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评论
积极、稳健、有见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  ·  年轻人玩的“抽象”,其实挺“具象” 丨 ... ·  23 小时前  
主编温静  ·  东方卫视上新第一名00后新闻女主播! ·  2 天前  
主编温静  ·  多地宣传部部长履新! ·  2 天前  
思想国  ·  向过去告别 | 思想国纪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评论

卖地铁座位,“挖”错了商机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25-01-01 17:59

正文

社会所提倡的是让座,而非“卖座”,否则公共资源就可能沦为少数人获利的工具。
▲2024年12月23日,乘客在上海地铁11号线陈翔公路站上车。图/新华社
 | 王军荣
上海一男子开价5元,出让早高峰期间的地铁座位。据极目新闻报道,2024年12月31日,当事人周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上班族,目前已给一名乘客两次有偿占座。上海地铁则回应,不支持类似行为。

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地铁的部分路段座位往往十分稀缺,车厢内人挤人的状况屡见不鲜。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有人从中 “挖” 出了所谓的商机,将地铁座位“商品化”,以5元的价格“售卖”座位,着实令人啼笑皆非。

地铁座位的设置,旨在为广大乘客在短暂行程中提供稍作休憩,以减轻旅途的劳顿,绝非是用作商品来进行交易的。换句话说,任何乘客都无权对座位进行倒卖。地铁座位,是一种公共交通资源,并非私人商品,购票乘车并不意味着就买断了座位所有权,就能进行市场交易。

公共资源的价值在于服务大众,让每位乘客都有平等使用地铁座位的机会。那些通过售卖地铁座位来谋取私利之人,不仅属于不文明的乘车行为,而且严重损害了公共交通的正常秩序与公平原则。而从道德的视角审视,这种行为也违背了基本的公序良俗。

让座是一个人基本的文明素养。地铁座位理应优先给予老人、孕妇、残疾人、儿童以及长时间站立可能身体不适的乘客。因此,社会所提倡的是让座,而非“卖座”,否则公共资源就可能沦为少数人获利的工具。

有偿占座行为,无疑是对他人的需求和权益置若罔闻,是一种自私自利、缺乏社会公德的体现。如果此类现象未能得到及时且有效的遏制,将会引发更多人的效仿,这显然与城市文明背道而驰,让社会变得冷漠,进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然而,售卖地铁座位的乘客并未察觉到自身的过错,反倒觉得自己的做法理所当然,毫不避讳自身的行为,“因为地铁乘客太多,有了出让座位的想法”。按照其逻辑,既然地铁座位能够“卖”,那公交车上的座位、热门公园里的座位也可以被“售卖”。

对于“售卖地铁座位”的行为,上海地铁表明不认可。实际上,地铁运营方不妨坚决地表示反对,如果有人执意售卖地铁座位且屡教不改,应给予必要的惩处,例如列入黑名单。同时,倡导乘客主动抵制这种不文明乘车行为,勇敢维护公共秩序和自身权益。

撰稿 / 王军荣(教师)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张彦君

推荐阅读:
以平凡之勇,渡过生活之海 | 新京报元旦社论
地铁口被吐槽像“棺材”,以“听劝”整改回应关切 | 新京报快评
不交空调租赁费就不给毕业证?学校不能乱来 | 新京报快评
车厘子价格“腰斩”,也是统一大市场建设红利 | 新京报社论
叫“跑腿”送娃上学,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 新京报快评

欢迎投稿: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