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介入医学
发布最新学术指南、最新会议报道、疑难经典病例、介入知识图谱、视频,为介入科学同仁提供学术交流,信息共享平台,致力于推广微创介入治疗,促进介入医学的发展!
51好读  ›  专栏  ›  介入医学

什么是心脏介入治疗

介入医学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5-01 21:22

正文

        近年来,关于心脏介入治疗扩大化、心脏支架滥用的新闻常常见诸媒体。专家指出,介入对心血管疾病来说,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技术,滥用的情况确实存在,但该用的时候也必须用,最关键的,是要准确把握适应证,这不仅在于医生的医德,而且与技术也有很大关系。

    必须做介入的两种疾病:急性心梗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介入治疗是一个很宽泛的范围,只要是通过人体原有通道进行的治疗,都能叫做介入,比如通过肠腔、血管等,这样避免了开胸、开腹,创伤比较小,对于心血管疾病来讲,介入主要指放置支架。

        之所以说介入技术的发明,对心血管疾病来说意义重大,很重要的一点就表现在对急性心梗的救助上。急性心梗的救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没有溶栓、没有介入的时候,急性心梗的死亡率高达70%~80%,只能输一些药物,救助手段非常有限,效果也很不好;第二个阶段,就是有了溶栓治疗,溶栓让血管复通的几率在50%~60%,但死亡率依然在20%左右;第三个阶段,就是发明了介入治疗以后。上世纪20年代末,德国的一位医生率先勇敢地把一根导管从自己的静脉插进去,慢慢通到了心脏,开辟了心脏疾病检查、治疗的全新方式。之后,人们通过把造影剂注入血管,可以清晰地看到心血管狭窄的情况。

 再后来,介入不仅仅用于检查,还用于治疗,在血管狭窄的地方,放置一个可以撑开的金属管,贴合在血管壁上,就能让血管恢复血流,不用锯开胸骨手术。介入治疗用于急性心梗的救助以后,将急性心梗的死亡率降低到3%以下,也就是说,除了极少数高龄、脏器衰竭等情况复杂的患者之外,急性心梗都能得到成功救助。从数据上我们就能看出,介入治疗对于急性心梗是必需的,是用来救命的。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需要做介入治疗,那就是不稳定型心绞痛。什么叫不稳定,就是休息的时候、稍微一运动都会出现心绞痛,或者一天出现很多次的疼痛,或者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这种需要做介入。

       而稳定型心绞痛则建议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所谓稳定,就是只有某些特定的情况会诱发心绞痛,比如走路时间长的时候、跑步的时候会出现,稍作休息后症状能够明显缓解,这些不需要做介入。因为研究发现,这类患者如果放置了支架,两三年后,支架两端可能出现狭窄,而坚持用药物治疗四五年后,狭窄的情况与现在几乎没有差别,不会有明显恶化。当然,这种成果必须建立在坚持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随意停药、减药,容易造成血压波动、血脂高等情况,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反而会增大。

        心血管狭窄程度不是放支架的金标准 有狭窄没症状不需要做介入。

        我们都知道,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造影也是介入的手段,是通过血管把造影剂注入血管里,然后通过X光显影,从造影剂流通的情况看出血管狭窄的情况。心血管狭窄到什么程度需要放置支架?目前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心血管狭窄超过70%,可以放置支架。

     专家说,这个规定是有依据的,因为研究发现,心血管狭窄只要不超过70%,就不会影响我们的血流情况,也就是说,不影响血流量、血流速度,导致缺血缺氧的发生。但是,血管狭窄70%并不是放置支架的绝对金标准。专家解释说:“首先,这个70%不容易那么清晰地做界定。血管就像水管,斑块就像水垢,水垢是不规则的,可能从这个角度看,有70%狭窄,从另外一个侧面看只有60%,再换个角度,堵塞了80%;其次,有些人狭窄虽然不到70%,但是有明显的症状,不放置支架就不能正常生活,有些人超过了70%但是没有任何症状,这类人也不需要放支架。”

        所以,放不放支架,不仅仅决定于血管的狭窄程度,还要结合患者的症状,有狭窄无症状的不需要做介入;另外,还要看狭窄的位置,如果一条很长的血管,斑块的位置在血管的近端或中端(指离心脏的远近),这个时候如果狭窄程度比较严重,就建议放支架,因为血液在这条血管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面粗的地方变狭窄了,后面细的地方很可能血流会变慢、血流量变少,影响远端的供血;如果远端有狭窄,它供血、供养的区域不大,对其他血管影响也不大,就可以不处理;最后,还要看狭窄发生的血管的粗细。我们知道,血管的网络就像大树一样,从树干分成粗大的树枝,粗大的树枝再分出很多细小的树枝,树干如果枯萎、堵塞了,就无法给树枝、树叶供应养分,较粗的树枝枯萎了,它供养区域的小树枝等都会枯萎,但如果是一个很小的树枝枯萎了,对整棵树的影响不大,血管也是一样的道理,大血管狭窄,影响比较大。一般情况下,对于直径2毫米以下的血管狭窄,不建议做介入。

     心梗,预防重于治疗

     运动要达到一定的量才有效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每年心梗发生人数达到100万人,死亡率也高达50%,每年死亡50万人左右,于是,他们不但在治疗上下工夫,还在预防上做了很多工作,结果到了2000年前后,他们心梗的发病人数就降低到了每年六七十万,死亡人数也降低到了二十万左右。由此可见,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在预防,而不是治疗。

     早在二战后,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等国家领导人先后死于脑出血,而他们都有高血压,在二战之前,是没有降血压这个概念的。于是,一批科学家在美国的一个小镇弗莱明开始做相关研究,经过近五十年的研究,研究出了五个与心血管疾病有关联的因素,那就是: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抽烟和运动减少。

      这几个因素都是怎样影响血管的呢?我们都知道,血液中脂肪含量高的话,特别容易在血管拐弯、分叉的地方沉积下来,然后被一层很薄的内膜包裹起来,这些沉积的脂肪看起来就像熬得很黏稠的小米粥,所以叫粥样动脉硬化,沉积越来越多,就让血管的通道变得狭窄。为什么血压高也会有影响呢?我们按照正常人每分钟70次的标准心率,每天就要有十万次对血管的冲击,血压越高,对血管的冲击力越大。长期血糖过高,容易引起血管、神经的病变。抽烟、运动减少都会影响血脂。

      参照美国对健康人的定义,运动是要定量分级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运动也要达到一定的量才有效,比如心率达到120次以上的运动,每次一小时,一周要坚持做到3次;慢跑这样的运动,每次要达到半小时,每周坚持四五次;而走路这种运动量小的运动,每次要走到1个小时,每周也要坚持三四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不断飙升,凡是较大的综合医院,心脑血管病区都有好几个,患者都住不下,我国对心脑血管疾病目前还主要停留在治疗上,患者得病了找到医生,医生给他治疗,在预防这一块几乎是空白,但预防的意义要大于治疗。

      判断是否需要做介入,先做运动负荷试验

      有些冠心病患者,虽然感觉不到什么症状,但还是担心血管的狭窄影响了心脏的供血,长此以往,影响心脏健康。对此,董守仁建议,确实有些患者自觉症状比较明显,有些人敏感度差一些,不容易感觉到症状,有一个试验能够帮你判定你需要不需要做介入,就是运动负荷试验,看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时有没有心肌缺血。患者上跑步机,40岁左右跑到心跳150次左右,看看监测的动态心电图上是否显示有心肌缺血,不同年龄的人需要达到的心率不同,五六十岁的患者只需要跑到心跳120次左右,70岁的患者心跳达到100次即可,这个试验简单有效,价格还便宜,200元左右,如果试验显示完全正常,不需要做冠脉造影,如果有异常,再做个造影看看狭窄程度。


        支架预计放一两个,结果放了三四个,是医德和水平都有问题

        在关于心脏支架的报道中,有不少这样的案例:医生本来给患者建议做介入治疗,预计放一个或者两个支架,结果在治疗当中告诉患者家属,还需要再加放一到两个,结果治疗结束,放了三个甚至四个支架。

       介入治疗前造影检查的结果无法对支架数目做预估吗?这种预计放一两个,结果放了多个的情况确实存在吗?

       对此,会有一种情况下可能导致放入的支架数目比预期的多,那就是患者的血管壁内膜比较薄、脆,在放置支架时一扩张血管,血管内膜破裂,内膜包裹的斑块溢出,导致狭窄部位附近又出现了狭窄,这种情况在糖尿病患者身上会比较容易出现,因为血糖高会导致血管壁变薄、变脆,没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则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造影会把斑块的位置、长短显示得很清楚,支架的粗细、长短都据此选择,正规治疗很少会出现比预期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