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成都再次成为36个城市体检的样板城市之一。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凭借优秀的专业水准以及在城市体检领域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众多优秀同行中突围而出,成为成都市城市体检的技术服务单位。
院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把关,组建了由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研究所和四川分院组成的联合工作团队,全力为成都市城市体检保驾护航。该工作受到成都市住建局及住建部的高度认可,有效支撑了城市体检试点工作,为新一轮的城市体检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城市体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是新时期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精细化治理的有效手段,是以问题为导向来推动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切入点。
借鉴北京市在城市体检工作上所取得的经验,住建部2019年在全国11个城市推开了城市体检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了
“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
工作制度。2019年初,住建部将成都市纳入了全国第一批城市体检试点评估城市,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了年度体检工作。2020年,成都再次成为36个城市体检的样板城市之一。
成都市高度重视城市体检工作,为确保体检成果的质量,能高站位多视角审视成都市发展的真实状况,准确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成都市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技术服务单位。
清华同衡
因自身行业影响力以及在城市体检领域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在众多优秀同行中突围而出,获得成都市认可。院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把关,组建了由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研究所和四川分院组成的联合工作团队
,全力为成都市城市体检保驾护航。
2020年度成都城市体检工作受到市住建局及住建部的高度认可,有效支撑了城市体检试点工作,为新一轮的城市体检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本文基于2020年成都市城市体检实践,总结经验,为2021年城市体检工作提供借鉴。
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全市共辖13个市辖区、2个经济功能区、5个县级市、3个县,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658.10万人,城镇人口1233.79万人,城镇化率74.41%。
2020年城市体检工作基期为2019年,数据收集范围涉及成都市全域、成都市“11+2”辖区范围3677.67平方公里及“11+2”建成区范围1080.39平方公里。
城市体检聚焦于城市病的治理,是一种新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成都市城市体检采取
紧扣城市特性,基于“问题出发、目标引领和特色导向”的原则,结合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在技术上借助大数据与传统数据分析相结合、纵横向对比分析等方法,以城市运行的8大方面内容为重点,结合居民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评价成都城市实际运行中的实施成效,分析城市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量体裁衣,构建城市体检特色指标体系
2020年成都市城市体检基于住建部城市体检要求,在下发的8个核心目标、50项基础指标的指标体系基础上,以
“防疫情补短板”
为主题,从问题、目标、特色和操作四个导向,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调整,紧扣国家和区域对城市发展定位、城市发展特色、政府近期推进的重点工作,聚焦市民需求,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
从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国际枢纽门户建设两大方面增加13个特色指标,形成成都市2020年“50+13”特色指标体系。
(二)多维数据,全面摸底城市建设运行状况
精细化调研流程,资料收集模板化,实现多部门切实参与。除官方公布统计数据及部门工作数据外,积极对接第三方数据和满意度调查结果,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辅助研究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三)对标对表,科学确立体检价值标准
广泛查阅资料,综合参照国际通用标准、行业标准规范、部委省市政策文件等,制定了用于
城市体检指标评判的参考标准
。
依托各指标连续三年数据,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态分析研究,与对标城市(重庆、厦门、广州、杭州、南京等)进行同期数据对比,研判成都城市建设发展的成效和问题短板。
(四)公众参与,开展城市居民满意度调研
将居民满意度调研的结果进行数据整合,结合SPSS、Excel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出八大维度58项问题的分值。利用Arcgis软件及webgis技术进行数据可视化处理,根据空间落点对各问卷样本进行分区,并根据分区结果进行分类统计计算,得出各区满意度结果。将满意度分析结果与自体检结果进行校核,保证自体检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