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麦子熟了
麦子熟了,百万优秀青年的聚集地。做有趣的人,交有趣的朋友,去有趣的地方,过有趣的人生
51好读  ›  专栏  ›  麦子熟了

月事革命:没有血能停下我们的脚步

麦子熟了  · 公众号  · 美文  · 2020-03-08 20:58

正文


今年妇女节,李佳琪团队的重头戏之一就是——卖液体卫生巾。
比起这次满满期待的评论,上一次李佳琪迎来的却是 「他连女性私处护理液都卖,真恶心!」
这样的评论让人五味杂陈,可以买洗发露,沐浴露,牙膏,却偏偏不能买私处护理液。
都21世纪了,居然还有那么多人没法正确看待生理问题,好像生理期和月经是见不得的东西, 这场跨越百年的「月事革命」也从未停止。

你真的了解吗?
月经有很多替代说法:例假,大姨妈,生理期,来事儿......
在古代,中国人也为月经创造了很多名字,「月信、月使、月脉、月露、红元、红脉」。
在国外,代替的叫法就更多了:比如鲨鱼周 (Shark Week)、血腥玛丽 (Bloody Mary)、那个时间 (That Time of the Month)、女人事 (Lady Business).......
热门剧《想见你》中,王诠胜和黄雨萱约会时的一句 「你那个来的第一天」 甜到不少人。
可到了大陆版本中,整个桥段被删减,连用「那个」二字代替都不行。
首部关注生理期的高分电影《护垫侠》,在国内上映后,名字变成了更加「体面」的《印度合伙人》,连海报上的卫生巾都变成了一张纸。

人们为了避免直接说出「月经」二字,可谓煞费脑筋。
因为人们认为这两个字代表着肮脏、龌龊、邪恶与禁忌。
老话说的好, 无知源自于恐惧。
遗憾的是的确大多数人对月经的认识和了解都不足。
而这些都被记录在了2019年奥斯卡最佳记录片《月事革命》中:
在印度,很多男性都视月经为一种疾病。
在一些落后国家或者偏远地区,有一种特殊的建筑: 月经小屋。
那里的人们认为月经来潮或者刚分娩完的女人为不洁之物,她们不能触碰食物、神像、牛以及男人,不然男人就会遭遇厄运。
月经小屋
在尼泊尔,超过68%的女性在生理期被赶出家门,直到经期结束才能回家。
她们睡在满是牛粪的牛棚里,临时搭建的棚子里,或是黑暗的山洞里。
这样的日子,和牲畜无异。
而她们中,约有53%因此患有生殖道感染,34%患有肺炎,17%的人患有子宫脱垂,还有12%的人患有贫血症。
即使这样,人们因为对月经的污名化所产生的悲剧从未停止过。
2016年,21岁的姑娘拉瓦特因为太冷,在月经小屋里生火取暖,因不通风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去年9月,肯尼亚一位14岁女生,衣服不小心被月经弄脏,被女老师辱骂后自杀。
这样的例子还有太多太多,别以为这些事情离我们很远。
微博上有人提出「女性医务人员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如何解决生理问题?」
评论区中有大量女医务人员现身说法:「生理期的时候为了防止污染,裤子都湿透了,就是不敢出舱门,出去就要换防护服,舍不得。」
「我同事今天血和尿都混在一起,太难了。」
好不容易筹集到了一些卫生用品,准备送到医院时,却遭到男领导的连番拒绝:
「不需要。」
「这个不急的。」
更有甚者还留言到: 「人命都保不住了,还关心你裤裆的那点事?」 ,点赞数还不少。
韩剧《有点敏感也没关系》
在一项调查中,有些男性以为经血像广告中那样是蓝色液体;有人男性以为月经像尿一样憋得住。千奇百怪的误区让人哭笑不得。
然而,别说是男生不了解,就连很多女性都有错误的认识。
电影《护垫侠》中,生理期的妻子让丈夫远离自己
在一些国家,经期中的妻子会自动和丈夫划清界限,她们甚至蔬菜都不敢碰,在他们看来,食物会因此「变质」。
在广西南宁,还有男子去超市买卫生巾,被女子怒斥变态,最后还闹到了警察局。

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真相
在学校,偷偷地问问别的女同学有没有带卫生巾;
在办公室,偷偷地把卫生巾放进口袋里悄悄进厕所;
在便利店,用黑色的袋子把刚买的卫生巾套上;
在家里,每天一醒来就检查有没有弄脏床单;
总觉得自己身上有血腥味,不敢说月经,只敢说「那个」......
女性在月经面前三缄其口,像是犯了罪一样遮遮掩掩。而沉默更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伤害着我们。
美国宇航局一直到80年代都没有女性宇航员,担心因为太空中没有重力,而导致经血倒流。
这个误解一直到1983年,才被首位女性宇航员萨莉·莱德打破:在太空中来大姨妈和在地球上一样,经血不会倒流也不会在空中飘来飘去。
没有证据证明女性会搞砸太空工作。这只是萨莉·莱德的一小步,却被认为是女性的一大步。
除了工作,月经让女性的学习之路也变得困难起来。
在《月事革命》中,经期换棉条困难重重。很多女学生一旦来了月经,就会休学一星期,23%的印度女孩因此辍学。
经济方面的困难也无法忽视,《印度时报》曾经发布过一组惊人的数据:印度大约6亿女性中,却有80%都用不起卫生巾。
用不起最主要就是卫生巾的价格高昂,有些人甚至都没听说过。
这可不是极少地区的状况,全世界有4000万女性正在遭受 「月经贫困」(period poverty)。
在中低收入国家,许多女性选择自制的经期卫生用品
使用脏布、树叶、废旧报纸充当卫生巾,甚至土灰这样的东西。
久而久之,患病几率也就越来越高,妇科炎症、不孕不育接踵而来,有人甚至因此死亡。
出乎意料的是,相同的情况也出现在一些发达国家。
制定政策的男人们往往认为这些都是非必需品,而对它们收取高昂的税费:
德国19%,意大利22%,俄罗斯18%。
根据老牌卫生巾品牌always的调查报告:在美国,每五个女孩里就有一个因为缺乏「经期保护」(缺少卫生用品,生理指导等)而缺课。
从2000年起,澳大利亚政府对卫生巾用品收取10%的税。
「英国计划」(Plan International UK)一项2017年的调查显示:英国14岁至21岁的年轻女性中,仍然有49%因为经期而缺课一整天,每10位女性中就有一人买不起卫生用品,在伦敦这一数字则到了惊人的七分之一。
这些数据在我们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却真实地存在着。
经期贫困的问题,远比我们想象得严重。

我们做了很多,
但还有很多需要做的
诚然,比起以往,女性的生理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我们看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
卫生巾广告几十年来,无一例外,都是以蓝色液体代替鲜红的经血。
在80年代初,多个国家的电视台都增加了一条明文规定:生理期产品里面,不准出现血。
令人振奋的是在2018年,Bodyform在自己的卫生巾广告中,首次采用红色液体出镜, 打破了人们「谈血色变」的刻板印象。
全球第一套和生理期有关的emoji表情包也正式上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