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行圈
投行圈是您身边垂手可得的互联网投资银行!助您创业、展业、传业;助您创富、聚富、传富!【温馨提示】本系统展示的信息并不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调研心得  ·  很惨烈,机构重仓股闪崩! ·  2 天前  
饕餮海投资  ·  昨日重现? ·  3 天前  
饕餮海投资  ·  很严重了,劝大家极限存钱吧,从今天开始!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行圈

一笔交易亏了6.5亿美元,却成就了孙正义和金士顿创始人之间,枭雄与儒商的佳话

投行圈  · 公众号  · 投资  · 2017-07-12 16:05

正文


这两天,读到一个并购故事,非常有感触,很值得与大家分享。


故事的一方是孙正义,举手投足之间枭雄风范尽显,另一方是华人企业家杜纪川和孙大卫,他们是全球最大的内存模块制造商Kingston (金士顿)创始人。



而谈到这个故事,不得不先从杜纪川和孙大卫这二人的创业史开始说起。


01



大陆出生、台湾长大、移民美国30余年,这便是外表看来沉稳内敛、文质彬彬的杜纪川的人生履历。

  

在台湾读完高一后,杜纪川从高雄搭舢板船偷渡到香港,再以大陆难民身份取得香港居民证,1962年转赴德国,在Techniche Hochschule Darm-stadt攻读电机工程学位,1972年移居美国,从房地产销售工作起步谋求发展。

  

干房产销售期间,杜纪川在篮球场上遇见了一生的挚友——后来的创业搭档孙大卫。相投的兴趣,让二人相见恨晚,时常一起交流,盘算追求美国梦的机会。

  

当时,孙大卫在一家科技公司做硬件工程师。他常常和杜纪川提起,公司做一块电脑主机板成本200美元,售价却高达2000美元,而且根本不愁卖,赚钱效应实在惊人。


学工科出身,又在地产销售中有了销售自信的杜纪川从中听出商机:不如我们也来干这样的生意,你来设计主板,我来负责销售。

  

于是,1982年,二人同时辞职,在杜纪川家里的车库创办了专门做服务器内存的公司CAmintonn。因为赶上了美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的生意出奇的好,常常是产品还没出来,人家就已把货款交到他们手上。
  

两年后,一家计算机公司希望收购Camintonn,深感创业艰辛,也没什么宏图大志的两个人,觉得钱赚到这样已经差不多了于是卖掉公司,把各自分到的100多万美金交给股票经纪人去做投资,开始了安逸闲淡的生活。


不想天有不测风险。1987年10月,华尔街爆发了著名的1987大崩盘,两人血本无愧,全部归零。


一天之内,从百万富翁变成了一无所有。


这时候,他们已经40多岁,人到中年,一般人遇到这种大起大落,很难再有平常心去做事。他们俩估计压力也很大,不敢告诉家人,每天在咖啡厅琢磨接下来干什么,他们互相勉励的话是: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但是,路还是要走下去。


1987年10月17日,杜纪川翻箱倒柜,在车库里找到了2000美元,充当了新公司的启动资金。就这样,他们开始重新创业,并为公司取名“金士顿科技”



也许是他们有成功创业的经验和基础,也许是环境所迫没有退路,这一次创业很快获得了成功。


1992年,金士顿被媒体评选为全美成长最迅速的私营企业;1995年,金士顿凭借13亿美元的营收成为全球第一大DRAM(动态随机存储卡存)公司,成功跻身“十亿美金俱乐部”。纪念这一成绩,公司还在《华尔街日报》等媒体以“衷心感谢!”为题刊登巨幅广告,致谢供货商和代理商,并列出了每位公司员工的姓名。



02



当时的金士顿像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其发展飞速引起众多资本大鳄的注意,当然也包括孙正义。



于是,1996年,信心满满的孙正义走进杜纪川和孙大卫的办公室,开出一个不容拒绝的条件:以15亿美元收购公司80%的股份。


孙正义做事就是霸气,不过这很符合他的风格,要不也不会有后来的“跟马云聊了五分钟后就决定投资阿里巴巴”的传说了。


杜纪川与孙大卫都是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他们自称没有什么雄心壮志,而且已经卖掉一次公司,过上潇洒的日子。唾手可得的巨大财富,让他们再度向往起云淡风轻的恬适生活,因而决定该放手时就放手。


然后,他们做了一件震动全美的事情,在获得软银10来亿美元的首笔收购款后,杜纪川和孙大卫拿出1亿美元现金分给了金士顿所有员工。依靠这笔意外横财,金士顿的普通员工都可以买到好几部法拉利。


接过金士顿之后,孙正义展开了他的硬件发展计划。


他推动金士顿与东芝合作,为东芝个人电脑进行内存升级,这也是个人电脑OEM厂商首次和内存制造商合作制造联名产品模块。


他还带领金士顿到英国设立欧洲总部。1998年,生意大好的金士顿更声名大噪,在《财富》杂志“美国百名最佳雇主公司”评选中获得排名第二的好成绩。


金士顿一路向前,孙正义却遇到了麻烦。


2000年,软银因扩张过度,再遇上网络股灾,资金陷入窘境,因此,软银只付了11.4亿美元,还有3亿美元付不出来。


于是,孙正义找到两人商量能否延期支付还没付完的3.3亿美元收购款。



没想到两人当场决定:剩下的,就不要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赚得够多了!


不过,后来孙正义还是决定放弃金士顿。


当时,软银已因雅虎赢得互联网投资霸主荣誉,所投项目也大多是互联网公司。但金士顿的存在却让市场困惑,甚至担忧他们的战略不清晰。每当软银的股价上涨时,这个问题就被提出来,对其互联网霸主形象形成干扰。


于是,为了软银的战略调整,孙正义最终决定——卖掉金士顿,把火力重新聚焦到互联网。


买的时候坚决,卖的时候果断,这就是孙正义,一旦决定,不惜亏损,不拖泥带水。


或许是出于对杜纪川、孙大卫为人仗义的欣赏与感激,或许是出于希望金士顿依然要做自己的友军,孙正义决定把公司还给杜纪川、孙大卫,并且主动开出了一个也让全世界震惊的价格:4.5亿美元卖掉金士顿80%的股份。


14.5亿美元卖出,4.5亿美元买回,即使剔掉一句话就送给孙正义的3.3亿美元人情,杜纪川、孙大卫还是因为孙正义的这一折腾,净賺了6亿多美元



03



在这笔交易中,孙正义与杜纪川、孙大卫,尽显真正的儒商风范,成为商业史的一段佳话。双方都是能够知止,知足,能够为对方着想。这就是中庸之道,做事不做绝。

 

不是看几本子曰的书,穿一身唐装就可以叫儒商,关键看怎么做。杜纪川、孙大卫对投资人孙正义,对员工,都是满满的诚意。



如今,金士顿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内存企业,这个公司坚持不上市、不融资、不贷款,员工福利超好,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成为一个超越传统商业的理想主义企业。


比起他们来,现在市面上很多收购案的吃相太难看了。


3年多时间,11亿美元支付,4.5亿美元收回,亏损6.5亿美元,卖掉的企业还一路继续做大,对孙正义来说,这笔买卖亏吗?


账面是亏了,亏了6.5亿美元。但是,如果算上机会成本,孙正义就是大赚。收回这4.5亿美元是在1999年,如果孙正义不从这些他决定战略撤退的领域撤资,那么他可能就没有钱再重注投资互联网。



软银投资阿里巴巴正是在2000年,1999年收回那些要放弃领域的资金,改投互联网,可以说成为软银最关键的转折点。


这就是枭雄,算大账,做大事。


其实,这个故事的几个关键节点里,在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时候,应该是另外的走向:

当一个中年人46岁的时候,财务归零时候,还有几个人有勇气去重新创业?很多人已经在准备退休生活,或者心想这么大了,再也不折腾了,混着吧;


当孙正义提出需要延期,没有钱付清尾款的时候,一般的买家可能就会起诉孙正义,你那么大产业,怎么可能就缺这点钱?你不给钱,我就不给你好好干活,最终,金士顿这个被折腾的不行了,孙正义也陷入泥潭,杜纪川、孙大卫也就没有后来买回金士顿的机会与成就的大事业;


当孙正义提出要卖回金士顿给他们的时候,一般的卖家都回要求本金加利息,或者更高的溢价,杜纪川、孙大卫可能买不起,孙正义可能也一时找不到好的买家,然后就把公司放着,等到出高价的人。这样的话,软银可能就没有足够的钱赶在2000年去投资阿里巴巴。  


人生的路真的很长,做好自己,善待他人,古人的智慧传承了数千年,一定有其足够的真理。

本文内容整理自超级老板思维、创日报、范范的江湖见闻、华商韬略、江苏商报等 来源:新兴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