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粉丝都
知道
,我不是一个正能量的公号作者。但从
2018年开始,我就计划 每年的1月中旬会发表一篇经个人研究分析后推荐的热门行业领域。去年同期的主题是宠物与游戏,今年的主题是眼镜。(临近过年,不能总是压抑悲观,日子还是要过的)
基本逻辑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未来可以预见的各种电子设备产品如
VR/AR、可穿戴式电子设备、AI设备等都将陆续出现,伴随这些产品问世的相关服务与应用也会相继落地。
这些设备都将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广泛使用。尤其在提倡数字化概念的发展方向下,电子设备类产品的爆发潮是可以预见的。
电子设备的使用对人类眼睛造成的创伤是不可逆的。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手段能够控制电子设备对人眼的伤害。为此,当人眼受到创伤后依靠外部设备(眼镜)修补视觉成为了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近视问题的扩大化及低龄化趋势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持续的。即整个眼镜市场的需求会随着近视患者增多而增加。由于视觉是人体五感中最重要的感官,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视觉都是最重要的。因此,视觉修复对于日常生活与工作而言已经达到刚需级别。
市场
现状
2019年4月2
9
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张勇
在新闻发布会上称,
“
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0%
。
小学阶段从一年级的
15.7%增长到六年级的59.0%,初中阶段从初一年级的64.9%增长到初三年级的77.0%
。
高三年级学生高度近视,也就是近视度数高于
600度,在近视总数中占比达到21.9%
。
”
一般而言,近视程度
50度-
325
度称为低度近视、
325度-
600
度称为中度近视、
600度以上称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
会增加视网膜脱落、脉络膜血管增生、白内障等致盲性并发症的发病率:以视网膜脱落为例,对于近视度数低于
475
度
的患者,该病的概率是
0.015%;而对于600
度
以上的高度近视患者,该概率增加到了
3.2%。
对比全世界水平,中国的孩子普遍都有近视问题。即我们的下一代大多需要佩戴眼镜。
众所周知,国内消费者可能未必愿意在自己与老人身上花钱,但对于孩子,一家人可能会用三代人积蓄投入到孩子身上。孩子的近视问题主要影响的是孩子日常学习,这是所有家长都不会容忍的问题。
在近视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相关消费支出必然增加。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市场,而是有没有满足消费者的产品。
需求落点
就当前的科技水平而言,近视问题无法根治。类似激光手术、
ICL手术等方法可以虽暂时修复视觉损坏,但激光手术的风险和后遗症也是需要引起警惕的。
因此,处理近视问题就局限于预防和修复。目前,预防近视的方法主要依靠各自用眼习惯。为此,有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约束市场上相关产品。
2018年8月30日,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
然而,从现今的
实际
情况看,预防措施的效果微乎其微。如果有什么关于预防近视的有效产品能推出的话,也会成为一片金矿。
但在有效防控近视产品面世前,
针对当前不可逆的大规模近视问题,唯一的方法修复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