY-Gastric03研究中联合治疗的高ORR和良好的安全性为其在一线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尤其是与化疗或免疫治疗的联合使用,显著增强了抗肿瘤活性,并为HER2阳性胃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4]。
对于低表达的HER2阳性患者,T-DXd的旁观者效应被认为是其产生疗效的关键因素。尽管这些患者的HER2表达较低,但T-DXd通过将药物有效载荷释放到邻近癌细胞,仍然能够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DESTINY-Gastric01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点,表明即便在HER2低表达的胃癌患者中,T-DXd也能产生不容忽视的疗效[5]。
邱教授还讨论了其他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如DESTINY-Gastric05研究和ARTEMIDE-Gastric01研究,这些研究继续探索T-DXd与免疫治疗结合的效果。特别是在DESTINY-Gastric05研究中,患者首先通过PD-L1 CPS评分筛选,若评分≥1,则随机分配至T-DXd加化疗或T-DXd加帕博利珠单抗组。多项类似的研究也正在进行,进一步推动了免疫治疗与HER2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
在ADC药物的不断发展中,邱教授提到RC48作为另一种针对HER2阳性胃癌的ADC药物,已在中国获批用于三线治疗。RC48在C008研究中的数据表明,尽管其治疗效果稍逊色于T-DXd,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6]。此外,ARX788作为另一种新兴的ADC药物,已在I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客观缓解率,并为二线治疗HER2阳性胃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邱教授最后总结,HER2阳性胃癌的治疗已取得显著突破,但未来仍需进一步优化患者选择和治疗组合,克服耐药性问题。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积累,HER2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结合有望为患者带来更优方案,推动标准治疗的发展。
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志强教授的主持下,与会嘉宾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Q1:CPS评分在ADC联合治疗中的价值?
专家们一致认为,CPS评分在ADC联合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对于PD-L1表达较高的患者群体,CPS评分≥1的患者通常能够从ADC联合免疫治疗中获益。未来,需要通过更多的临床数据来验证这一策略的广泛适用性。
Q2:HER2-low能否成为胃癌新亚型?
对于HER2-low的胃癌亚型,专家们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尤其是在早期临床试验中,HER2靶向治疗在这些患者中的疗效显示出潜力。随着HER2低表达患者群体的不断增大,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治疗方案探索,以期改善这类患者的预后。
Q3:未来精准治疗靶点如何选择?
专家们表示,随着HER2和CLDN18.2等多种靶点药物的不断发展,未来精准治疗靶点的选择将更加多样化。除了靶向药物的疗效外,药物的安全性、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肿瘤微环境的影响也将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次大会不仅展示了HER2阳性胃癌和结直肠癌的最新研究进展,还为多领域临床医生与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了跨学科合作与经验分享。会议重点探讨了HER2阳性患者这一亚群体的治疗潜力。尽管该亚群体在结直肠癌中的比例较低,但仍然拥有广泛的患者资源,未来有望在此基础上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与合作。此次会议不仅为专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合作机会,还为未来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特别是针对HER2阳性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的开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合作基础。
扫描二维码观看会议回放
1. Singh H, Kang A, et. al.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HER2 amplification, overexpression, and positivity in colorectal cancer. JNCI Cancer Spectr. 2024 Jan 4;8(1):pkad082. doi: 10.1093/jncics/pkad082.
2. Yoshino T, Di Bartolomeo M, et. al. Final results of DESTINY-CRC01 investigating trastuzumab deruxtecan in patients with HER2-expressing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Nat Commun. 2023 Jun 7;14(1):3332. doi: 10.1038/s41467-023-38032-4.
3. Janjigian YY, Kawazoe A, et. al. Pembrolizumab plus trastuzumab and chemotherapy for HER2-positive gastric or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interim analyses from the phase 3 KEYNOTE-811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23 Dec 9;402(10418):2197-2208. doi: 10.1016/S0140-6736(23)02033-0.
4. Y.Y. Janjigian, H.W.M. van Laarhoven, S.Y. Rha,et al.1401O Trastuzumab deruxtecan (T-DXd) monotherapy and combinations in patients (pts) with advanced/metastatic HER2-positive (HER2+) esophageal,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GEJA): DESTINY-Gastric03 (DG-03).Annals of Oncology.2024;35(suppl_2):S878.
5. Shitara K, Bang YJ, Iwasa S, et al. Trastuzumab deruxtecan in HER2-positive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exploratory biomarker analysis of the randomized, phase 2 DESTINY-Gastric01 trial. Nat Med. 2024 May 14. doi: 10.1038/s41591-024-02992-x.
6.https://ascopubs.org/doi/10.1200/JCO.2020.38.15_suppl.4560.
责任编辑:Kingsley
排版编辑:tangjie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